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手机后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74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滑手机后壳,包括防护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壁包裹有手机,且防护机构的前端外壁左上端安置有旋转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前端外壁右侧粘接有长条,且防护机构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前端外壁衔接有贴片,所述防护机构的前端外壁安装有导热垫。该防滑手机后壳通过吸铁石的设置,从而便于铁片与吸铁石之间进行贴合,同时在第二转轴的配合下,从而使得底座和支撑柱进行折叠,对手机进行支撑来便于人们进行使用,连接杆的设置可以加强手机支撑的稳定性,使得人们观看视频时手机结构稳定,并且在长条的设置下,可以对手机壳本体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避免因手滑导致手机摔落,影响手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滑手机后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后壳装置
,具体为防滑手机后壳。
技术介绍
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并普及化的今天,手机壳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且变得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所谓手机壳,是为了让手机更美观同时也对手机起到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的一种外壳,手机壳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手机壳没有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会减损手机寿命。现有的手机容易因手机壳表面顺滑导致手机摔落影响手机使用寿命,同时手机摄像头长时间暴露导致灰尘沾染,影响手机拍摄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防滑手机后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滑手机后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机容易因手机壳表面顺滑导致手机摔落影响手机使用寿命,同时手机摄像头长时间暴露导致灰尘沾染,影响手机拍摄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滑手机后壳,包括防护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壁包裹有手机,且防护机构的前端外壁左上端安置有旋转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前端外壁右侧粘接有长条,且防护机构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前端外壁衔接有贴片,所述防护机构的前端外壁安装有导热垫,且导热垫的前端粘接有散热片,所述支撑机构位于防护机构的前端左侧。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手机壳本体、气囊、限位凸起、充电口、通孔、弹簧绳与固定块,且手机壳本体的顶端右侧衔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顶端中心安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手机壳本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充电口,且手机壳本体的底端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部穿设有弹簧绳,且弹簧绳的底端外壁衔接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外壁为弧形状结构,且气囊关于手机壳本体的外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而气囊和限位凸起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的外壁大小和充电口的内壁尺寸相吻合。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摄像头、第一转轴、挡板、凸起硅胶与把手,且摄像头的底端左侧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衔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前端外壁中心设置有凸起硅胶,所述凸起硅胶的底端安置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摄像头构成旋转结构,且凸起硅胶紧密贴合于挡板的前端外壁。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支撑柱、第二转轴、铁片、吸铁石与连接杆,且底座的右侧外壁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中心衔接有连接杆,且支撑柱的右侧外壁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后端外壁焊接有铁片,且铁片的后端粘接有吸铁石,所述底座、支撑柱和连接杆之间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且支撑柱通过第二转轴与铁片构成折叠结构,并且铁片的后端外壁与吸铁石的前端外壁之间相互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防滑手机后壳通过气囊的设置,从而避免因手滑至手机摔落而导致手机屏幕破碎,并且在与限位凸起的配合下加强了对手机的保护,当手机不小心掉落地面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通过通孔的设置,从而使得固定块通过弹簧绳与手机壳本体进行固定,便于对充电口进行堵塞,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避免水通过充电口浸湿手机,对手机起到防护作用;2、该防滑手机后壳通过第一转轴的设置,可以使得挡板与摄像头之间进行旋转,从而达到对摄像头防护的目的,避免外界灰尘以及手部指纹沾染摄像头表面,导致手机拍照时不够清晰,同时凸起硅胶的设置,可以避免手机摔落时摄像头损坏,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3、该防滑手机后壳通过吸铁石的设置,从而便于铁片与吸铁石之间进行贴合,同时在第二转轴的配合下,从而使得底座和支撑柱进行折叠,对手机进行支撑来便于人们进行使用,连接杆的设置可以加强手机支撑的稳定性,使得人们观看视频时手机结构稳定,并且在长条的设置下,可以对手机壳本体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避免因手滑导致手机摔落,影响手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机构;101、手机壳本体;102、气囊;103、限位凸起;104、充电口;105、通孔;106、弹簧绳;107、固定块;2、手机;3、旋转机构;301、摄像头;302、第一转轴;303、挡板;304、凸起硅胶;305、把手;4、长条;5、支撑机构;501、底座;502、支撑柱;503、第二转轴;504、铁片;505、吸铁石;506、连接杆;6、魔术贴;7、贴片;8、导热垫;9、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防滑手机后壳,包括防护机构1、手机壳本体101、气囊102、限位凸起103、充电口104、通孔105、弹簧绳106、固定块107、手机2、旋转机构3、摄像头301、第一转轴302、挡板303、凸起硅胶304、把手305、长条4、支撑机构5、底座501、支撑柱502、第二转轴503、铁片504、吸铁石505、连接杆506、魔术贴6、贴片7、导热垫8和散热片9,防护机构1的内壁包裹有手机2,且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左上端安置有旋转机构3,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右侧粘接有长条4,且防护机构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魔术贴6,魔术贴6的前端外壁衔接有贴片7,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安装有导热垫8,且导热垫8的前端粘接有散热片9,支撑机构5位于防护机构1的前端左侧,防护机构1包括手机壳本体101、气囊102、限位凸起103、充电口104、通孔105、弹簧绳106与固定块107,且手机壳本体101的顶端右侧衔接有气囊102,气囊102的顶端中心安置有限位凸起103,手机壳本体10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充电口104,且手机壳本体101的底端右侧开设有通孔105,通孔105的中部穿设有弹簧绳106,且弹簧绳106的底端外壁衔接有固定块107,气囊102的外壁为弧形状结构,且气囊102关于手机壳本体101的外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而气囊102和限位凸起103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107的外壁大小和充电口104的内壁尺寸相吻合,通过气囊102的设置,从而避免因手滑至手机摔落而导致手机屏幕破碎,并且在与限位凸起103的配合下加强了对手机2的保护,当手机2不小心掉落地面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通过通孔105的设置,从而使得固定块107通过弹簧绳106与手机壳本体101进行固定,便于对充电口104进行堵塞,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避免水通过充电口104浸湿手机2,对手机2起到防护作用;旋转机构3包括摄像头301、第一转轴302、挡板303、凸起硅胶304与把手305,且摄像头301的底端左侧固定有第一转轴302,第一转轴302的底端衔接有挡板303,且挡板303的前端外壁中心设置有凸起硅胶304,凸起硅胶304的底端安置有把手305,挡板303通过第一转轴302与摄像头301构成旋转结构,且凸起硅胶304紧密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滑手机后壳,包括防护机构(1)和支撑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的内壁包裹有手机(2),且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左上端安置有旋转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右侧粘接有长条(4),且防护机构(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魔术贴(6),所述魔术贴(6)的前端外壁衔接有贴片(7),所述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安装有导热垫(8),且导热垫(8)的前端粘接有散热片(9),所述支撑机构(5)位于防护机构(1)的前端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滑手机后壳,包括防护机构(1)和支撑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的内壁包裹有手机(2),且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左上端安置有旋转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右侧粘接有长条(4),且防护机构(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魔术贴(6),所述魔术贴(6)的前端外壁衔接有贴片(7),所述防护机构(1)的前端外壁安装有导热垫(8),且导热垫(8)的前端粘接有散热片(9),所述支撑机构(5)位于防护机构(1)的前端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包括手机壳本体(101)、气囊(102)、限位凸起(103)、充电口(104)、通孔(105)、弹簧绳(106)与固定块(107),且手机壳本体(101)的顶端右侧衔接有气囊(102),所述气囊(102)的顶端中心安置有限位凸起(103),所述手机壳本体(101)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充电口(104),且手机壳本体(101)的底端右侧开设有通孔(105),所述通孔(105)的中部穿设有弹簧绳(106),且弹簧绳(106)的底端外壁衔接有固定块(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手机后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2)的外壁为弧形状结构,且气囊(102)关于手机壳本体(101)的外壁中心位置呈对称分布,而气囊(102)和限位凸起(103)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107)的外壁大小和充电口(104)的内壁尺寸相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达无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