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61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包括车架,其上设有座垫和靠背,对应于座垫两侧分别上分别设有一侧挡;两后轮,可转动的设于车架上,两车轮分别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位置上;后轮驱动装置,设于车架上,用于于患者手动操作下驱动两后轮同步发生转动;两前轮,设于后轮的前侧位置上,可转动的设于车架上;搁脚装置,通过两连接臂与车架相连,该搁脚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搁脚板和用于驱动该搁脚板于第一、第二状态上进行转换的驱动部件,该搁脚板包括横板和分别与横板两端铰接的两侧板,该侧板另一端与连接臂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供使用的患者实现独自出行,提升轮椅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统计,国内65岁以上人群中PD患病率高达1.7%。据预测,在欧洲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和全球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中,帕金森病的患病人数将在2030年翻番,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帕金森病患病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30年患病人数可达500万,占上述15个国家患者总数的57%。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逐渐丧失工作能力和自主活动能力,至疾病晚期,患者全身僵硬、活动困难、瘫痪于床,最后常常死于肺炎等各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整个欧洲每年在PD上的支出就达到140亿欧元,国内还没有相关数据的统计,但考虑到庞大的患病人群,数字肯定是惊人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D将给整个世界带来严峻的挑战。患有帕金森的患者将出现下肢行动不便的问题,如下肢摆动幅度减小或消失,下肢拖拽,前冲步态等,故后期出行时需要借助轮椅;但现有的轮椅搁脚板通常为直接抬离地面,患者需要控制下肢上抬至搁脚板上,但由于帕金森患者对下肢控制力的减弱或消失,该操作通常需要家属进行操作,难以满足患者自行操作的需求;且患者自行进行的话,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患者自行控制的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包括车架,其上设有座垫和靠背,对应于座垫两侧分别上分别设有一侧挡;两后轮,可转动的设于车架上,两车轮分别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位置上;后轮驱动装置,设于车架上,用于于患者手动操作下驱动两后轮同步发生转动;两前轮,设于后轮的前侧位置上,可转动的设于车架上;搁脚装置,通过两连接臂与车架相连,该搁脚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搁脚板和用于驱动该搁脚板于第一、第二状态上进行转换的驱动部件,该搁脚板包括横板和分别与横板两端铰接的两侧板,该侧板另一端与连接臂铰接;搁脚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板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所述侧板与横板之间具有夹角A;搁脚板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板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侧板与横板之间具有夹角B,该夹角B的角度小于夹角A的角度。上述结构下,搁脚板在第一状态时为置于地面上的状态,该种状态下,当患者需要坐至轮椅上时,只需要坐至座垫后,将脚移动至地面上的搁脚板所在处的位置,之后通过驱动部件将搁脚板驱动至第二状态,也就是搁脚板的下表面抬离地面,从而带动患者的脚离开地面,该种方式下,患者无需对脚进行抬升,只需要在脚挪动到固定位置后,控制驱动部件启动即可,故而即使患者下肢能以上抬,也能够自行完成将脚放置于搁脚板上且搁脚板抬离地面的操作,保证患者能够独自出行,提升轮椅对于帕金森患者的实用性。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为两组,两组驱动部件左右对称设置以分别与两侧板相配合,该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横板上的滑槽、可于该滑槽内进行往复滑动的活动头、与该活动头枢接的连杆、与该连杆上端固连的转杆、与该转杆固连的齿轮、设于齿轮侧部且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与该齿条相连的气缸及设于车架上与该气缸电连的开关组件,所述连接臂侧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板,该延伸板上设有罩壳,所述齿轮、齿条、气缸均设于罩壳内,所述转杆可转动的穿设于该延伸板上;所述滑槽和活动头的纵向截面均为T型结构设置;上述结构下,通过气缸动作驱动齿条移动,齿条向下移动时驱动齿轮发生翻动,带动转杆转动以驱动连杆向上翻动,带动活动头向滑槽的一端滑动,并带动搁脚板向上移动,使得搁脚板抬离地面;上述结构下,采用零件之间的硬性配合实现对搁脚板的抬升,抬升效果稳定,结构简单;且采用气缸驱动齿条移动进而带动齿轮转动的方式,后期患者的脚施加于搁脚板上的作用力最终的承载位置将为齿条与齿轮的啮合处,而齿条的移动则受到气缸的限制,故而相较于采用电机直接驱动转杆转动的方式而言,搁脚板能够承载的压力更大,长期使用亦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轮椅使用寿命长。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按钮开关、罩设于该开关按钮外的防护罩、设于车架上供该防护罩部分穿入的开口环槽、设于开口环槽内的多个弹簧及固设于该防护罩端部上的橡胶环,多个弹簧沿开口环槽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弹簧的一端与防护罩固连,另一端与开口环槽固连;所述橡胶环的内径小于防护罩的内径且大于按钮开关的外径,橡胶环的外径大于防护罩的外径;上述结构下,当需要按压按钮开关以启动气缸时,需要先对防护罩进行按压,使得防护罩移动至与按钮开关端面平齐的位置后,按钮开关受力向后移动,进而使得开关被开启,启动气缸启动,进而按钮开关启动需要移动的行程将得到延长,有效避免出现因为误碰撞而启动,降低误触发率;且由于防护罩外端设置了橡胶环,患者在推动防护罩移动时,手部将为与橡胶环接触,保证手部的舒适性;再者,由于橡胶环的外径大于防护罩的外径,内径小于防护罩的外径,进而橡胶环的宽度将远大于防护罩的宽度,增大了橡胶环与患者手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按压按钮时的舒适性;再者,由于橡胶环的外端突出于防护罩的外壁,进而若出现误碰撞时也将先与橡胶环发生碰撞,而由于橡胶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够力,进而在受到碰撞时能够产生对应程度的形变,使得小部分碰撞情况下,将直接被橡胶环缓解,不会影响到防护罩,不会驱动防护罩移动,进一步降低误操作的概率。所述后轮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车架上的中空管、可转动的穿设于该中空管内的中轴、套设于中轴上的多个轴承、设于车架上与该中空管相配合的定位件、固设于中轴上的传递轮、与车架固连且位置对应设于侧挡侧部位置上的安装板、可转动的设于安装板上的驱动齿轮、用于实现该驱动齿轮与传递轮之间的动力传递的传动组件及与该传递轮相配合的手动驱动部件;所述中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后轮相连,所述轴承设于中空管内,且外壁与中空管外壁贴合;所述定位件包括设于中空管上方位置上的定位杆和沿定位杆长度方向上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定位块,该定位块的下端与中空管固连;该种结构下,中轴能够带动两个后轮同步发生转动,保证车辆前进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侧翻的可能,再者由于中心管和轴承的设置,对中轴进行有效的限位支撑,从而极大程度的避免了中轴出现晃动的可能,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多个定位块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稳定性。所述手动驱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驱动齿轮中心部上的固定轴、与该固定轴相连的手柄、可佩带于患者手腕上的佩带件及用于实现该佩带件与手柄之间的配合连接的动力传递结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与该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传递齿轮、与该传递齿轮同轴设置的传递杆及两端分别套设于传递杆和传递轮上的皮带,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罩壳,所述固定轴和传递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穿设于安装板和罩壳上。由于患有帕金森的患者基本伴随手抖的情况,且手部操作也难以维持灵活操作,无法通过上述的方式实现对轮椅的驱动,患者无法自行实现活动,需要家属进行推行;若患者自行驱动轮椅移动,则极易出现手部被压入后轮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1),其上设有座垫(11)和靠背(12),对应于座垫(11)两侧分别上分别设有一侧挡(13);/n两后轮(2),可转动的设于车架(1)上,两车轮(2)分别设置于车架(1)的左右两侧位置上;/n后轮驱动装置,设于车架(1)上,用于于患者手动操作下驱动两后轮同步发生转动;/n两前轮(3),设于后轮(2)的前侧位置上,可转动的设于车架(1)上;/n搁脚装置,通过两连接臂(14)与车架(1)相连,该搁脚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搁脚板(41)和用于驱动该搁脚板于第一、第二状态上进行转换的驱动部件,该搁脚板(41)包括横板(411)和分别与横板两端铰接的两侧板(412),该侧板(412)另一端与连接臂(14)铰接;搁脚板(4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板(411)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所述侧板(412)与横板(411)之间具有夹角A;搁脚板(4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板(411)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侧板(412)与横板(411)之间具有夹角B,该夹角B的角度小于夹角A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1),其上设有座垫(11)和靠背(12),对应于座垫(11)两侧分别上分别设有一侧挡(13);
两后轮(2),可转动的设于车架(1)上,两车轮(2)分别设置于车架(1)的左右两侧位置上;
后轮驱动装置,设于车架(1)上,用于于患者手动操作下驱动两后轮同步发生转动;
两前轮(3),设于后轮(2)的前侧位置上,可转动的设于车架(1)上;
搁脚装置,通过两连接臂(14)与车架(1)相连,该搁脚装置包括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搁脚板(41)和用于驱动该搁脚板于第一、第二状态上进行转换的驱动部件,该搁脚板(41)包括横板(411)和分别与横板两端铰接的两侧板(412),该侧板(412)另一端与连接臂(14)铰接;搁脚板(4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板(411)下表面与地面接触,所述侧板(412)与横板(411)之间具有夹角A;搁脚板(4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横板(411)下表面与地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侧板(412)与横板(411)之间具有夹角B,该夹角B的角度小于夹角A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为两组,两组驱动部件左右对称设置以分别与两侧板(412)相配合,该驱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横板上的滑槽(42)、可于该滑槽内进行往复滑动的活动头(43)、与该活动头枢接的连杆(44)、与该连杆上端固连的转杆(45)、与该转杆固连的齿轮(46)、设于齿轮侧部且与该齿轮相啮合的齿条(47)、与该齿条相连的气缸(48)及设于车架(1)上与该气缸电连的开关组件,所述连接臂(14)侧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延伸板(141),该延伸板上设有罩壳(142),所述齿轮(46)、齿条(47)、气缸(48)均设于罩壳(142)内,所述转杆(45)可转动的穿设于该延伸板(141)上;所述滑槽(42)和活动头(43)的纵向截面均为T型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按钮开关(51)、罩设于该开关按钮外的防护罩(52)、设于车架上供该防护罩部分穿入的开口环槽、设于开口环槽内的多个弹簧及固设于该防护罩端部上的橡胶环(55),多个弹簧沿开口环槽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且弹簧的一端与防护罩(52)固连,另一端与开口环槽固连;所述橡胶环(55)的内径小于防护罩的内径且大于按钮开关(51)的外径,橡胶环(55)的外径大于防护罩(52)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帕金森病患者活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驱动装置包括固设于车架上的中空管(61)、可转动的穿设于该中空管内的中轴(62)、套设于中轴上的多个轴承、设于车架上与该中空管相配合的定位件(64)、固设于中轴上的传递轮(65)、与车架固连且位置对应设于侧挡侧部位置上的安装板(66)、可转动的设于安装板上的驱动齿轮(67)、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壕罗巍岑志栋谢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