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废镁碳砖为原料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合成砂92~109份、黏土结合剂1~3份;制备合成砂的原料中,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消石灰粉、氧化铁红的重量比为50~55:12~16:20~25:4~8:4~6。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生成的尖晶石与方镁石、铁酸二钙相互交叉,避免了尖晶石气孔率大的缺陷,进而减少了电炉炉底烧结层厚度,进一步减少了炉底开裂、漏钢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综合性能好、高温性能优异,使用寿命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以镁碳砖为原料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炉炉底捣打料采用轻烧镁钙粉为原料,通过精确加工工艺合成镁钙铁砂,因其抗侵蚀性好、易烧结等特点,目前,国内外钢厂依然主要采用MgO-Fe2O3-CaO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作为电炉炉底捣打料。随着用户对钢材质量要求的提高,近年来钢厂对吨钢成本等综合经济指标的提高,不断地采用新电炉炼钢技术,对电炉耐材使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原MgO-Fe2O3-CaO质的电炉炉底捣打料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有的冶金工艺,易产生炉底烧结层过厚,引起开裂,造成严重脱落的问题,一直制约炼钢技术的发展。同时由于环保政策的落地实施,耐材原料价格不断上涨,钢铁成品价格降低,进一步增加了电炉炼钢成本,促使耐火材料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耐材企业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耐材企业必须降本增效,提高耐材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镁碳砖为原料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在保证使用性能指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充分地利用了废弃资源。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合成砂92~109份;黏土结合剂1~3份;制备所述合成砂的原料中,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消石灰粉、氧化铁红的重量比为50~55:12~16:20~25:4~8:4~6。作为优选,所述合成砂中,粒度6~3mm的组分、粒度3~1mm的组分与粒度≤1mm的组分的重量比为20~25:27~32:45~52。作为优选,所述合成砂中,每45~52重量份粒度≤1mm的组分中至少包含13~17重量份粒度≤0.074mm的组分。作为优选,所述镁碳砖为废镁碳砖,所述废镁碳砖颗粒的粒度≤0.074mm,水分≤1%。作为优选,所述轻烧白云石粉的粒度≤0.074mm,消石灰粉的粒度≤0.074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合成砂的原料混合后顺次进行混炼、成型、烧结、细化,得到合成砂;2)将所得合成砂与黏土结合剂混合,即得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作为优选,所述混炼的时间≥20min。作为优选,所述成型为压球成型。作为优选,所述烧结的温度≥1700℃,时间≥3h。作为优选,所述合成砂与黏土结合剂混合的时间≥10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几点:1)尖晶石-镁钙铁合成砂烧结过程中,1100~1300℃时镁碳砖中的Al2O3和Mg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尖晶石,体积膨胀;同时,消石灰Ca(OH)2转化为CaO。当温度达到1650℃以上时,MgO、CaO和Fe2O3烧结成方镁石和铁酸二钙相,体积收缩。两者烧结膨胀率相抵消,避免了电炉炉底开裂剥落。2)尖晶石具有较好的抗渣性,尖晶石与方镁石、铁酸二钙相互交叉,避免了尖晶石的气孔率大的缺陷,进而减少了电炉炉底烧结层厚度,进一步减少了炉底开裂、漏钢的现象,明显延长了电炉炉底寿命。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综合性能好、高温性能优异,使用寿命延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合成砂92~109份;黏土结合剂1~3份;制备所述合成砂的原料中,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消石灰粉、氧化铁红的重量比为50~55:12~16:20~25:4~8:4~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包含92~109份的合成砂,优选为95~105份,进一步优选为98~100份。本专利技术制备所述合成砂的原料中,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消石灰粉、氧化铁红的重量比为50~55:12~16:20~25:4~8:4~6,优选为52~54:13~15:21~23:5~7:4~5。本专利技术所述合成砂中,粒度6~3mm的组分、粒度3~1mm的组分与粒度≤1mm的组分的重量比优选为20~25:27~32:45~52,进一步优选为22~24:29~31:48~50。本专利技术所述合成砂中,每45~52重量份粒度≤1mm的组分中包含的粒度≤0.074mm的组分的重量份优选为13~17,进一步优选为14~16。本专利技术所述镁碳砖颗粒优选为废镁碳砖颗粒,达到节约资源,废物利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废镁碳砖颗粒的粒度优选≤0.074mm,更优选≤0.070mm。本专利技术所述废镁碳砖颗粒优选经过水洗、烘干的步骤,烘干后水分优选≤1%,更优选≤0.8%。本专利技术所述轻烧白云石粉的粒度优选≤0.074mm,更优选≤0.072mm;所述消石灰粉的粒度优选≤0.074mm,更优选≤0.072mm。本专利技术所述消石灰粉中Ca(OH)2含量≥99.5%。本专利技术所述废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的指标见下表1。表1:废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的指标原料(%)IL(灼减)SiO2Fe2O3Al2O3CaOMgO废镁碳砖颗粒≤10≤2≤1≤10≤2≥75轻烧白云石粉≤15≤2.5≤0.5≤3≥35≤34轻烧镁粉≤5≤5≤1.5≤1≤3.5≥8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包含1~3份的黏土结合剂,优选为2~3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合成砂的原料混合后顺次进行混炼、成型、烧结、细化,得到合成砂;2)将所得合成砂与黏土结合剂混合,即得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本专利技术所述混炼优选为在湿碾中混炼均匀。本专利技术所述混炼的时间优选≥20min,更优选≥30min。本专利技术所述成型优选为压球成型,所述压球成型为将混炼均匀的物料经传送带送入压球机中压球成型。本专利技术所述烧结的温度优选≥1700℃,更优选≥1800℃;所述烧结的时间优选≥3h,更优选≥4h。本专利技术所述烧结优选在高温竖窑中进行,底吹鼓风机转速优选800~1000r/min,进一步优选850~950r/min。本专利技术所述细化优选为合成砂破碎和筛分,所述合成砂破碎优选为先采用颚式破碎机破碎,再用辊式破碎机粉碎成粒度≤6mm的颗粒;所述筛分优选为经粒度筛选机筛分出6~3mm、3~1mm、≤1mm的三种粒度的颗粒;本专利技术所述细化进一步优选为采用球磨机细磨成粒度≤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n合成砂 92~109份; 黏土结合剂 1~3份;/n制备所述合成砂的原料中,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消石灰粉、氧化铁红的重量比为50~55:12~16:20~25:4~8: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尖晶石-镁钙铁砂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合成砂92~109份;黏土结合剂1~3份;
制备所述合成砂的原料中,镁碳砖颗粒、轻烧白云石粉、轻烧镁粉、消石灰粉、氧化铁红的重量比为50~55:12~16:20~25:4~8: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砂中,粒度6~3mm的组分、粒度3~1mm的组分与粒度≤1mm的组分的重量比为20~25:27~32:45~5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砂中,每45~52重量份粒度≤1mm的组分中至少包含13~17重量份粒度≤0.074mm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电炉炉底捣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碳砖为废镁碳砖,所述废镁碳砖颗粒的粒度≤0.074mm,水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鹏,王团收,任林,赵现华,张盛,李健,高梅,刘美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