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08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器(1),包括一个细长密封室(2),设置在上述密封室(2)内并与其一起提供自由空间(4)的一束板(3),在板束(3)第一回路内的热流体的一个进料管(10),一个被冷却了的流体的出料管(12),一个连接板束(3)第二回路入口的冷流体进料管(20),以及一个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21)。这种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用于导引冷流体沿着密封室(2)内壁流动的装置(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通常,板式换热器由一个细长密封室(elongate impervious chamber)以及一束设置在上述密封室内并与其一起提供自由空间的板组成。板束包括一叠相互平行的板,并由此在板之间为两种独立及通常逆流的流体的流动提供了一个双回路。这种换热器也包括一种热流体的进料管,这个进料管通过一个连接箱也称为集流器直接与板束的第一回路的入口相连接,热流体流入该板束中的一个回路;另外还包括一个一旦流入上述板束就被冷却了的流体的出料管,这个出料管通过一个连接器直接与这个第一回路的出口相连接。为了冷却这种热流体,这种换热器还包括一个流入板束另一个回路的冷流体的进料管,这个进料管通过一个连接器直接与这种板束的第二回路的入口相连接;另外还包括一个一旦流入上述板束就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这种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同样通过一个连接器直接与板束的第二回路的出口相连接。板束中这两种流体的流动导致了这些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沿着板束的冷热流体之间的热交换使得室壁在其全长经历温度变化。在热流体的入口区域,室壁达到了高温,同时室壁起到了冷却板束内热流体的作用,温度沿着室壁逐渐降低。密封室通常由多个壳首尾相连组成,特别的是可以通过焊接连接。由于温度变化,以前每一个壳都具有不同的厚度,厚度由其承受的温度所决定。因此,这些厚度上的不同意味着制造者必须为一个单个的换热器提供不同的壳,而且这样必然会增加成本以及使得这些壳的结合工艺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而且使得密封室在其整个长度上厚度一致。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一个细长密封室;-一束设置在上述密封室内并与其一起提供自由空间的板,所述板束包括一叠相互平行的板,在板之间为两种独立的逆流流体的流动确定了一个双回路-一个热流体的进料管,直接与板束的第一回路的入口相连接;-一个被冷却了的流体的出料管,直接与所述的第一回路的出口相连接;-一个与远离第一回路入口的板束第二回路的入口相连接的冷流体的进料管;以及-一个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直接与远离第一回路出口的所述的第二回路的出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冷流体沿着室内壁在冷流体的进料管以及板束的第二回路的入口之间进行流动的装置。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导引冷流体流动的装置包括一个内壳,此内壳包括设置在第一回路入口和第二回路出口上方的第一壁,以及设置在自由空间内且与室内壁一起为所述冷流体提供一个环状通道的第二壁;-内壳的第二壁在板束的一部分长度范围内延伸;-内壳的第一壁是平面形的,或半球形的,或锥形的;而且-热流体的进料管,冷流体的进料管以及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都设置在密封室的同一端的区域内。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通过实例并参照附图在下文的描述中显现出来,其中-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板式换热器的纵向截面图;而-附图2是沿着图1中2-2线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1给出了一个板式换热器,其整体被标记为数字1而且其包括,一方面,一个例如垂直设置的细长密封室2,而另一方面,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密封室2内的板束3,板束3与密封室2一起提供了一个环绕所述板束的自由空间4。外形大体是带有平行管的板束3,包括一叠相互平行的板(未标出),在板之间为两种独立并且例如逆流的流体的流动提供了一个双回路A和B。换热器1还包括热流体的进料管10,这个进料管通过一个连接器11也称为集流器直接与板束3的第一回路A的入口A1相连接,另外还包括一个一旦流入上述板束3就被冷却了的流体的出料管12,这个出料管通过一个连接器13直接与所述第一回路A的出口A2相连接。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热流体向下流入板束3。换热器1中还包括一个冷流体的进料管20,这个进料管通过板束3与密封室2之间的自由空间4与板束第二回路的入口B1相连接。第二回路B的入口B1远离板束3的第一回路A的入口A1。最后,换热器1还包括一个一旦流入板束3的第二回路B就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21,这个出料管通过一个连接器22与这个第二回路B的出口B2相连接。因此冷流体从板束3向上流。如图1所示,热流体的进料管10,冷流体的进料管20以及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21都设置在密封室2的同一端的区域内,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位于此密封室2的上端。板式换热器1包括装置25,用于导引冷流体沿着密封室2内壁在冷流体的进料管20以及板束3的第二回路B的入口B1之间流动。如图1所示,导引冷流体流动的装置包括一个内壳25,内壳25包括设置在回路A入口A1和回路B出口B2上方的第一壁26,以及设置在密封室2与板束3之间的自由空间4内且与密封室2内壁一起为所述冷流体提供一个环状通道5的第二壁27。附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壁26是平面的。为了有助于冷流体流入环状通道5,壁26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半球形或锥形。由于内壳25位于冷流体进料管20和板束3的第二回路B的入口B1之间,冷流体沿着密封室2的内壁流入环状通道5,并由此冷却了密封室2。内壳25的壁27在板束3的一部分长度范围内延伸,以控制冷流体流入环状管道5,并朝着板束3的第二回路B的入口B1的方向流,如图1中箭头F所示。内壳25被支持住,例如通过把壁26焊接到进料管10以及出料管21上。冷流体沿着密封室2的内壁的流动使得密封室2被冷却,而且有利于使用同样厚度的多个壳(未示出)首尾相连制成密封室2,因此使得这些壳可以连接在一起并且减少了此密封室生产及制造的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 一个细长密封室(2);- 设置在上述密封室(2)内并与其一起提供自由空间(4)的一束板(3),所述板束(3)包括一叠相互平行的板,在板之间为两种独立流体的逆流流动确定了一个双回路;- 一个热流体的进料管(10),直接与板束(3)的第一回路的入口相连接;- 一个被冷却了的流体的出料管(12),直接与所述的第一回路的出口相连接;- 一个冷流体的进料管(20),与远离第一回路入口的板束(3)的第二回路的入口相连通;- 一个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21),直接与所述远离板束(3)第一回路出口的板束(3)第二回路的出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25),用于导引所述冷流体沿着密封室(2)内壁、在冷流体的进料管(20)以及板束(3)的第二回路的入口之间流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导引所述冷流体流动的装置(25)包括内壳(26,27),内壳(26,27)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回路入口和第二回路出口上方的第一壁(26),以及设置在自由空间(4)内且与密封室(2)内壁一起为所述冷流体提供一个环状通道(5)的第二壁(2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内壳(26,27)的第二壁(27)在板束(3)的一部分长度范围内延伸。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内壳(26,27)的第一壁(26)是平面形或半球形或锥形。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体的进料管(10),冷流体的进料管(20)以及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21)都设置在密封室(2)的同一端的区域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器(1),包括一个细长密封室(2),设置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一个细长密封室(2);-设置在上述密封室(2)内并与其一起提供自由空间(4)的一束板(3),所述板束(3)包括一叠相互平行的板,在板之间为两种独立流体的逆流流动确定了一个双回路;-一个热流体的 进料管(10),直接与板束(3)的第一回路的入口相连接;-一个被冷却了的流体的出料管(12),直接与所述的第一回路的出口相连接;-一个冷流体的进料管(20),与远离第一回路入口的板束(3)的第二回路的入口相连通;-一 个被加热了的流体的出料管(21),直接与所述远离板束(3)第一回路出口的板束(3)第二回路的出口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25),用于导引所述冷流体沿着密封室(2)内壁、在冷流体的进料管(20)以及板束(3)的第二回路的入口之间流 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X比松奈特S贝内泽什
申请(专利权)人:帕金诺克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