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智能穿戴服饰,包括至少两片复合垫片,复合垫片包括绝缘垫层、导电片、及亲肤贴合层,亲肤贴合层的外露面上设有若干电极点,绝缘垫层上设有接电端,接电端与导电片相导通连接,复合垫片限位设置在面饰层与内衬层之间,并且内衬层上设有若干与亲肤贴合层一一对应的供亲肤贴合层外露的镂空部、面饰层上设有供接电端外露的孔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地复合垫片设计,满足其内置在服饰内的成型生产需求,贴肤可靠稳定,能实现肌电刺激及肌电采集作业。复合垫片直接热压复合成型在面饰层与内衬层之间,其限位可靠稳定,位置度精确,并且通过绝缘垫层设计能提供非常可靠的弹性贴覆力。整体设计简洁巧妙,适于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穿戴服饰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服饰,属于具备肌电刺激功能智能服饰的
技术介绍
无论是女装世界,还是童装天地,各个领域都在竞争中升温,智能服装也不例外。智能服装原属尖端领域,随着服装行业日益红火,嗅觉灵敏的商家们拓宽了其原先狭小的市场空间。在未来几年里,我们的衣柜里将会塞满这样的智能衣物——能够读出人体心跳、体温、呼吸频率的聪明衬衫;能够自动播放音乐的外套;能够在胸前显示文字与图像的T恤衫等。科技媒体曾预测,未来的服装将成为真正的多功能便携式高科技产品,一件衣服能同时播放音乐、视频、调节温度,甚至上网冲浪。而本案涉及具备肌电刺激功能的穿戴服饰,ElectricalMuscleStimulation(EMS)电脉冲肌肉刺激,这种脉冲通常用于肌肉力量以及围度和耐力的增强,同时可起到部分加速肌肉恢复的功能。能使肌肉的收缩更加的强力。此类装置种类繁多,但基本都需要进行外置,影响到穿戴着的舒适性,且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具备肌电刺激功能的设备需要外置在穿戴服饰上,造成穿戴麻烦等问题,提出智能穿戴服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穿戴服饰,所述智能穿戴服饰的为具备面饰层和内衬层的双层面料服饰,包括:至少两片复合垫片,所述复合垫片包括绝缘垫层,所述绝缘垫层的一侧设有导电片、及覆盖所述导电片的亲肤贴合层,所述亲肤贴合层的外露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导电片相导通连接的电极点,所述绝缘垫层上设有限位设置的接电端,并且所述接电端与所述导电片相导通连接,所述复合垫片限位设置在所述面饰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并且所述内衬层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亲肤贴合层一一对应的供所述亲肤贴合层外露的镂空部、所述面饰层上设有供所述接电端外露的孔洞。优选地,所述复合垫片热压复合在所述面饰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绝缘垫层具备位于所述亲肤贴合层外周的外周缘边,所述绝缘垫层的一侧与所述面饰层相粘接一体、另一侧的所述外周缘边与所述内衬层相粘接一体。优选地,所述内衬层的镂空部设有用于贴合在所述亲肤贴合层上的压合外沿,所述压合外沿与所述亲肤贴合层之间相粘接一体。优选地,所述接电端与所述绝缘垫层之间为热熔固接,并且所述绝缘垫层内设有用于接电端与所述导电片之间相连通的内置导体。优选地,所述接电端与所述面饰层之间设有热熔成型的密封体。优选地,所述面饰层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智能主机的集成插座,任意所述接电端位于所述集成插座内。优选地,所述智能穿戴服饰包括贴身衣、贴身裤、贴身腰带、贴身护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通过特定地复合垫片设计,满足其内置在服饰内的成型生产需求,贴肤可靠稳定,能实现肌电刺激及肌电采集作业。2.复合垫片直接热压复合成型在面饰层与内衬层之间,其限位可靠稳定,位置度精确,并且通过绝缘垫层设计能提供非常可靠的弹性贴覆力。3.整体设计简洁巧妙,适于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可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服饰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服饰中复合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服饰中面饰层一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智能穿戴服饰中内衬层一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智能穿戴服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智能穿戴服饰,该智能穿戴服饰的为具备面饰层1和内衬层2的双层面料服饰。如图1至图4所示,该智能穿戴服饰包括至少两片复合垫片3,复合垫片3包括绝缘垫层31,绝缘垫层31的一侧设有导电片32、及覆盖导电片32的亲肤贴合层33,亲肤贴合层33的外露面上设有若干与导电片32相导通连接的电极点4,绝缘垫层31上设有限位设置的接电端5,并且接电端5与导电片32相导通连接。复合垫片3限位设置在面饰层1与内衬层2之间,并且内衬层2上设有若干与亲肤贴合层33一一对应的供亲肤贴合层33外露的镂空部21、面饰层1上设有供接电端5外露的孔洞11。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传统地电极片为独立产品,在使用时,需要粘贴在皮肤上,而为了使得电极片能贴合在皮肤表面,一般需要采用胶带或者绑带,其贴合操作繁琐也不方面携带,还存在舒适度差易过敏等情况。本案中,采用特定设计的复合垫片3设计,在服饰生产过程中直接内置在服饰内,无需通过胶带及绑带即可实现定位贴合。导电片32与亲肤贴合层33为复合型片材,其可为银纤维丝与绝缘纤维丝编织体。具体地,通过面饰层1和内衬层2的双层设计,形成容载该复合垫片3的夹层,通过镂空部21的设计,使得亲肤贴合层33外露,在穿戴时即可与皮肤贴合,非常方便。其接电端5穿过面饰层1的孔洞11外露,可以外接主机,从而实现肌电刺激及肌电采集作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绝缘垫层31的设计,能实现外侧绝缘,同时绝缘垫层31为弹性绝缘垫体,能提供一定的弹性压合力,满足亲肤贴合层33贴附皮肤的需求。而本案中的复合垫片3为复合型产品,即绝缘垫层31、导电片32、亲肤贴合层33三者为相热压复合一体的独立产品。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复合垫片3热压复合在面饰层1与内衬层2之间。具体地说明,在智能穿戴服饰生产过程中,仅需要在面饰层1和内衬层2的复合面上涂布热熔胶体,将复合垫片3与镂空部21对位后进行热压成型即可。复合垫片3固定可靠稳定,限位效果较优。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绝缘垫层31具备位于亲肤贴合层33外周的外周缘边6,绝缘垫层31的一侧与面饰层1相粘接一体、另一侧的外周缘边6与内衬层2相粘接一体。更优化地,内衬层2的镂空部21设有用于贴合在亲肤贴合层上的压合外沿7,压合外沿7与亲肤贴合层33之间相粘接一体。即通过外周缘边6与内衬层2的粘接及压合外沿7与亲肤贴合层33的粘接形成多重粘结结构,提高了对复合垫片3的限位效果,不易产生脱层现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接电端5与绝缘垫层31之间为热熔固接,并且绝缘垫层31内设有用于接电端5与导电片32之间相连通的内置导体8。具体地说明,内置导体8位于绝缘垫层31内,一方面内置导体8无需采用绝缘外包层,另一方面绝缘垫层31能对内置导体8起到保护。需要说明的是,内置导体8在绝缘垫层31内可采用弯曲型布局结构,具备非常优异地抗变形能力,不易产生线体断裂现象。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接电端5与面饰层1之间设有热熔成型的密封体,并且该密封体延伸至绝缘垫层31上,即每个接电端5被密封体独立隔离,防止水汽侵入造成接电端5之间的短路现象发生。附图中省略了该密封体图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面饰层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智能主机的集成插座,任意接电端位于集成插座内。具体地说明,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用于肌电刺激及肌电采集的集成主机,该集成主机具备集成插头,而本案中面饰层1上可直接设计与现有集成主机的插头相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穿戴服饰,所述智能穿戴服饰的为具备面饰层和内衬层的双层面料服饰,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片复合垫片,所述复合垫片包括绝缘垫层,所述绝缘垫层的一侧设有导电片、及覆盖所述导电片的亲肤贴合层,所述亲肤贴合层的外露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导电片相导通连接的电极点,所述绝缘垫层上设有限位设置的接电端,并且所述接电端与所述导电片相导通连接,/n所述复合垫片限位设置在所述面饰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并且所述内衬层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亲肤贴合层一一对应的供所述亲肤贴合层外露的镂空部、所述面饰层上设有供所述接电端外露的孔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穿戴服饰,所述智能穿戴服饰的为具备面饰层和内衬层的双层面料服饰,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片复合垫片,所述复合垫片包括绝缘垫层,所述绝缘垫层的一侧设有导电片、及覆盖所述导电片的亲肤贴合层,所述亲肤贴合层的外露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导电片相导通连接的电极点,所述绝缘垫层上设有限位设置的接电端,并且所述接电端与所述导电片相导通连接,
所述复合垫片限位设置在所述面饰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并且所述内衬层上设有若干与所述亲肤贴合层一一对应的供所述亲肤贴合层外露的镂空部、所述面饰层上设有供所述接电端外露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穿戴服饰,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垫片热压复合在所述面饰层与所述内衬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穿戴服饰,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垫层具备位于所述亲肤贴合层外周的外周缘边,
所述绝缘垫层的一侧与所述面饰层相粘接一体、另一侧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先明,黄伟萍,叶刚,
申请(专利权)人:腾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