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艺专利>正文

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13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本装置由加温套、外釜、内釜、余热换热器、分离套、进料器、出渣器、右托轮、传动器、支撑、左托轮、燃烧器、连管组成,其中外釜通过支撑固定着内釜,在外釜的外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温套、左托轮、传动器、右托轮、分离套;内釜左端伸入加温套、右端伸入分离套;内釜的档头设置有进料器且尾部伸入内釜;余热换热器右端用法兰和分离套连接,左端用连管与燃烧器进风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进料器将污泥进入内釜并通过内釜导向板向尾部运行,并将物料落在外釜,再通过外釜导向板向进料端运行至分离套并进入出渣器排出;含有较高温度烟气经余热换热器将空气加温后给燃烧器供热风。结构新颖、节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污泥干燥焚烧的一般采用单程旋转反应釜,燃烧器从一端加温,烟气从分离套上部排出,其排出的烟气温度在300℃左右;含有较高温度的烟气直接排向空中,热能没有被回收利用,而污泥干燥主要成本就是热能,没有回收的烟气热能被排空浪费显然是不经济的方式;同时单程即单筒体对物料吞吐量有限,影响产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多回程干燥污泥的旋转炉并能够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综合装置,从而,既能增加产能又能够将排出的烟气热量回收利用的新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具体方案在于,设计一种多回程旋转炉,并用燃烧器对污泥加温干燥;再将干燥污泥后烟气进入余热换热器,同时空气进入余热换热器与烟气间接换热而被加温;加温了的空气再进入燃烧器空气进口,这样,因为参与燃烧的空气预先被加温,减少了能耗;从而实现了增产能、节能源、降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由加温套1、外釜2、内釜3、余热换热器4、分离套5、进料器6、出渣器7、右托轮8、传动器9、支撑10、左托轮11、燃烧器12、连管13组成,其中:外釜2通过支撑10固定着内釜3,在外釜2的外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温套1、左托轮11、传动器9、右托轮8、分离套5;内釜3左端伸入加温套1、右端伸入分离套5;内釜3的档头设置有进料器6且尾部伸入内釜3;余热换热器4右端用法兰和分离套5连接,左端用连管13与燃烧器12进风口连接。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是,在外釜2的内壁焊接有外釜导向板15,在内釜3的内壁焊接有内釜导向板16;在余热换热器4右上部开有进口17、左端开有出口14。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多回程结构,相当于延长了干燥的过程和时间,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能力。2、本专利技术节能效果更优,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加温空气,使进入燃烧器的空气提前加温,大大节约了外用燃料。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全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有:1.加温套、2.外釜、3.内釜、4.余热换热器、5.分离套、6.进料器、7.出渣器、8.右托轮、9.传动器、10.支撑、11左托轮、12.燃烧器、13.连管、14.出口、15.外釜导向板、16.内釜导向板、17.进口、18.污泥。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由加温套1、外釜2、内釜3、余热换热器4、分离套5、进料器6、出渣器7、右托轮8、传动器9、支撑10、左托轮11、燃烧器12、连管13组成,其中:外釜2通过支撑10固定着内釜3,在外釜2的外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温套1、左托轮11、传动器9、右托轮8、分离套5;内釜3左端伸入加温套1、右端伸入分离套5;内釜3的档头设置有进料器6且尾部伸入内釜3;余热换热器4右端用法兰和分离套5连接,左端用连管13与燃烧器12进风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外釜2的内壁焊接有外釜导向板15,在内釜3的内壁焊接有内釜导向板16;在余热换热器4右上部开有进口17、左端开有出口14;物料分布在进料器6、外釜2、内釜3和出渣器7中。本专利技术运行的过程是,启动传动器9,让外釜2和内釜3旋转;并启动燃烧器12对外釜2和内釜3加温;运用进料器6将污泥18进入外内釜3;在设备旋转中通过内釜导向板16污泥18落入外釜2,并在外釜导向板15的推动下向外釜2尾部运行,干燥了的污泥18进入排渣器7被排出;烟气从分离套5上部进入余热换热器4将空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通过连管13进入燃烧器供给热风。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本装置由加温套(1)、外釜(2)、内釜(3)、余热换热器(4)、分离套(5)、进料器(6)、出渣器(7)、右托轮(8)、传动器(9)、支撑(10)、左托轮(11)、燃烧器(12)、连管(13)组成,其中外釜(2)通过支撑(10)固定着内釜(3),在外釜(2)的外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温套(1)、左托轮(11)、传动器(9)、右托轮(8)、分离套(5);内釜(3)左端伸入加温套(1)、右端伸入分离套(5);内釜(3)的档头设置有进料器(6)且尾部伸入内釜(3);余热换热器(4)右端用法兰和分离套(5)连接,左端用连管(13)与燃烧器(12)进风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回程热解旋转炉和余热换热器组合装置,其特征是:本装置由加温套(1)、外釜(2)、内釜(3)、余热换热器(4)、分离套(5)、进料器(6)、出渣器(7)、右托轮(8)、传动器(9)、支撑(10)、左托轮(11)、燃烧器(12)、连管(13)组成,其中外釜(2)通过支撑(10)固定着内釜(3),在外釜(2)的外边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加温套(1)、左托轮(11)、传动器(9)、右托轮(8)、分离套(5);内釜(3)左端伸入加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肖国华欧阳李黎
申请(专利权)人:李艺肖国华欧阳李黎江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