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轮可收合的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车的车架,尤其涉及一种后轮可收合的车架。
技术介绍
婴儿车在车架构造的设计上,为了满足消费者所需的实用性及携带的方便性,一般都会设计成可收折的型态,使得其在使用状态时可以完全张开,而不使用时则可以收合成较小体积以方便收藏或携带。一般的婴儿车的车架都会在架体、后轮上分别设置收折机构,因此在婴儿车进行收折时需要先后将架体及后轮分别进行收折,从而实现架体及后轮的整体收折,由此可得,在整个收折的过程中需要双手操作多个操作动作或操作步骤,操作繁琐。又由于后轮位于架体的底部,使用者往往需要弯腰才能够对后轮进行释锁并收折,收折不便,使用麻烦。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车架折叠的过程中带动后轮同步收合、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车架折叠的过程中带动后轮同步收合、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包括第一管件、前端与第一管件枢接的第二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轮可收合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管件、前端与所述第一管件枢接的第二管件及用于与后轮连接的后轮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n枢转座,所述枢转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后轮固定机构,所述枢转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的后端枢接;/n收合单元,所述收合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枢转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连接,且所述收合单元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管件枢接,所述车架收折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对枢转收折并连动所述收合单元收合,以带动所述枢转座和后轮固定机构向所述第二管件枢转靠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轮可收合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第一管件、前端与所述第一管件枢接的第二管件及用于与后轮连接的后轮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
枢转座,所述枢转座一端固定于所述后轮固定机构,所述枢转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件的后端枢接;
收合单元,所述收合单元的一端连接于枢转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件连接,且所述收合单元的中部与所述第二管件枢接,所述车架收折时,所述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相对枢转收折并连动所述收合单元收合,以带动所述枢转座和后轮固定机构向所述第二管件枢转靠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包括相互枢接的车手和前脚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件与所述第一管件枢接于所述前脚管、所述车手或所述前脚管与所述车手的枢转固定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单元与所述第一管件连接于所述前脚管、所述车手或所述前脚管与所述车手的枢转固定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相对枢转收折的方式为所述第一管件整体向所述第二管件靠拢收折,或是所述第一管件之所述车手和所述前脚管分别向所述第二管件靠拢收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合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枢接在所述枢转座和第二管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杆组件、枢转座和第二管件之间形成第一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管件枢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组件枢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一管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形成第二连杆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轮可收合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知仁,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