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沿脚长方向从后往前逐渐由厚变薄,鞋垫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鞋垫本体的前掌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前掌插入口,前掌插入口中设置有与前掌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一减震块,鞋垫本体的腰窝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腰窝插入口,腰窝插入口中设置有与腰窝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二减震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在鞋垫本体的前掌、腰窝处设置可调节高度的减震块,可以起到调节脚高低、并具备减震、缓震的作用,满足各类复杂特殊脚型对鞋垫的高度调节需求,以及对鞋垫的减震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
本技术属于鞋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
技术介绍
人们在走路过程中的组态特征各不相同,是先天因素及后天走路过程等一些复杂的因素造成的。足在人体行走过程中,具有支撑人的身体,保持人体平衡、缓冲地面冲击、传递推进力使人体向前运动等功能,在运动过程中,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内翻和外翻,在正常的翻转范围内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是足部支撑、减震等功能的体现,而过度的翻转会引起膝关节、胫骨、髋关节的损伤,足内翻是内侧踝关节位置较正常位置低,外侧踝关节较正常位置高,足外翻是内侧踝关节位置较正常位置高,外侧踝关节较正常位置低,带给人们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市场上缺少针对该类特殊脚型的鞋垫,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用于满足该类特殊脚型的高度调节以及减震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沿脚长方向从后往前逐渐由厚变薄,鞋垫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鞋垫本体的前掌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前掌插入口,前掌插入口中设置有与前掌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一减震块,鞋垫本体的腰窝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腰窝插入口,腰窝插入口中设置有与腰窝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二减震块。所述腰窝插入口为月牙状,第二减震块边缘的厚度小于中部的厚度。所述鞋垫本体的腰窝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减震块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减震块为片状结构。所述鞋垫本体的前掌部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一减震块上设置有与前掌部上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均为高弹聚氨酯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在鞋垫本体的前掌、腰窝处设置可调节高度的减震块,可以起到调节脚高低、并具备减震、缓震的作用,满足各类复杂特殊脚型对鞋垫的高度调节需求,以及对鞋垫的减震需求,鞋垫本体下部的支撑结构具有支撑脚部的功能,增加了鞋垫的穿着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鞋垫本体,2是前掌插入口,3是第一减震块,4是腰窝插入口,5是第二减震块,6是支撑层,7是第一通孔,8是第二通孔,9是第三通孔,10是第四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针对足内翻和足外翻等特殊脚型的人群使用,满足各类复杂特殊脚型对鞋垫的高度调节需求,以及对鞋垫的减震需求。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鞋垫本体1沿脚长方向从后往前逐渐由厚变薄,沿脚长方向从后往前逐渐由厚变薄更符合脚部的轮廓,鞋垫本体1的后脚掌处的厚度高于前脚掌处的厚度,更有利于减少后脚掌受到的冲击力,因为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后脚掌先着地,也就在第一时间减少了后脚掌受到的冲击力。鞋垫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6,支撑层6与鞋垫本体1部分连接,支撑层6进一步增加了鞋垫的减震功能,有利于鞋垫的穿着舒适性;较佳的,支撑层6选用高弹聚氨酯材料制作,高弹聚氨酯弹性好,可增加鞋垫的减震效果。鞋垫本体1的前掌部与支撑层6之间设置有前掌插入口2,前掌插入口2中设置有与前掌插入口2相匹配的第一减震块3。前掌插入口2并不是贯穿口,前掌插入口2用于插入第一减震块3,利用第一减震块3来提高鞋垫前掌的高度。较佳的,第一减震块3为片状结构;鞋垫本体1的前掌部设置有第三通孔9,第一减震块3上设置有与前掌部上第三通孔9相对应的第四通孔10,第三通孔9和第四通孔10均为用于透气的圆孔。第一减震块3由高弹聚氨酯制作,高弹聚氨酯弹性好,可增加鞋垫的减震效果。鞋垫本体1的腰窝部与支撑层6之间设置有腰窝插入口4,腰窝插入口4中设置有与腰窝插入口4相匹配的第二减震块5。腰窝插入口4并不是贯穿口,腰窝插入口4用于插入第二减震块5,利用第二减震块5来提高鞋垫腰窝的高度,也用来支撑腰窝,使人行走更为舒适。较佳的,腰窝插入口4为月牙状,第二减震块5与月牙状的腰窝插入口4相匹配,第二减震块5边缘的厚度小于中部的厚度。鞋垫本体1的腰窝部设置有第一通孔7,第二减震块5上设置有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均用于透气,第一通孔7设置为圆孔,第二通孔8设置为条形孔。第二减震块5由高弹聚氨酯制作,高弹聚氨酯弹性好,可增加鞋垫的减震效果。上述在鞋垫的前掌和腰窝处设置第一减震块3和第二减震块5,能够调节鞋垫的高度,特别适用于足内翻或足外翻的特殊人群,其原理为:足内翻或者足外翻的特殊人群,其脚底有一侧脚底面外翻,相当于是脚底有一侧处于悬空状态,这一侧在落地时,不能将力与地面直接传导,导致落地时受力面积小,落地不稳,影响人行走时的平衡性。该类特殊人群在行走时,即使穿上鞋子,这一侧的脚底与鞋子本身也是存在空腔的,即脚底的该侧处于悬空状态。通过第一减震块3和第二减震块5来增加鞋垫在相对应位置的高度,使减震块的高度填充这部分脚底与鞋子本身之间的空腔区域,使这类特殊人群的悬空脚底能够通过减震块与鞋子直接接触,直接将力传递给鞋子,以使特殊人群在脚落地时,与地面之间产生更多的受力面积,方便使用者在行走时能够更为稳健、舒适。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以左脚足外翻为例进行说明:预先制作鞋垫本体1和支撑层6,根据左脚足外翻的实际情况来制作第一减震块3和第二减震块5,制作好第一减震块3和第二减震块5之后,拼缝连接支撑层6和鞋垫本体1,其中在鞋垫的右侧预留出前掌插入口2和腰窝插入口4,将第一减震块3和第二减震块5分别插入前掌插入口2和腰窝插入口4中,使得该两部分区域较鞋垫其他区域高。这样一来,在使用者穿着鞋垫时,鞋垫的底部与鞋子直接接触,鞋垫上的减震块所撑起的高度与使用者足外翻的脚底面直接接触,方便使用者通过这两个减震块将力传递给鞋垫,鞋垫在依次传递给鞋子和地面,方便使用者在行走时能够更有力和稳健。而且,由于第一减震块3和第二减震块5均为高弹聚氨酯材料,使用者在踩上去之后,由于高弹聚氨酯材料的弹性,能够减少一部分地面所带来的冲击力,使用者不会感到不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再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改变,这些改进和改变都应该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沿脚长方向从后往前逐渐由厚变薄,鞋垫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鞋垫本体的前掌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前掌插入口,前掌插入口中设置有与前掌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一减震块,鞋垫本体的腰窝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腰窝插入口,腰窝插入口中设置有与腰窝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二减震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沿脚长方向从后往前逐渐由厚变薄,鞋垫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层,鞋垫本体的前掌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前掌插入口,前掌插入口中设置有与前掌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一减震块,鞋垫本体的腰窝部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腰窝插入口,腰窝插入口中设置有与腰窝插入口相匹配的第二减震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矫正脚型减震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腰窝插入口为月牙状,第二减震块边缘的厚度小于中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辰宇,赵素华,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