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141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轻骨料混凝土包括:浸渍轻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减水剂和水;浸渍轻骨料为通过浸渍液进行浸渍改性的轻骨料,浸渍液为高分子树脂与超细水泥的混合浆液;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纳米玻璃粉和超细矿粉。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浸渍轻骨料:将轻骨料浸泡在浸渍液中,浸泡预设的时间进行增强改性,得到浸渍轻骨料;制备轻骨料混凝土:将浸渍轻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减水剂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得到轻骨料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流动性好、工作性能能够长期保持、轻骨料不易上浮、抗压强度高、收缩徐变小的特点,可用于简支箱梁、大跨度桥梁及艰险山区有减震要求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便捷出行的需要,近年来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减少铁路建设用地,我国高速铁路普遍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模式,并且桥梁的跨度也逐渐增加,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正在由32m简支箱梁向40m跨度简支箱梁迈进,桥梁跨度增加至40m之后,可以减少20%的墩柱建设费用,节约20%的桥梁占地,增加桥梁跨度的技术经济性十分显著。然而,桥梁跨度增加后,桥梁自重势必会同比例增加,这给现场施工运输及桥梁结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此,必须采用轻质高强类材料以降低结构自重。混凝土作为桥梁建设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重量的变化对桥梁结构自重的影响最大;另外,桥梁结构自重降低后,其抗震性能也相应得到了提升,因此,采用大流态轻质高强混凝土配制技术是实现桥梁跨度增加的主要技术途径。轻骨料混凝土是指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通常采用容重较轻的轻骨料配制,轻骨料混凝土除能降低容重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渍轻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减水剂和水;/n所述浸渍轻骨料为通过浸渍液进行浸渍改性的轻骨料,所述浸渍液为高分子树脂与超细水泥的混合浆液;/n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纳米玻璃粉和超细矿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渍轻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减水剂和水;
所述浸渍轻骨料为通过浸渍液进行浸渍改性的轻骨料,所述浸渍液为高分子树脂与超细水泥的混合浆液;
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纳米玻璃粉和超细矿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浸渍轻骨料为500~650份,所述细骨料为640~800份,所述胶凝材料为480~580份,所述减水剂为5~8份,所述水为145~20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容重为1800kg/m3~1950kg/m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骨料包括页岩陶粒和粉煤灰陶粒的一种或多种;
浸渍前,所述轻骨料的堆积密度为700kg/m3~800kg/m3,陶粒的筒压强度为4MPa~5MPa,陶粒的1d吸水率为6%~9%;
浸渍后,所述浸渍轻骨料的筒压强度为9MPa~12MPa,1d吸水率为0.3%~0.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浸渍液中,
所述高分子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树脂的粘度为50mPa.s~100mPa.s;
所述超细水泥占所述浸渍液总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明郑新国刘竞曾志冯仲伟谢永江蔡德钩姚建平楼梁伟石越峰叶晓宇刘相会杨德军胡家林潘永健程冠之董全霄谢娇饶云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锋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