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060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所述防伪密封盖组件包括:位于容器主体开口处的连接机构、外盖、密封盖、连接环和防伪结构;密封盖位于外盖与连接机构之间,连接机构与连接环卡接固定,外盖与连接环螺纹连接;防伪结构包括防伪块和防伪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环作为容器主体的连接机构与外盖之间的连接载体是盖组件实现防伪密封功能的核心部件;实现盖组件防伪密封功能的结构都集中在外盖和连接环上;因此所述容器只需更换成本低廉的外盖和连接环就可以重新具备良好的防伪密封性能,使得高成本的容器主体可回收多次利用,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
技术介绍
容器一般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和预防安全事故,按一定技术规范而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及其它辅助物的总体。目前容器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包装物(如酒水、茶叶、药材、奶粉等)容易被空气污染,因此这些被包装物的容器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另外一方面,应用到上述领域的容器初次开启后,会导致其内的被包装物保质期缩短,因此上述容器也需要设置初次开启必被破坏的防伪结构,来识别被包装物是否被打开过,防止开启过的被包装物以次充好,也防止黑心厂商假冒伪劣。而能够具备防伪密封功能的容器往往做工精细造价不菲。但是,现有技术中具备防伪密封功能的容器在被开启的过程中,会破坏容器主体,导致高成本的容器主体无法多次利用,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所述防伪密封盖组件包括:位于容器主体开口处的连接机构(10)、外盖(20)和密封盖(30);所述密封盖(30)位于外盖(20)与连接机构(10)之间,起密封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密封盖组件还包括:连接环(40)和防伪结构;所述连接机构(10)与连接环(40)卡接固定,所述外盖(20)与连接环(40)螺纹连接;所述防伪结构包括防伪块(41)和防伪槽(21),所述防伪块(41)位于连接环(40)的外侧壁底部,所述防伪槽(21)位于外盖(20)的内侧壁底部,所述防伪块(41)容纳在防伪槽(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所述防伪密封盖组件包括:位于容器主体开口处的连接机构(10)、外盖(20)和密封盖(30);所述密封盖(30)位于外盖(20)与连接机构(10)之间,起密封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密封盖组件还包括:连接环(40)和防伪结构;所述连接机构(10)与连接环(40)卡接固定,所述外盖(20)与连接环(40)螺纹连接;所述防伪结构包括防伪块(41)和防伪槽(21),所述防伪块(41)位于连接环(40)的外侧壁底部,所述防伪槽(21)位于外盖(20)的内侧壁底部,所述防伪块(41)容纳在防伪槽(2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的外侧壁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11),上限位环(12)和下限位环(13),所述容纳槽(11)开设在上限位环(12)与下限位环(13)之间;所述连接环(40)套设在容纳槽(11)内,上限位环(12)和下限位环(13)对连接环(40)进行限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40)的顶端设置有一圈单向限位齿(42),所述单向限位齿(42)向连接环(40)的内上方倾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回收多次利用容器的防伪密封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的下半部分设置有环形的凸起(14),所述凸起(14)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竖直走向的第一限位筋(15);所述连接环(40)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亳塑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