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裤腿,所述裤腿的外侧粘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卡合有防护鞋,所述防护鞋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下端安装有鞋垫,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上端粘合有气囊圈,所述气囊圈的上端与连接套接触,所述气囊圈的内侧与裤腿的外表面接触。本方案通过设计连接套,并在连接套内设计凸环,通过在防护鞋上设计环形槽和凸环配合,对连接套进行限位,而且在防护鞋上部的内侧设计气囊圈,可以使得防护鞋向外膨胀,从而使得防护鞋与连接套贴合紧密,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
本技术属于医疗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
技术介绍
目前防护服是临床使用时的一种重要的防护工具,主要用于预防感染,保护使用者安全的作用,现有的防护服套装主要为鞋服分体结构,方便人们穿戴。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228396U”提出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该方案主要通过电磁铁、开关和电池等部件通过电力驱动使得裤腿和防护鞋之间进行连接,但是这种方式可靠性差,而且制造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也高。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电磁铁等部件将裤腿和防护鞋进行连接存在的可靠性低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裤腿,所述裤腿的外侧粘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卡合有防护鞋,所述防护鞋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下端安装有鞋垫,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上端粘合有气囊圈,所述气囊圈的上端与连接套接触,所述气囊圈的内侧与裤腿的外表面接触。本技术的原理在于:使用时,裤腿进入防护鞋内部,然后将连接套与防护鞋的上部套合,使得连接套内的凸环和防护鞋外侧的环形槽配合,使得连接套和防护鞋实现安装,通过在防护鞋的内侧上端设计气囊圈,气囊圈具有弹性,可使得防护鞋的上部向外膨胀,使得防护鞋与连接套紧紧贴合,密封效果好,即可完成穿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设计连接套,并在连接套内设计凸环,通过在防护鞋上设计环形槽和凸环配合,对连接套进行限位,而且在防护鞋上部的内侧设计气囊圈,可以使得防护鞋向外膨胀,从而使得防护鞋与连接套贴合紧密,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进一步,所述裤腿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和裤腿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设计凸起用于和连接套粘合,使得连接套和裤腿粘合更加牢固。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内侧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和连接套为一体式结构。连接套和凸环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可用于对防护鞋的上端进行封闭。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粘合有凸起。通过连接槽和凸起的配合,可以使得连接套和裤腿之间粘合更加牢固,不易发生脱胶。进一步,所述防护鞋的外侧上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卡接有凸环。通过环形槽和凸环的配合,可以使得防护鞋和连接套配合紧密,密封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的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的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的图3的气囊圈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防护服本体1、裤腿2、凸起21、连接套3、凸环31、连接槽32、防护鞋4、凸块41、鞋垫42、环形槽43、气囊圈4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本体1的下部设置裤腿2,裤腿2的外侧粘合连接套3,连接套3内套装防护鞋4,防护服本体1和裤腿2为一体式结构,且裤腿2的外表面设置凸起21,通过设计凸起21用于和连接套3粘合,使得连接套3和裤腿2粘合更加牢固,防护鞋4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凸块41,防护鞋4的内侧下端安装有鞋垫42,凸块41的设计可对脚后跟具有限位作用,凸块41和防护鞋4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连接套3的内侧设置凸环31,凸环31和连接套3为一体式结构,连接套3和凸环31均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弹性,可用于对防护鞋4的上端进行封闭,连接套3的内侧开设连接槽32,连接槽32内粘合凸起21,通过连接槽32和凸起21的配合,可以使得连接套3和裤腿2之间粘合更加牢固,不易发生脱胶,防护鞋4的外侧上部开设环形槽43,环形槽43内卡接凸环31,通过环形槽43和凸环31的配合,可以使得防护鞋4和连接套3配合紧密,密封性更好。如图3、图4所示,防护鞋4的内侧上端粘合气囊圈44,气囊圈44的上端与连接套3接触,气囊圈44的内侧与裤腿2的外表面接触,设计气囊圈44,可以使得防护鞋4的上部向外膨胀,从而使得防护鞋4与连接套3贴合紧密。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裤腿2进入防护鞋4内部,然后将连接套3与防护鞋4的上部套合,使得连接套3内的凸环31和防护鞋4外侧的环形槽43配合,使得连接套3和防护鞋4实现安装,通过在防护鞋4的内侧上端设计气囊圈44,气囊圈44具有弹性,可使得防护鞋4的上部向外膨胀,使得防护鞋4与连接套3紧紧贴合,密封效果好,即可完成穿戴。本方案通过设计连接套3,并在连接套3内设计凸环31,通过在防护鞋4上设计环形槽43和凸环31配合,对连接套3进行限位,而且在防护鞋4上部的内侧设计气囊圈44,可以使得防护鞋4向外膨胀,从而使得防护鞋4与连接套3贴合紧密,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可靠性高。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包括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裤腿,所述裤腿的外侧粘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卡合有防护鞋,所述防护鞋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下端安装有鞋垫,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上端粘合有气囊圈,所述气囊圈的上端与连接套接触,所述气囊圈的内侧与裤腿的外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包括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下端设置有裤腿,所述裤腿的外侧粘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卡合有防护鞋,所述防护鞋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下端安装有鞋垫,所述防护鞋的内侧上端粘合有气囊圈,所述气囊圈的上端与连接套接触,所述气囊圈的内侧与裤腿的外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预防感染防护服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裤腿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和裤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成军,张五香,袁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冯成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