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58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涉及树木保护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粘虫胶仍旧裸露于空气之中,容易被风沙沾染,并且仅能够被动等待害虫攀爬到粘虫胶上进行捕虫,效果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连接筒上下两端均套设有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圈,连接圈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筒外侧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圆台罩,两侧圆台罩的大端口相互朝向设置,两侧圆台罩之间形成通道,连接筒的外周壁上、圆台罩的内周壁上均设有若干夜光层和若干粘虫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通过夜光层引诱害虫并且通过两侧圆台罩防止风沙吹到粘虫胶上导致其粘性变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树木保护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森林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各种原材料,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林木虫害严重损害林木的健康生长,是威胁森林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人们对林木虫害所采取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喷洒农药,虽然喷洒农药可以短时间内消除大部分虫害,但长期使用农药喷晒,一些比较顽强的虫害因而产生抗药性,防治害虫效果差,另外农药的大量使用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另一种虫害防治方法是在树干缠绕一圈外表面涂有粘虫胶的胶带,因为粘虫胶直接裸露在环境中,容易被风沙沾染,并且经雨水冲刷后,令粘虫胶失去粘黏作用,使用时间短。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CN207707121U的一种防虫护树环保胶条,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胶条主体和锥形壳,锥形壳固定设置在胶条主体的上端部,其中,胶条主体包括依次粘贴的第一基材层、第一胶粘层、吸附层、第二胶粘层及第一隔离保护膜层,第一基材层设置在第一胶粘层的一侧,第一胶粘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层,吸附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胶粘层,第二胶粘层的另一侧贴覆设置有第一隔离保护膜层,第一基材层、第一胶粘层、吸附层、第二胶粘层和第一隔离保护膜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相平行,第二胶粘层设有若干个通孔。该方案解决了因为粘虫胶直接裸露在环境中,容易被风沙沾染,并且经雨水冲刷后,令粘虫胶失去粘黏作用的问题,但是由于本装置中粘虫胶仍旧裸露于空气之中,容易被风沙沾染,并且仅能够被动等待害虫攀爬到粘虫胶上进行捕虫,效果较差。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夜光层引诱害虫并且通过两侧圆台罩防止风沙吹到粘虫胶上导致其粘性变差的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开口,所述连接筒具备弹性恢复性能,所述连接筒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开口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筒上下两端均套设有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筒外侧且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圆台罩,两侧所述圆台罩的大端口相互朝向设置,两侧所述圆台罩之间形成通道,所述连接筒的外周壁上、圆台罩的内周壁上均设有若干夜光层和若干粘虫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人们能够将本装置通过连接筒套设在树木的树干上,而后通过夜光层在夜间对害虫进行吸引,令害虫能够进入到两个圆台罩之间,当害虫在两个圆台罩之间乱飞的时候,只需要害虫触碰到粘虫胶层即可对害虫进行主动捕捉,提高捕捉效率,并且在本装置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两侧的圆台罩进行雨水遮挡,也能够对粘虫胶层起到一定的遮挡效果,防止被风从地面上带起的砂砾吹到粘虫胶层上令其失去粘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夜光层与若干所述粘虫胶层按照1:1的数量交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夜光层与粘虫胶层按照1:1的数量交替设置,从而使得粘虫胶层分布均匀,令夜光层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只要害虫位于夜光层两侧时就会被粘虫胶层粘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上端所述连接圈呈透明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上端的连接圈呈透明状,从而使得白天的时候光线能够通过上端的连接圈照射进入到两侧的圆台罩之间,使得两侧的圆台罩之间保持明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夜光层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夜光层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从而使得夜光层在白天的时候能够对光线进行吸收,在夜间的时候进行发光,令夜光层能够重复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两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用于收紧连接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结构,从而使得连接筒套设在树干上的时候具备较好的连接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与开口一侧连接筒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一和与开口另一侧连接筒固定连接的连接块二,所述连接块一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块二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嵌入卡槽内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块一、连接块二、卡槽和卡块,从而使得当人们需要收紧连接筒的开口时,能够令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相互靠近并且通过卡槽和卡块进行卡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虫胶层为粘虫板,所述粘虫板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筒外周壁上和圆台罩内周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粘虫胶层为粘虫板,同时粘虫板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筒外周壁上和圆台罩内周壁上,从而使得当粘虫胶层在失去粘性后,人们能够对本装置内的粘虫胶层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筒内壁上粘接有弹性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层,从而使得当连接筒套设在树干上的时候,能够通过弹性层发生弹性形变来适应树干的不规则形状,并且弹性层能够减少连接筒套设树干上对树干造成的伤害。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使用的时候,人们能够将本装置通过连接筒套设在树木的树干上,而后通过夜光层在夜间对害虫进行吸引,令害虫能够进入到两个圆台罩之间,当害虫在两个圆台罩之间乱飞的时候,只需要害虫触碰到粘虫胶层即可对害虫进行主动捕捉,提高捕捉效率,并且在本装置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两侧的圆台罩进行雨水遮挡,也能够对粘虫胶层起到一定的遮挡效果,防止被风从地面上带起的砂砾吹到粘虫胶层上令其失去粘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中:1、连接筒;2、开口;3、连接结构;4、连接圈;5、圆台罩;6、连接板;7、粘虫胶层;8、夜光层;9、连接块一;10、卡槽;11、连接块二;1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如图1至4所示,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包括连接筒1,连接筒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开口2,连接筒1采用PVC材料,因此连接筒1具备弹性恢复性能,连接筒1内壁上粘接有为橡胶材质的弹性层,连接筒1上粘接有位于开口2两侧的连接板6,连接筒1上下两端均套设有与连接板6粘接的连接圈4,上端连接圈4呈透明状,连接圈4内圈与连接筒1外周壁粘接,连接圈4粘接有套设在连接筒1外侧且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的圆台罩5,圆台罩5还与连接圈4粘接,两侧圆台罩5的大端口相互朝向设置,两侧圆台罩5之间形成通道,连接筒1的外周壁上、圆台罩5的内周壁上均设有若干由光致储能夜光粉制成的夜光层8和若干为粘虫板的粘虫胶层7,若干夜光层8与若干粘虫胶层7按照1:1的数量交替设置,为粘虫板的粘虫胶层7通过双面胶粘接在连接筒1外周壁上和圆台罩5内周壁上,接着,在开口2两侧设置用于收紧连接筒1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包括连接筒(1),所述连接筒(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开口(2),所述连接筒(1)具备弹性恢复性能,所述连接筒(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开口(2)两侧的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上下两端均套设有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的连接圈(4),所述连接圈(4)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筒(1)外侧且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的圆台罩(5),两侧所述圆台罩(5)的大端口相互朝向设置,两侧所述圆台罩(5)之间形成通道,所述连接筒(1)的外周壁上、圆台罩(5)的内周壁上均设有若干夜光层(8)和若干粘虫胶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包括连接筒(1),所述连接筒(1)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连通其内部和外界的开口(2),所述连接筒(1)具备弹性恢复性能,所述连接筒(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开口(2)两侧的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上下两端均套设有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的连接圈(4),所述连接圈(4)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连接筒(1)外侧且与连接板(6)固定连接的圆台罩(5),两侧所述圆台罩(5)的大端口相互朝向设置,两侧所述圆台罩(5)之间形成通道,所述连接筒(1)的外周壁上、圆台罩(5)的内周壁上均设有若干夜光层(8)和若干粘虫胶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夜光层(8)与若干所述粘虫胶层(7)按照1:1的数量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树木的防虫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所述连接圈(4)呈透明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青幽苗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