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结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0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风结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旋风结构包括:旋风壳体;阻隔组件,绕设于旋风壳体外周,将旋风壳体分隔为旋风段与集尘段;其中,阻隔组件形成有相互独立的集尘通道与排气通道。上述旋风结构,排气通道的设置使通过集尘通道流入集尘空间内的气流可通过排气通道迅速流出,而不会深入到集尘空间远离旋风空间的一端,因此有效防止了混返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灰尘分离效果。而且,排气通道的设置可避免集尘空间中的气流从集尘通道流出而与流入集尘通道的气流汇聚造成气流紊乱,从而提高了灰尘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风结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风结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吸尘器作为一种可收集灰尘与小型垃圾的清洁设备,为家居清洁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目前的吸尘器中,旋风式分离装置已经取代了尘袋式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灰尘。具体地,被吸尘器吸入的带有灰尘的气流在旋风分离装置中流动,灰尘在重力及离心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向下沉积至旋风式分离装置的集尘室中,不带有灰尘的清洁气流则从旋风式分离装置中流出,最后重新回到外界环境中。但是,目前的旋风式分离装置中,一部分气流也会随着灰尘进入到集尘室中,这部分气流流出集尘室时会带起已经在集尘室中底部的沉积的灰尘而产生混返现象。而且,流出集尘室的气流与进入集尘室的灰尘的流动方向不同,因此两者汇聚将造成气流紊乱,从而影响灰尘分离效果,降低灰尘分离效率,进而影响了吸尘器的使用体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旋风式分离装置内的灰尘分离效果较差、分离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优化灰尘分离效果、提高分离效率的旋风结构、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一种旋风结构,所述旋风结构包括:旋风壳体;及阻隔组件,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外周,将所述旋风壳体分隔为旋风段与集尘段;其中,所述阻隔组件形成有相互独立的集尘通道与排气通道,所述集尘通道允许沿所述旋风段流动的气流流动至所述集尘段,所述排气通道允许所述沿所述集尘段流动的气流流动至所述旋风段。上述旋风结构,排气通道的设置使通过集尘通道流入集尘空间内的气流可通过排气通道迅速流出,而不会深入到集尘空间远离旋风空间的一端,因此有效防止了混返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灰尘分离效果。而且,排气通道的设置可避免集尘空间中的气流从集尘通道流出而与流入集尘通道的气流汇聚造成气流紊乱,从而提高了灰尘分离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组件沿周向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并形成相互分离的首端与尾端,所述首端与所述尾端之间形成所述集尘通道;所述阻隔组件上开设有形成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自所述阻隔组件朝向所述旋风段一侧延伸至所述阻隔组件朝向所述集尘段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组件包括阻隔段及连接于所述阻隔段一端的引导段,所述阻隔段沿同一圆周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外周,所述阻隔段远离所述引导段的一端形成所述首端,所述引导段自所述阻隔段向远离所述集尘段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引导段远离所述阻隔段的一端形成所述尾端,所述排气通孔开设于所述阻隔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组件开设有多个排气通孔,多个所述排气通孔沿所述旋风壳体周向间隔排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孔在所述旋风壳体的周向上的尺寸自靠近所述旋风壳体一侧向远离所述旋风壳体一侧逐渐增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隔组件包括阻隔件及抵持件,所述阻隔件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外周,所述抵持件包覆于所述阻隔件远离所述旋风壳体的一侧边缘;所述阻隔件的硬度大于所述抵持件的硬度,所述抵持件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可恢复的形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形成于所述阻隔件。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包括上述的旋风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装置还包括尘杯,所述尘杯设有与外界环境连通的尘杯腔,所述旋风结构收容于所述尘杯腔,所述旋风壳体的所述旋风段与所述尘杯腔的腔壁共同界定形成旋风空间,所述旋风壳体的所述集尘段与所述尘杯腔的腔壁共同界定形成集尘空间,所述旋风空间与所述集尘空间分别通过所述集尘通道及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结构的所述阻隔组件的外侧边缘抵持于所述尘杯腔的腔壁。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的旋风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旋风分离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旋风分离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旋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吸尘器(图未示),用于清理环境中的灰尘与垃圾。吸尘器包括主机身与安装于主机身的电机、叶片以及旋风分离装置100。电机驱动叶片转动以使旋风分离装置100内产生负压,外界环境中带有灰尘的气体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旋风分离装置100内,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留在旋风分离装置100内,分离出灰尘后的清洁气流则从旋风分离装置100流出,最终重新回到外界环境中。如图1及图2所示,旋风分离装置100包括尘杯20、旋风结构40、进气管道60以及过滤件80。其中,尘杯20呈中空圆筒状,其内形成有一端开口的尘杯腔。旋风结构40大体呈筒状,其内形成有旋风腔,旋风结构40的一端开设有分别连通旋风腔的第一出气口412与进气口416,且第一出气口412与进气口416的中心轴线分别沿旋风腔的径向延伸;旋风结构40的另一端开设有连通旋风腔的第二出气口414,且第二进气口416的中心轴线与旋风腔的中心轴线重合。进气管道60呈中空管状结构,形成具有进气端与出气端的进气通道。过滤件80为间隔开设有多个过滤孔的过滤网。旋风结构40收容于尘杯20的尘杯腔内,旋风结构40设有第二出气口414的一端封堵尘杯20的开口端,旋风结构40的第一出气口412及进气口416分别连通尘杯腔。进气管道60一端自旋风结构40的第二出气口414插设于旋风结构40的旋风腔内,进气管道60的出气端与旋风结构40的第一出气口412连通。过滤件80设于旋风结构40的进气口416。如此,外界环境中带有灰尘的气流从进气管道60的进气端流入进气管道60内,然后依次穿过进气通道、进气管道60的出气口以及旋风结构40的第一出气口412,最后沿尘杯腔的切向方向进入尘杯腔。进入尘杯腔的气流沿着尘杯腔的腔壁流动,气流中的灰尘在离心力及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尘杯腔的底部,而清洁气流则通过过滤件80进入旋风结构40的旋风腔,最后通过旋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风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结构(40)包括:/n旋风壳体(41);及/n阻隔组件(43),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41)外周,将所述旋风壳体(41)分隔为旋风段与集尘段;/n其中,所述阻隔组件(43)形成有相互独立的集尘通道(436)与排气通道(4321),所述集尘通道(436)允许沿所述旋风段流动的气流流动至所述集尘段,所述排气通道(4321)允许所述沿所述集尘段流动的气流流动至所述旋风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风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结构(40)包括:
旋风壳体(41);及
阻隔组件(43),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41)外周,将所述旋风壳体(41)分隔为旋风段与集尘段;
其中,所述阻隔组件(43)形成有相互独立的集尘通道(436)与排气通道(4321),所述集尘通道(436)允许沿所述旋风段流动的气流流动至所述集尘段,所述排气通道(4321)允许所述沿所述集尘段流动的气流流动至所述旋风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43)沿周向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41)并形成相互分离的首端与尾端,所述首端与所述尾端之间形成所述集尘通道(436);
所述阻隔组件(43)上开设有形成所述排气通道(4321)的排气通孔,所述排气通孔自所述阻隔组件(43)朝向所述旋风段一侧延伸至所述阻隔组件(43)朝向所述集尘段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43)包括阻隔段及连接于所述阻隔段一端的引导段,所述阻隔段沿同一圆周绕设于所述旋风壳体(41)外周,所述阻隔段远离所述引导段的一端形成所述首端,所述引导段自所述阻隔段向远离所述集尘段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引导段远离所述阻隔段的一端形成所述尾端,所述排气通孔开设于所述阻隔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组件(43)开设有多个排气通孔,多个所述排气通孔沿所述旋风壳体(41)周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风结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孔在所述旋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陈闪毅颜勇李吉任敏黄月林李锦坤王德旭黄雪珍蔡木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