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滤筒和净水器本专利技术是中国专利申请《净水滤筒和净水器》(申请号:201780053022.6,申请日:2017年8月9日)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中的净水滤筒,该净水器用于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并从自来水(原水)中去除杂质。
技术介绍
作为连接到家庭等的供水设备的端部时使用的净水器,已经提出了一种净水器,其中具有用于从原水中去除杂质的净化材料的净水滤筒可更换地容纳在该净水器中。此外,已经提出了一种净水器,其具有原水流路、净水流路和流路切换阀,原水经由该原水流路原样排出,净水(通过经由净水滤筒过滤原水获得)经由该净水流路排出,以及该流路切换阀用于在原水排出和净水排出之间切换,流路切换阀设置在净水滤筒的下游(专利文献1)。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01-17342A在净水器例如如上所述的那些中,由于原水流路在从原水排出切换到净水排出的过程中瞬间关闭,故产生水锤或高水压并向上游传播,这可能导致净水滤筒的净化材料破损。此外,由于净水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器,其中,净水滤筒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的容纳部中,所述净水滤筒包括:/n净化水的净化材料,/n其中,净水滤筒在净水器内形成原水流路和净水流路,原水经由原水流路向下游流动而不通过净化材料,以及原水经由净水流路在通过净化材料的同时向下游流动,/n所述净水滤筒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在净水器内设置在流路切换阀的上游和净化材料的下游位置处并且切断从流路切换阀冲向净化材料的水锤,所述流路切换阀用于选择从原水流路排出或从净水流路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29 JP 2016-1669701.一种净水器,其中,净水滤筒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的容纳部中,所述净水滤筒包括:
净化水的净化材料,
其中,净水滤筒在净水器内形成原水流路和净水流路,原水经由原水流路向下游流动而不通过净化材料,以及原水经由净水流路在通过净化材料的同时向下游流动,
所述净水滤筒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在净水器内设置在流路切换阀的上游和净化材料的下游位置处并且切断从流路切换阀冲向净化材料的水锤,所述流路切换阀用于选择从原水流路排出或从净水流路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
其中,在所述原水流路中,所述缓冲部的下游侧的面具有平面,所述平面大致垂直于净水滤筒附接到净水器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
其中,当净水滤筒设置在容纳部中时,净水滤筒在相当于容纳部上游端的位置处还具有大致垂直于净水滤筒附接到净水器的方向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
其中,在净水流路中,缓冲部的上游侧的面具有大致垂直于净水滤筒附接到净水器的方向的平面。
5.一种净水器,其中,净水滤筒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的容纳部中,所述净水滤筒包括:
净化水的净化材料,
其中,净水滤筒在净水器内形成原水流路和净水流路,原水经由原水流路向下游流动而不通过净化材料,以及原水经由净水流路在通过净化材料的同时向下游流动,
净水滤筒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在净水器内设置在流路切换阀的上游位置处,所述流路切换阀用于选择从原水流路排出或从净水流路排出,所述缓冲部的下游侧的面面向原水流路,所述缓冲部的上游侧的面面向净水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
其中,在所述原水流路中,所述缓冲部的下游侧的面具有大致垂直于净水滤筒附接到净水器的方向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
其中,当净水滤筒设置在容纳部中时,净水滤筒在相当于容纳部上游端的位置处还具有大致垂直于净水滤筒附接到净水器的方向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器,
其中,在净水流路中,缓冲部的上游侧的面具有大致垂直于净水滤筒附接到净水器的方向的平面。
9.一种净水滤筒,包括:
圆柱形活性炭过滤介质,其围绕纵向轴同轴地延伸;
上游侧盖,其附接到所述圆柱形活性炭过滤介质的上游侧;
下游侧盖,其附接到所述圆柱形活性炭过滤介质的下游侧;
连接筒部,其附接到下游侧盖上,并向下游侧盖的下游轴向延伸;
第一径向沟槽和第二径向沟槽,其围绕连接筒部的径向外表面延伸;
设置在第一径向沟槽中的第一O形环和设置在第二径向沟槽中的第二O形环;以及
至少一个出口,其径向延伸通过连接筒部,在轴向上位于第一径向沟槽和第二径向沟槽之间,其中,
所述连接筒部具有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被无孔平面环形缓冲板所封闭;以及
所述连接筒部具有最大直径,其小于下游侧盖的最大直径,由此,在连接筒部和下游侧盖之间形成轴向肩部。
10.一种净水滤筒,包括:
活性炭过滤介质,其围绕纵向轴同轴地延伸;
上游侧盖,其附接到所述活性炭过滤介质的上游侧;
下游侧盖,其附接到所述活性炭过滤介质的下游侧;
连接部,其附接到下游侧盖上,并向下游侧盖的下游轴向延伸;
第一径向沟槽和第二径向沟槽,其围绕连接部的径向外表面延伸;
设置在第一径向沟槽中的第一O形环和设置在第二径向沟槽中的第二O形环;以及
至少一个出口,其贯穿连接部,在轴向上位于第一径向沟槽和第二径向沟槽之间,其中,
所述连接部具有自由端,所述自由端被无孔环形缓冲部所封闭;以及
所述连接部具有最大直径,其小于下游侧盖的最大直径,由此,在连接部和下游侧盖之间形成轴向肩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滤筒,其中,所述活性炭过滤介质为圆柱形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水滤筒,其中,所述活性炭过滤介质是中空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滤筒,其中,所述连接部是圆柱体,其基本上沿整个长度具有单一最大直径。
14.一种净水滤筒,其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的容纳部中,所述净水滤筒包括:
净化水的净化材料,
上游侧盖,其附接到所述净化材料的上游侧;
下游侧盖,其附接到所述净化材料的下游侧,并设有出口;
净水流路,从净化材料内部向下游侧盖的出口延伸;以及
缓冲部,其被配置为封闭下游侧盖的下游侧端面,其中,
在下游侧盖的一个外表面上,第一O形环装配在相对于出口的下游侧,第二O形环装配在相对于出口的上游侧;以及
所述净水滤筒配置为,防止来自外部的线型外部物质通过下游侧盖的出口接触净化材料。
15.一种净水器,其中,净水滤筒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的容纳部中,所述净水滤筒包括:
净化水的净化材料,
其中,净水滤筒在净水器内形成原水流路和净水流路,原水经由原水流路向下游流动而不通过净化材料,以及原水经由净水流路在通过净化材料的同时向下游流动,
所述净水滤筒还包括板状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在净水器内设置在流路切换阀的上游和净化材料的下游位置处并且切断从流路切换阀冲向净化材料的水锤,所述流路切换阀用于选择从原水流路排出或从净水流路排出。
16.一种净水器,其中,净水滤筒可更换地容纳在净水器的容纳部中,所述净水滤筒包括:
净化水的净化材料,
其中,净水滤筒在净水器内形成原水流路和净水流路,原水经由原水流路向下游流动而不通过净化材料,以及原水经由净水流路在通过净化材料的同时向下游流动,
所述净水滤筒还包括板状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在净水器内设置在流路切换阀的上游位置处,所述流路切换阀用于选择从原水流路排出或从净水流路排出,所述板状缓冲部的下游侧面面向原水流路,所述板状缓冲部的上游侧面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城夀雄,高城寿太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寿通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