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13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玻璃信息;根据玻璃信息,通过切割算法对玻璃原片设计切割排版方式,并在算法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调用计算机时钟计时单元,用于标记算法计算过程中的时间消耗;根据切割排版方式进行玻璃原片切割,得到目标玻璃块,并输出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以及排版过程消耗的时间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分类处理有无缺陷的两种板材,分别使用不同的切割策略,结合玻璃的生产实际,保证了切割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升对板材面积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一个较大的矩形板材,冷却过程中会有少量气泡或杂质附着在表面,这些气泡或杂质统称为“缺陷区域”,缺陷区域是不能被利用的。玻璃切割是玻璃深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现有的切割方法精度差、切割不准确且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对缺陷区域考虑不充分导致利用率得不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用于提高玻璃切割的计算精度,保证切割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高,从而提升对板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玻璃信息;所述玻璃信息包括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和玻璃原片数据,所述玻璃原片数据包括原片大小以及缺陷位置和尺寸信息;根据所述玻璃信息,通过切割算法对玻璃原片设计切割排版方式,并在算法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调用计算机时钟计时单元,用于标记算法计算过程中的时间消耗;根据所述切割排版方式进行玻璃原片切割,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块,并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以及排版过程消耗的时间信息;其中,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和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的步骤包括:步骤10、在玻璃原片上建立二维坐标系,玻璃原片的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步骤11、针对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基于获取的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任意叠加得到所有可能的小于该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尺寸的切割长度,用一维背包算法分别生成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步骤12、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中保存的切割长度依次进行试切计算,将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类子板材;每一次试切将一类子板材分割成两个子块,两个子块分别执行步骤13,并且保存所有试切位置所产生两个子块的结果之和,两个离散集中的元素均试切完毕后比较每一个试切位置所指向的结果,并保存最大值作为当前子块的最优解;步骤13、子板材若是之前被计算过则直接返回已保存的值,否则利用递归方式重复步骤11-步骤12,直到两个所述子板材的宽度或高度不够而导致的不能继续分割为止;步骤14、比较试切玻璃原片的两个离散集的所有切割长度所指向的结果,并选取所述所有切割长度所指向的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玻璃原片最终的面积利用率。优选的,两类所述子板均为中间板,两类所述子板材包括一个无缺陷板材和一个有缺陷板材,两类所述子板材的切割求解方法包括:步骤21、离散集获取原理如下:其中,表示中间板在X轴方向竖直断头台的集合,表示中间板在Y轴方向水平断头台的集合,离散集中的元素为切割位置,cw表示X轴方向切割,ch表示Y轴方向切割,m为玻璃种类,w和h分别表示待切割的玻璃原片的宽和高,wi和hi分别表示任一目标玻璃块的宽和高,i=1,2,3,…,m;αi和βi分别表示X轴和Y轴上获取切割位置时所需第i类玻璃的数量,是任意非负整数;步骤22、基于所述有缺陷板材中的缺陷位置信息,设计新的切割点;其中,新的切割点的求解方法公式如下:其中,表示第i类缺陷信息,分别是缺陷左下角坐标以及缺陷宽和高分别是和和分别表示有缺陷板材中根据缺陷位置信息获取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离散集,Sx(w)和Sy(h)表示X轴方向和Y轴方向通过玻璃尺寸信息和缺陷位置信息共同获取的离散集;步骤23、基于无缺陷板材,获取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后,首先进行同构计算得到解的下界,然后以离散集为驱动运用递归方程进行试切计算,包括:步骤231、对无缺陷板材计算同构计算,计算方程如下:g(w,h)是无缺陷板材上通过同构计算得到的解或是m类目标玻璃块中的每一类拼凑而成的所有解中经过最大值比较后得到的值;步骤232、依次切割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中所有的断头台,直至切割停止,得到当前断头台反馈的利用面积,并比较后得到无缺陷板材的解的最大值,方程如下:其中,f(w,h)表示无缺陷板材的解,g(w,h)表示无缺陷板材上由其中一类相同的目标玻璃块拼凑而成的最大的解;步骤24、基于有缺陷板材,获取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后,运用计算方程计算,方程如下:其中,对于任意一类中间板R=(x0,y0,w,h),首先判断其有无缺陷,若是无缺陷板材,则采用公式(1)和公式(2)所获取的离散集并利用公式(8)进行递归计算,否则采用公式(5)和公式(6)所获取的离散集并利用公式(9)进行递归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分割精度优、准确性好和工作效率高。首先,分类处理有无缺陷的两种板材,分别使用不同的切割策略,对于无缺陷的板材根据矩形的对称特性减少切割次数,对于含有缺陷的板材充分计算可利用的切割位置使得利用率提高。其次,根据玻璃的尺寸信息和缺陷的位置信息调用背包算法生成位置精准、数量合理和切割充分的高效离散集,将每一种可能的合法排版方式均计算出玻璃利用率。最后,对于尺寸和位置相同的含缺陷的中间板视作同一个中间板,不做重复计算,对于尺寸相同位置不同的不含缺陷的中间板不做区别计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次数,继而降低计算时间。所以,结合玻璃的生产实际,分类处理两类板材,以离散集为驱动,通过判断缺陷的位置来对切割点进行合理地删减,从而减少了计算量,提高玻璃切割的计算精度,保证切割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高,同时提升对板材面积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算法流程图;图3为玻璃原片的切割示意图;图4为离散集(切割位置)示例图;图5为同构计算示例图;图6为切割方案可视化展示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玻璃信息;所述玻璃信息包括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和玻璃原片数据,所述玻璃原片数据包括原片大小以及缺陷位置和尺寸信息;根据所述玻璃信息,通过切割算法对玻璃原片设计切割排版方式,并在算法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调用计算机时钟计时单元,用于标记算法计算过程中的时间消耗;根据所述切割排版方式进行玻璃原片切割,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块,并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以及排版过程消耗的时间信息。下面对该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和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的步骤包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获取玻璃信息;所述玻璃信息包括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和玻璃原片数据,所述玻璃原片数据包括原片大小以及缺陷位置和尺寸信息;/n根据所述玻璃信息,通过切割算法对玻璃原片设计切割排版方式,并在算法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调用计算机时钟计时单元,用于标记算法计算过程中的时间消耗;/n根据所述切割排版方式进行玻璃原片切割,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块,并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以及排版过程消耗的时间信息;/n其中,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块和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的步骤包括:/n步骤10、在玻璃原片上建立二维坐标系,玻璃原片的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n步骤11、针对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基于获取的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任意叠加得到所有可能的小于该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尺寸的切割长度,用一维背包算法分别生成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n步骤12、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中保存的切割长度依次进行试切计算,将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类子板材;每一次试切将一类子板材分割成两个子块,两个子块分别执行步骤13,并且保存所有试切位置所产生两个子块的结果之和,两个离散集中的元素均试切完毕后比较每一个试切位置所指向的结果,并保存最大值作为当前子块的最优解;/n步骤13、子板材若是之前被计算过则直接返回已保存的值,否则利用递归方式重复步骤11-步骤12,直到两个所述子板材的宽度或高度不够而导致的不能继续分割为止;/n步骤14、比较试切玻璃原片的两个离散集的所有切割长度所指向的结果,并选取所述所有切割长度所指向的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玻璃原片最终的面积利用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玻璃信息;所述玻璃信息包括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和玻璃原片数据,所述玻璃原片数据包括原片大小以及缺陷位置和尺寸信息;
根据所述玻璃信息,通过切割算法对玻璃原片设计切割排版方式,并在算法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调用计算机时钟计时单元,用于标记算法计算过程中的时间消耗;
根据所述切割排版方式进行玻璃原片切割,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块,并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以及排版过程消耗的时间信息;
其中,得到所述目标玻璃块和输出所述玻璃原片的最大面积利用率的步骤包括:
步骤10、在玻璃原片上建立二维坐标系,玻璃原片的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Y轴;
步骤11、针对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基于获取的目标玻璃块的尺寸信息任意叠加得到所有可能的小于该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尺寸的切割长度,用一维背包算法分别生成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
步骤12、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离散集中保存的切割长度依次进行试切计算,将当前需要切割的板材一分为二得到两类子板材;每一次试切将一类子板材分割成两个子块,两个子块分别执行步骤13,并且保存所有试切位置所产生两个子块的结果之和,两个离散集中的元素均试切完毕后比较每一个试切位置所指向的结果,并保存最大值作为当前子块的最优解;
步骤13、子板材若是之前被计算过则直接返回已保存的值,否则利用递归方式重复步骤11-步骤12,直到两个所述子板材的宽度或高度不够而导致的不能继续分割为止;
步骤14、比较试切玻璃原片的两个离散集的所有切割长度所指向的结果,并选取所述所有切割长度所指向的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玻璃原片最终的面积利用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切割优化技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类所述子板均为中间板,两类所述子板材包括一个无缺陷板材和一个有缺陷板材,两类所述子板材的切割求解方法包括:
步骤21、离散集获取原理如下:






其中,表示中间板在X轴方向竖直断头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爱华黄江海陈冲胡冬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