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42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4),与隔板(4)连接且具有内部空腔的筒体(10),设置在筒体(10)内部且将筒体(10)的内部空间分为储料腔(6)和下料腔(24)的密封结构,贯穿隔板(4)后伸入到储料腔(6)的压按结构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压压板时,推杆向下推动密封板,储料腔内的液体肥料进入到安装腔,并通过输料孔和输料管分别进入到下料腔和存储腔;与此同时,顶杆和压杆也被下压,第一铲体尖部与第一铲体分离,第二铲体尖部与第二铲体分离,下料腔和存储腔内的液体肥料由下料间隙施加到泥土里,从而实现精准施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对多棵农作物进行施肥,以提高施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施肥,传统的施肥方法时将肥料洒在农作物的根部位置,由于无法对施肥位置进行定位,液体肥料在渗透过程中有很大的损耗,另外如果施肥位置不准确,农作物则无法吸收到肥料,从而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定位施肥装置,其是将装置的肥料出口端插入到农作物根部附近进行施肥,其定位准确,不会造成肥料的浪费。但是传统的定位施肥装置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即其只能逐一的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施肥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施肥效率的定位施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包括隔板,与隔板连接且具有内部空腔的筒体,设置在筒体内部且将筒体的内部空间分为储料腔和下料腔的密封结构,贯穿隔板后伸入到储料腔的压按结构,设置在筒体下端的第一铲体,上端与密封结构连接、下端贯穿下料腔后伸入到第一铲体内的顶杆,设置在顶杆下端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4),与隔板(4)连接且具有内部空腔的筒体(10),设置在筒体(10)内部且将筒体(10)的内部空间分为储料腔(6)和下料腔(24)的密封结构,贯穿隔板(4)后伸入到储料腔(6)的压按结构,设置在筒体(10)下端的第一铲体(17),上端与密封结构连接、下端贯穿下料腔(24)后伸入到第一铲体(17)内的顶杆(8),设置在顶杆(8)下端的第一铲体尖部(19),分别与隔板(4)和密封结构连接的两个辅助施肥结构;所述顶杆(8)能上下移动且能推动第一铲体尖部(19)脱离第一铲体(17),所述顶杆(8)与第一铲体(17)之间存在下料间隙(14),且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板(4),与隔板(4)连接且具有内部空腔的筒体(10),设置在筒体(10)内部且将筒体(10)的内部空间分为储料腔(6)和下料腔(24)的密封结构,贯穿隔板(4)后伸入到储料腔(6)的压按结构,设置在筒体(10)下端的第一铲体(17),上端与密封结构连接、下端贯穿下料腔(24)后伸入到第一铲体(17)内的顶杆(8),设置在顶杆(8)下端的第一铲体尖部(19),分别与隔板(4)和密封结构连接的两个辅助施肥结构;所述顶杆(8)能上下移动且能推动第一铲体尖部(19)脱离第一铲体(17),所述顶杆(8)与第一铲体(17)之间存在下料间隙(14),且下料间隙(14)与下料腔(2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筒体(10)内部的安装腔(18),设置在安装腔(18)内的密封板(20),上端与密封板(20)连接、下端则与安装腔(18)的底部连接的伸缩结构;所述密封板(20)的上表面紧贴安装腔(18)的顶部,所述安装腔(18)通过输料孔(9)与下料腔(24)连通,所述压按结构能推动密封板(20)向下移动,所述顶杆(8)的上端与密封板(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的定位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腔(18)底部的内套筒(23),上端固定在密封板(20)的下端、下端则套设在内套筒(23)外侧的外套筒(21),设置在内套筒(23)内部的伸缩弹簧(22);所述外套筒(21)能沿内套筒(23)上下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国彬丁强
申请(专利权)人:保绿丰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