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炳铎专利>正文

药材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42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刹车片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药材收获机,其在药材收获机内部前端设置挖掘装置,在内部设置至少两个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上环绕设置有输送杆,通过将至少两个输送装置之间衔接实现药材由前向后的输送,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撑框架的顶部以及后端底部分别设置顶部动力破碎辊和后侧动力破碎辊,经过两个动力破碎辊的作用将药材表面以及地表的土壤进行细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药材收获效率,并且可对土壤进行粉碎细化,是一种理想的药材收获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材收获机
本技术属于药材收割、收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药材收获机。
技术介绍
周知,在药材收获
,针对根类药材的收获多是通过人工进行收获,在收获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挖掘将其从土壤中刨出,然后将药材表面土壤清除,以此实现药材的收获。目前单纯通过人工收获的方式效率较慢并且工作量较大,影响收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材收获机,其结构设计新颖,可通过在架体上设置挖掘装置,挖掘后通过输送装置以及土壤破碎装置将较大颗粒的土壤粉碎并将药材上的土壤进行清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药材收获机,其包括一个支撑框架结构,支撑框架的端部设置有悬挂装置,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箱为本装置提供动力;支撑框架内部,其左右侧壁上通过支撑装置设置有多套输送装置,所述的多套输送装置至少包括前侧输送装置和后侧输送装置;支撑框内部前端,在前侧输送装置的前端倾斜设置有挖掘装置;对应前侧输送装置,在前侧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动力破碎辊,顶部动力破碎辊用于前侧输送装置上的土壤粉碎;在支撑框内部后端,后侧输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后侧动力破碎辊将地表土壤粉碎;所有的输送装置之间衔接设置,实现药材由前侧至后侧的输送并且输送过程中将药材表面土壤清除。所述的前侧输送装置和后侧输送装置的设计结构相同,在后侧输送装置上,其通过支撑框架左右侧壁上连接的驱动轴上固定有多个驱动辊,支撑框架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壁支撑导轮,连接支撑框架左右侧壁的横梁上设置有中部固定架,所述的中部固定架上设置有中部支撑导轮;所述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辊以及侧壁支撑导轮和中部支撑导轮共同环绕架设有一圈输送杆,所述的输送杆通过间隔连接块连接设置,相邻输送杆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顶部动力破碎辊以及后侧动力破碎辊的结构相同,其包括至少左右设置的两片固定盘,两固定盘之间通过破碎杆连接,多根破碎杆均匀环绕在固定盘上。所述的顶部动力破碎辊通过转轴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框架左右侧壁上并可实现在支撑框架左右侧壁上原地摆动;所述的转轴支撑杆上固定有一个复位压簧,复位压簧设置在转轴支撑杆和支撑框架之间实现顶部动力破碎辊下压以及上摆时的复位。所述的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深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将在药材收获机内部前端设置挖掘装置,在内部设置至少两个输送装置,所述的输送装置上环绕设置有输送杆,通过将至少两个输送装置之间衔接实现药材由前向后的输送,再者,本技术在支撑框架的顶部以及后端底部分别设置顶部动力破碎辊和后侧动力破碎辊,经过两个动力破碎辊的作用将药材表面以及地表的土壤进行细化,本技术可有效提高药材收获效率,并且可对土壤进行粉碎细化,是一种理想的药材收获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I;图2为图1中B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II;图5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III;图6为本技术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支撑框架,2、悬挂装置,3、驱动箱,31、驱动齿轮,4、顶部动力破碎辊,41、转轴支撑杆,42、底部支撑片,43、复位压簧,44、锁紧杆,5、后侧动力破碎辊,51、破碎杆,52、固定盘,53、后侧动力破碎辊驱动齿轮,54、顶部动力破碎辊驱动轮,55、上过渡驱动轮,6、前侧输送装置,7、后侧输送装置,71、驱动辊,72、间隔连接块,73、输送杆,74、侧壁支撑导轮,75、中部固定架,76、中部支撑导轮,77、输送装置驱动轮,8、挖掘装置,9、限深轮。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所示,一种药材收获机,其包括一个支撑框架结构,支撑框架1的端部设置有悬挂装置2用于本设备和外部牵引设备的连接,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驱动箱3为本装置提供动力;支撑框架1内部,其左右侧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实现支撑作用,所述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两套输送装置,分别为前侧输送装置6和后侧输送装置7;支撑框架1内部前端,在前侧输送装置6的前端倾斜设置有挖掘装置8,此处所述的挖掘装置8为倾斜设置的挖掘刀具;对应前侧输送装置6,在前侧输送装置6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动力破碎辊4,顶部动力破碎辊4用于前侧输送装置6上的土壤粉碎;在支撑框架1内部后端,后侧输送装置7的后端设置有后侧动力破碎辊5将地表土壤粉碎;前侧输送装置6和后侧输送装置7之间衔接设置,实现药材由前侧至后侧的输送并且输送过程中将药材表面土壤清除。进一步的,所述的前侧输送装置6和后侧输送装置7的设计结构相同,其设置目的是将药材在由前至后输送的同时实现药材表面土壤的清洁。以后侧输送装置7为例进行讲解,后侧输送装置7通过支撑框架1左右侧壁上连接的驱动轴上固定有四个驱动辊71,支撑框架1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壁支撑导轮74,连接支撑框架1左右侧壁的横梁上设置有中部固定架75,所述的中部固定架75上设置有中部支撑导轮76;所述的驱动轴上的驱动辊71以及侧壁支撑导轮74和中部支撑导轮76共同环绕架设有一圈输送杆72,所述的输送杆72通过间隔连接块73连接设置,相邻输送杆72之间设有间隙,通过此种结构将药材上的土壤在输送过程中清除。本技术工作状态下,如图6所示,前侧输送装置6和后侧输送装置7以阶梯状衔接设置,以此实现输送杆72上的药材由前至后的清理;所述的顶部动力破碎辊4以及后侧动力破碎辊5的结构相同,如图3所示,其包括至左右两端以及中间部位设置的固定盘52,左右两端的固定盘52之间通过破碎杆51连接,多根破碎杆51均匀环绕在固定盘上。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外部动力驱动下,顶部动力破碎辊4以及后侧动力破碎辊5在转动的同时将土壤粉碎。进一步的,所述的顶部动力破碎辊4设置在前侧输送装置6的上方并和前侧输送装置6挤压接触,其设置目的是将随着前侧输送装置6移动的土壤粉碎,为实现顶部动力破碎辊4始终实现和前侧输送装置6挤压接触加压接触,在通过转轴支撑杆41固定在支撑框架1左右侧壁上并可实现在支撑框架1左右侧壁上原地摆动;所述的转轴支撑杆41上固定有一个锁紧杆44,锁紧杆44的外围环绕有复位压簧43,复位压簧43设置在转轴支撑杆41和支撑框架1之间实现顶部动力破碎辊下压以及上摆时的复位。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当前侧输送装置6上的土壤较大时,其可挤压顶部动力破碎辊4实现对土壤的挤压破碎并在复位压簧43的作用下实现复位。所述的支撑框架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限深轮9,其可实现对本技术工作时作业深度的调整。如图所示,本技术在工作状态下:其通过顶部动力破碎辊4和上过渡驱动轮55驱动连接,再通过上过渡驱动轮55分别和后侧动力破碎辊驱动齿轮53以及输送装置驱动轮77实施驱动,通过单个动力系统即实现整个药材收获机的动力供应。本技术所述的以上驱动结构仅仅为示例行的,任何本行业技术人员皆可在本药材收获机工作原理的授意下进行驱动形式以及驱动方式的改变,这些改变应纳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材收获机,其包括一个支撑框架结构,支撑框架的端部设置有悬挂装置,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箱为本装置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内部,其左右侧壁上通过支撑装置设置有多套输送装置,所述的多套输送装置至少包括前侧输送装置和后侧输送装置;支撑框内部前端,在前侧输送装置的前端倾斜设置有挖掘装置;对应前侧输送装置,在前侧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动力破碎辊,顶部动力破碎辊用于前侧输送装置上的土壤粉碎;在支撑框内部后端,后侧输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后侧动力破碎辊将地表土壤粉碎;所有的输送装置之间衔接设置,实现药材由前侧至后侧的输送并且输送过程中将药材表面土壤清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材收获机,其包括一个支撑框架结构,支撑框架的端部设置有悬挂装置,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箱为本装置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内部,其左右侧壁上通过支撑装置设置有多套输送装置,所述的多套输送装置至少包括前侧输送装置和后侧输送装置;支撑框内部前端,在前侧输送装置的前端倾斜设置有挖掘装置;对应前侧输送装置,在前侧输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动力破碎辊,顶部动力破碎辊用于前侧输送装置上的土壤粉碎;在支撑框内部后端,后侧输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后侧动力破碎辊将地表土壤粉碎;所有的输送装置之间衔接设置,实现药材由前侧至后侧的输送并且输送过程中将药材表面土壤清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材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输送装置和后侧输送装置的设计结构相同,在后侧输送装置上,其通过支撑框架左右侧壁上连接的驱动轴上固定有多个驱动辊,支撑框架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壁支撑导轮,连接支撑框架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铎
申请(专利权)人:杨炳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