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均相聚合的气相聚合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173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均相聚合的气相聚合方法,包括: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以1∶1~1∶3摩尔比的混合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以形成催化剂溶液;将所得的催化剂溶液装入压力反应器中并使其均匀地涂布在所述压力反应器的壁上,从而在所述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后在所述壁上形成催化剂膜层;通入烯烃气体并在在1~10个大气压的反应压力和20~80℃的反应温度下使烯烃与催化剂膜层接触反应,从而获得所需的烯烃聚合物。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均相气相聚合法可以合成性能优异的聚烯烃材料,并且能够通过控制聚合条件来调控聚烯烃材料的机械性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均相气相聚合法显著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属于经济且环境友好型烯烃聚合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均相聚合的气相聚合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高分子聚烯烃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均相聚合的气相聚合方法。
技术介绍
聚烯烃材料在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应用广泛。自1950年代发现非均相钛和铬催化剂以来,聚烯烃行业发展迅速,至2015年全球聚烯烃产量已达1.78亿吨,使聚烯烃行业成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由于非均相体系在产物形态控制,避免反应器结垢和在连续聚合过程中的适用性等方面的优越性能,聚烯烃的工业生产主要是以使用多相体系,例如Ziegler-Natta和Phillips催化剂等;但与聚烯烃工业界广泛应用的非均相催化聚合体系相反,因均相体系的异质化特性能够为现有工业聚烯烃合成中的“即插即用”催化剂策略提供解决方案,所以在聚烯烃的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领域里,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广泛地集中在均相体系上。尽管工业界的非均相体系催化聚合工艺相当的成熟,但现有的这些方法的工艺流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用于充当反应溶剂和洗脱剂,且存在聚烯烃需要烘干等问题;这对烯烃聚合工业的后处理过程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均相聚合的气相聚合方法,所述气相聚合方法包括:/n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以1∶1~1∶3摩尔比的混合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以形成催化剂溶液;/n将所得的催化剂溶液装入压力反应器中并使其均匀地涂布在所述压力反应器的壁上,从而在所述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后在所述压力反应器的壁上形成催化剂膜层;和/n通入烯烃气体并在1~10个大气压的反应压力和20~80℃的反应温度下使所述烯烃与所述催化剂膜层接触反应,从而获得所需的烯烃聚合物,/n其中,/n所述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是α-二亚胺钯类催化剂;/n所述助催化剂是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均相聚合的气相聚合方法,所述气相聚合方法包括:
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以1∶1~1∶3摩尔比的混合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以形成催化剂溶液;
将所得的催化剂溶液装入压力反应器中并使其均匀地涂布在所述压力反应器的壁上,从而在所述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后在所述压力反应器的壁上形成催化剂膜层;和
通入烯烃气体并在1~10个大气压的反应压力和20~80℃的反应温度下使所述烯烃与所述催化剂膜层接触反应,从而获得所需的烯烃聚合物,
其中,
所述后过渡金属催化剂是α-二亚胺钯类催化剂;
所述助催化剂是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所述助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5~1∶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聚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二亚胺钯类催化剂是以下式1~8中的一种或多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昶乐代胜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