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玉才专利>正文

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59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老鼠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和下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的下部与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第一连接管道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延伸至大内径结构段内的多个防鼠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管道疏通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在管道内部圈内自带有长长的防鼠针,阻止老鼠沿着管道内壁往上面爬,防止老鼠沿着下水道内部爬入一楼及以上楼层的家庭住户或办公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老鼠隔离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类居住区域,老鼠越来越多、越来越狡猾,无孔不入。粘鼠板、老鼠药、老鼠夹、老鼠笼等传统办法有的会对环境有污染,有的很难奏效,而且这一切都是老鼠已经进入家里面或办公室来了之后才采取的补救措施。老鼠进入家里或办公室里会进行各种破坏、传播各种疾病,给人们增加很多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包括上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和下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的下部与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第一连接管道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延伸至大内径结构段内的多个防鼠针。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上部与对应的现有管道法兰连接或者通过卡箍连接。当然,也不仅仅限制于法兰连接或者通过卡箍4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螺纹连接等等,不做具体的限定。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大内径结构段的下部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小。大内径结构段的下部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小,使得大内径结构段的下部像圆锥台结构一样,这样在老鼠爬到大内径结构段的下部时,就会引导老鼠以大内径结构段的下部作为支撑,再向上爬时,腿张开的幅度就会大于防鼠针组成的一圈结构,继续上爬就会触碰到管道内一圈长长的防鼠针,就会产生痛感,从而知痛而退,便可阻止老鼠沿着下水道管道内部往上爬,让它们不能通过下水道等管道进入住户家里或办公室。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内孔和第二连接管道的内孔均为圆形孔。圆形孔形式的内孔是常见的管道形式,满足大多数的使用需求。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内孔和第二连接管道的内孔均为方形孔,第一连接管道的内径为第一连接管道的内孔的内切圆直径,第二连接管道的内径为第二连接管道的内孔的内切圆直径。方形孔形式的内孔也是现有管道中存在的管道形式,可以满足部分管道的使用需求。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防鼠针由陶瓷或不锈钢制成。陶瓷或不锈钢制成的防鼠针均为质量有保证、又不会出现生锈等腐蚀现象的防鼠针,可以最大化的保证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防鼠针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管道的中心轴相平行,这样的设置方式安装更简单,又可以很好地起到防护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分别用于与现有管道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相连,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因为老鼠爬管道时是必须用脚和尾巴撑住管内壁的,这样在老鼠沿着管道爬到第二连接管道的上部时,老鼠的脚就必须支撑在大内径结构段的内壁上,而多个防鼠针形成的一圈结构最佳是与第一连接管道的内径相对应,则多个防鼠针与第二连接管道的内壁之间必然是间隔设置的,注定了老鼠如果想继续向上爬,就必须从多个防鼠针形成的一圈结构内爬上去,但是当老鼠经过这段结构时,又无法避免地身体的前端和后端会与防鼠针的针尖接触,会触碰到管道内一圈长长的防鼠针,就会产生痛感,从而知痛而退,便可阻止老鼠沿着下水道管道内部往上爬,让它们不能通过下水道等管道进入住户家里或办公室。本技术重在预防,在不影响管道疏通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在管道内部圈内设置有防鼠针,阻止老鼠沿着管道内壁往上面爬,防止老鼠沿着下水道等管道内部爬入一楼及以上楼层的家庭住户或办公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连接管道;2-第二连接管道;3-防鼠针;4-卡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包括上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1和下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道2,当然,实际中第一连接管道1连接的现有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2连接的现有管道为上下设置的两根现有的标准管道,第一连接管道1的下部与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连接或者法兰连接等等,不做具体的限定,保证第一连接管道1的内孔与第二连接管道2的内孔对应连接即可,第一连接管道1的内径最佳的选择也是与现有管道的内径相同,不影响现有的流通面积;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1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第一连接管道1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延伸至大内径结构段内的多个防鼠针3,多个防鼠针3形成的一圈结构最佳是与第一连接管道1的内径相对应,不影响现有管道可以通过的物质大小。需要说明的是,防鼠针3具体可以固定在第一连接管道1的内壁上,也可以固定在第一连接管道1的端面上,不做具体的限定,由于防鼠针3实际中相对较细,因此对管径的影响可以忽略,而防鼠针3与第二连接管道2的内壁之间的间距因会受到管壁厚度的影响,因此具体的间距大小视实际情况而定,也不做具体的限定。本技术结构简单,第一连接管道1和第二连接管道2分别用于与现有管道的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相连,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1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因为老鼠爬管道时是必须用脚撑住管内壁的,这样在老鼠沿着管道爬到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时,老鼠的脚、尾巴就必须支撑在大内径结构段的内壁上,而多个防鼠针3形成的一圈结构最佳是与第一连接管道1的内径相对应,则多个防鼠针3与第二连接管道2的内壁之间必然是间隔设置的,注定了老鼠如果想继续向上爬,就必须从多个防鼠针3形成的一圈结构内爬上去,但是当老鼠经过这段结构时,又无法避免地身体的前端和后端会与防鼠针3的针尖接触,会触碰到管道内一圈长长的防鼠针3,就会产生痛感,从而知痛而退,便可阻止老鼠沿着下水道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1)和下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道(2),第一连接管道(1)的下部与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1)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第一连接管道(1)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延伸至大内径结构段内的多个防鼠针(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管道(1)和下部与现有管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道(2),第一连接管道(1)的下部与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的上部为内径大于第一连接管道(1)下端内径的大内径结构段,第一连接管道(1)的下端设置有一圈延伸至大内径结构段内的多个防鼠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1)的上部与对应的现有管道法兰连接或者通过卡箍(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内老鼠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内径结构段的下部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玉才
申请(专利权)人:罗玉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