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6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及位于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之间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的边界相对于所述夹层调光玻璃内缩,所述夹层调光玻璃还包含:粘结层,层叠于第一透光板和调光膜之间;封边环,包覆在所述调光膜的边界;粘结环,其中部开有通孔,所述调光膜和封边环位于粘结环的通孔之中。不同材料的粘结环和封边环搭配使用,封边环直接和调光膜的边界接触,封边环不含有增塑剂或含有增塑剂少,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很好解决透明分界线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层调光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层调光玻璃。
技术介绍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是一种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光电材料,近几十年一直都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聚合物分散液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响应时间快、无需偏振器件等优点,已被逐渐应用于光阀、光栅、透光投影屏幕、调光玻璃等诸多电子元件中。调光玻璃也称作电子窗帘,其工作原理为:当关闭调光玻璃的电源时,调光玻璃中的液晶分子呈现不规则的散布状态,此时光线无法射入,调光玻璃呈不透光状态;当开启调光玻璃的电源后,调光玻璃中的液晶分子呈现整齐的排列状态,此时光线可以自由穿透,调光玻璃呈透光状态。由于调光玻璃具备这一调光特性,因此其已被写字楼、医疗机构、商业展示等高档场所广泛采用。对于PDLC调光玻璃产品而言,夹层结构是一个非常常规的选择,夹层玻璃需要使用粘结层,而当选用PVB(聚乙烯缩丁醛)作为中间粘结材料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PVB材料中增塑剂(多为三甘醇二异辛酸酯)在高温下存在从PVB中渗析出来的现象,由于增塑剂对PDLC中液晶聚合物的溶解破坏了聚合物的阻隔作用,使整个功能层成为均一相,变成透明态,永久失去调光作用,形成称为“透明分界线”的缺陷。传统做法一是材料无或少增塑剂材料的粘结材料如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POE(聚烯烃弹性体)替换PVB,但由于EVA和POE本身力学性能(低温冲击)和耐紫外的性能不如PVB,限制了其在更广大行业的使用,如汽车玻璃行业,夹层玻璃几乎全都是采用PVB;另一种做法是如专利CN201710675277.8公开的技术方案,对PDLC膜片的边部进行封边(封边材料主要是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以阻隔PVB中的增塑剂向PDLC的液晶聚合物层渗透,这个做法会起到防止PDLC膜片在长期使用后的边部区域失效现象,但这个会造成PDLC膜片的处理工艺复杂,加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另外的,调光玻璃中使用的PDLC调光膜具有一定的厚度,基材层使用的材料通常为PET,而PET基材与PVB的粘接性很差,且PVB在高温高压下的流动性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当膜片厚度大于0.2mm时,粘接性差以及膜片厚度较大使得在夹层工艺中容易导致抽气不彻底,在最终的夹层玻璃产品的边部区域存在气泡、裂片等缺陷。若采用存EVA或POE等粘结材料,流动性较佳,和PET基材的粘结性更好,但是容易溢胶,溢胶后续修边难度大,且加工过程容易造成加工辅助工装的损坏,如目前汽车玻璃夹层常用的真空环、真空袋等,由于溢胶使其粘结造成无法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上设计改进的夹层调光玻璃,目的是在尽量不改变原有夹层工艺的基础上,从结构上解决不封边的PDLC调光膜受增塑剂影响出现的透明分界线问题,还提供一种制作上述夹层调光玻璃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第二透光板及位于第一透光板和第二透光板之间的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的边界相对于所述夹层调光玻璃内缩,所述夹层调光玻璃还包含:粘结层,层叠于第一透光板和调光膜之间;封边环,包覆在所述调光膜的边界;粘结环,其中部开有通孔,所述调光膜和封边环位于粘结环的通孔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光膜和第二透光板之间还层叠有填充层。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层位于粘结环的通孔之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封边环的宽度大于1mm。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层和粘结环的材料为PVB,所述封边环的材料为EVA或POE。提供一种上述夹层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提供第一透光板,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上方层叠粘结层;步骤2,在所述粘结层的上方放置开好通孔的粘结环,在所述粘结环的通孔中放置调光膜;步骤3,将封边环放置在粘结环的通孔中,且位于所述调光膜的边界;步骤4,在粘结环和封边环的上方层叠第二透光板,形成调光层叠体;步骤5,所述调光层叠体经过夹层生产工艺进行层压,得到夹层调光玻璃。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放置好的调光膜的边界和粘结环距离小于5mm。另一种上述的夹层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提供第一透光板,在所述第一透光板的上方层叠粘结层;步骤2,在所述粘结层的上方放置开好通孔的粘结环,在所述粘结环的通孔中放置调光膜;步骤3a,提供填充层,将所述填充层层叠在调光膜的上方;步骤4,在填充层上方层叠第二透光板,形成调光层叠体;步骤5,所述调光层叠体经过夹层生产工艺进行层压,得到夹层调光玻璃,在夹层生产工艺中填充层流动包覆在调光膜边界形成封边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层的材料为EVA或POE。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a中层叠的填充层的边界和粘结环的距离小于3mm。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具有不同特性的粘结环和封边环搭配使用,封边环直接和调光膜的边界接触,封边环不含有增塑剂或含有的增塑剂少,使得在使用调光膜的过程中很好解决透明分界线的缺陷。2、封边环使用的材料流动性太强,给夹层工艺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粘结环使用的是常规的PVB具有较小的流动性,粘结环设置在封边环外侧便于在夹层工艺的过程中限制封边环材料的流动,得以规避封边环流动性太强带来的生产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层调光玻璃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夹层调光玻璃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粘结环的平铺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粘结环、调光膜、封边环的平铺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粘结环、调光膜、封边环的平铺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层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夹层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流程图。标号说明:1、第一透光板,2、粘结层,3、调光膜,4、粘结环,5、封边环,6、第二透光板,7、填充层;4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是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6和位于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6之间的调光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3的边界相对于所述夹层调光玻璃内缩,所述夹层调光玻璃还包含:粘结层2,层叠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6)及位于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6)之间的调光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3)的边界相对于所述夹层调光玻璃内缩,所述夹层调光玻璃还包含:/n粘结层(2),层叠于第一透光板(1)和调光膜(3)之间;/n封边环(5),包覆在所述调光膜(3)的边界;/n粘结环(4),其中部开有通孔(41),所述调光膜(3)和封边环(5)位于粘结环(4)的通孔(41)之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包含第一透光板(1)、第二透光板(6)及位于第一透光板(1)和第二透光板(6)之间的调光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3)的边界相对于所述夹层调光玻璃内缩,所述夹层调光玻璃还包含:
粘结层(2),层叠于第一透光板(1)和调光膜(3)之间;
封边环(5),包覆在所述调光膜(3)的边界;
粘结环(4),其中部开有通孔(41),所述调光膜(3)和封边环(5)位于粘结环(4)的通孔(41)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3)和第二透光板(6)之间还层叠有填充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7)位于粘结环(4)的通孔(41)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环(5)的宽度大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层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2)和粘结环(4)的材料为PVB,所述封边环(5)的材料为EVA或POE。


6.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夹层调光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第一透光板(1),在所述第一透光板(1)的上方层叠粘结层(2);
步骤2,在所述粘结层(2)的上方放置开好通孔(41)的粘结环(4),在所述粘结环(4)的通孔(41)中放置调光膜(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寿郑国新钟开生郑育亮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