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11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及系统,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脱硫系统中需要脱硫的脱硫废水统一收集在缓冲池中;B:将步骤A中的脱硫废水经膜过滤循环泵泵送至第一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进行初过滤,初过滤后的过滤液体一部分回流至膜过滤循环泵,执行下一步骤;另一部分过滤液体形成清液滤出至清液罐;C:将步骤B中经过初过滤的一部分过滤液体再经膜过滤循环泵泵送至第二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进行内循环式精过滤;D:精过滤后的清液滤出至清液罐,污泥流至污泥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不产生沉淀、且无需添加絮凝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的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已经颁布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是严格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指标之一,所有厂矿、电厂、冶炼、化工对空排放的烟气都需要对烟气中二氧化硫成分进行治理。大部分厂矿电厂,冶炼治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采用石灰石或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处理,该技术处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对脱硫系统水的平衡很难控制,脱硫系统脱硫过程中产生多余的脱硫废水,脱硫废水含有大量的固体成分,脱硫废水污染自然水体,必须进行二次处理。脱硫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是脱硫废水+絮凝剂,使脱硫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固液分离。然而,如果添加絮凝剂,会使工艺更加复杂、控制点多,且絮凝剂的添加量难以准确控制,过多添加絮凝剂不光浪费,增加运行成本,添加剂过低则脱硫废水固液分离困难,处理后的废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将脱硫系统中需要脱硫的脱硫废水统一收集在缓冲池(1)中;/nB:将步骤A中的脱硫废水经膜过滤循环泵(2)泵送至第一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31)进行初过滤,/n初过滤后的过滤液体一部分回流至膜过滤循环泵,执行下一步骤;/n另一部分过滤液体形成清液滤出至清液罐(4);/nC:将步骤B中经过初过滤的一部分过滤液体再经膜过滤循环泵泵送至第二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32)进行内循环式精过滤;/nD:精过滤后的清液滤出至清液罐,污泥流至污泥池(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脱硫系统中需要脱硫的脱硫废水统一收集在缓冲池(1)中;
B:将步骤A中的脱硫废水经膜过滤循环泵(2)泵送至第一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31)进行初过滤,
初过滤后的过滤液体一部分回流至膜过滤循环泵,执行下一步骤;
另一部分过滤液体形成清液滤出至清液罐(4);
C:将步骤B中经过初过滤的一部分过滤液体再经膜过滤循环泵泵送至第二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32)进行内循环式精过滤;
D:精过滤后的清液滤出至清液罐,污泥流至污泥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的第一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和第二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均设有反洗水进口(31-6),反冲液经反洗水进口泵送至碳化硅隔膜过滤装置进行反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水反洗后流至污水池(7)。


4.一种可实现上述膜法处理脱硫废水工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脱硫系统中需要脱硫的脱硫废水的缓冲池(1),通过膜过滤循环泵(2)与所述缓冲池连接的碳化硅膜过滤机构(3),还包括清液罐(4)、污泥池(5),所述碳化硅膜过滤机构过滤后的清液滤出至所述清液罐,过滤后碳化硅膜过滤机构内的污泥流至所述污泥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陈富林谢智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钜晟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