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30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包括四条边框,每相邻两条边框之间通过角键衔接,边框呈长条形,边框的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开通框腔,框腔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边框的一侧开通呈长条状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侧为承托面,顶侧设置卡位槽,卡位槽对正位于承托面的上方,卡位槽的内端沿上凸设卡位钩,卡位槽的外端沿上铰接折弯钩,折弯钩与卡位槽边沿之间还通过若干拉簧连接;角键呈直角体,直角体包括底板和竖板,底板和竖板由端头组成L型插入框腔端口,直角体的直角处凹设弧形腔,弧形腔内凸设弹性弧形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利用弹性勾设以提高装配稳固,防止整体光伏组件散架,利用弹性定位避免摩擦及磕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涉及一种光伏组装,特别是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器件或者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因此,传统的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阵列,每个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光伏器件,将这些光伏器件集成在一起并其进行封装以使其免于机械损伤并使其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太阳能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组件使用的铝边框主要起支撑保护作用,也是电站系统中光伏组件安装的主要部件。太阳能光伏组件在户外安装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户外环境中的各种严苛条件,其中强风和强降雪给组件承载强度方面带来了严峻挑战,载荷施加到组件表面,会引起组件出现变形,形变量越大,组件内部电池片破碎程度越严重,电池片的破碎直接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量,所以铝边框的设计首要原则需要保证户外电站实际使用过程中光伏组件的整体强度,使得光伏组件产品能满足10年产品质保和25年功率质保的基础要求;其次需要考虑光伏组件产品整体重量问题,产品重量较大首先影响的是组件生产、转运和安装过程中的不便,其次是铝边框的重量直接对应铝边框的成本,所以轻质铝合金边框的开发尤为重要。现有的光伏组件边框结构存在装配不牢固,稳定性不够,同时因装配摩擦容易对光伏组件造成摩擦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弹性勾设与弹性定位相配合,以提高装配稳固,避免磕碰损伤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包括四条边框,每相邻两条边框之间通过角键衔接,所述边框呈长条形,所述边框的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开通框腔,所述框腔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边框的一侧开通呈长条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侧为承托面,顶侧设置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对正位于所述承托面的上方,所述卡位槽的内端沿上凸设卡位钩,所述卡位槽的外端沿上铰接折弯钩,所述折弯钩与卡位槽边沿之间还通过若干拉簧连接;所述角键呈直角体,所述直角体包括底板和竖板,所述底板和竖板由端头组成L型插入所述框腔端口,所述直角体的直角处凹设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凸设弹性弧形片。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在光伏组件的边缘进入边框的安装槽时,首先压缩拉簧使折弯钩折回,由此容易将光伏组件结构嵌入卡位槽中,当受到外力拉扯光伏组件时,拉簧提供弹性拉力避免折弯钩松脱,导致光伏组件结构脱离,由此提供装配的稳定性,防止光伏组件散架。通过弹性弧形片与光伏组件的直角形成线接触,以避免面接触使摩擦过大而损伤光伏组件的直角;另外弹性弧形片可以产生微量弹性形变,在碰撞时形成缓冲,对光伏组件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框腔以减轻边框的重量,在轻便安装的同时节省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在上述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所述卡位钩的连接处设置弹性缩颈,所述卡位钩宽度为弹性缩颈宽度的1.3至1.5倍。当光伏组件的尺寸略大不容易进入安装槽时,通过弹性缩颈压缩形成微量形变,以便于光伏组件嵌入形成定位卡接;另外通过弹性缩颈的微量形变以更好的贴合光伏组件,以形成稳固卡接。在上述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L型结构的内侧。在上述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所述框腔的L型结构的拐角处设置弹性支撑筋,所述弹性支撑筋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弧顶抵靠在所述L型结构的拐角上。在中空结构的条件下,通过弹性支撑筋提供强力支撑性,由此对光伏组件进行强度保护,还利用其具有弹性,在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在上述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所述角键的竖板内侧面上设置防滑条。将竖板插入边框,通过防滑条增加摩擦力,提升两者的插接牢度。在上述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所述角键的竖板上开设若干空腔。通过设置空腔以减轻角键的重量,在轻便安装的同时节省用料,降低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利用弹性勾设以提高装配稳固,防止整体光伏组件散架,利用弹性定位避免摩擦及磕碰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的边框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的角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边框;2、框腔;3、弹性支撑筋;4、卡位槽;5、弹性缩颈;6、卡位钩;7、折弯钩;8、拉簧;9、底板;10、竖板;11、弧形腔;12、弹性弧形片;13、防滑条;14、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包括四条边框1,每相邻两条边框1之间通过角键衔接,边框1呈长条形,边框1的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开通框腔2,框腔2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边框1的一侧开通呈长条状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底侧为承托面,顶侧设置卡位槽4,卡位槽4对正位于承托面的上方,卡位槽4的内端沿上凸设卡位钩6,卡位槽4的外端沿上铰接折弯钩7,折弯钩7与卡位槽4边沿之间还通过若干拉簧8连接;角键呈直角体,直角体包括底板9和竖板10,底板9和竖板10由端头组成L型插入框腔2端口,直角体的直角处凹设弧形腔11,弧形腔11内凸设弹性弧形片12。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中,在光伏组件的边缘进入边框1的安装槽时,首先压缩拉簧8使折弯钩7折回,由此容易将光伏组件结构嵌入卡位槽4中,当受到外力拉扯光伏组件时,拉簧8提供弹性拉力避免折弯钩7松脱,导致光伏组件结构脱离,由此提供装配的稳定性,防止光伏组件散架。通过弹性弧形片12与光伏组件的直角形成线接触,以避免面接触使摩擦过大而损伤光伏组件的直角;另外弹性弧形片12可以产生微量弹性形变,在碰撞时形成缓冲,对光伏组件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框腔2以减轻边框1的重量,在轻便安装的同时节省用料,降低生产成本。卡位钩6的连接处设置弹性缩颈5,卡位钩6宽度为弹性缩颈5宽度的1.3至1.5倍。当光伏组件的尺寸略大不容易进入安装槽时,通过弹性缩颈5压缩形成微量形变,以便于光伏组件嵌入形成定位卡接;另外通过弹性缩颈5的微量形变以更好的贴合光伏组件,以形成稳固卡接。安装槽位于L型结构的内侧。框腔2的L型结构的拐角处设置弹性支撑筋3,弹性支撑筋3呈圆弧形,圆弧形的弧顶抵靠在L型结构的拐角上。在中空结构的条件下,通过弹性支撑筋3提供强力支撑性,由此对光伏组件进行强度保护,还利用其具有弹性,在碰撞时起到缓冲作用。角键的竖板10内侧面上设置防滑条13。将竖板10插入边框1,通过防滑条13增加摩擦力,提升两者的插接牢度。角键的竖板10上开设若干空腔14。通过设置空腔14以减轻角键的重量,在轻便安装的同时节省用料,降低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利用弹性勾设以提高装配稳固,防止整体光伏组件散架,利用弹性定位避免摩擦及磕碰损伤。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包括四条边框,每相邻两条边框之间通过角键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呈长条形,所述边框的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开通框腔,所述框腔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边框的一侧开通呈长条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侧为承托面,顶侧设置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对正位于所述承托面的上方,所述卡位槽的内端沿上凸设卡位钩,所述卡位槽的外端沿上铰接折弯钩,所述折弯钩与卡位槽边沿之间还通过若干拉簧连接;所述角键呈直角体,所述直角体包括底板和竖板,所述底板和竖板由端头组成L型插入所述框腔端口,所述直角体的直角处凹设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凸设弹性弧形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包括四条边框,每相邻两条边框之间通过角键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呈长条形,所述边框的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开通框腔,所述框腔的横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边框的一侧开通呈长条状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侧为承托面,顶侧设置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对正位于所述承托面的上方,所述卡位槽的内端沿上凸设卡位钩,所述卡位槽的外端沿上铰接折弯钩,所述折弯钩与卡位槽边沿之间还通过若干拉簧连接;所述角键呈直角体,所述直角体包括底板和竖板,所述底板和竖板由端头组成L型插入所述框腔端口,所述直角体的直角处凹设弧形腔,所述弧形腔内凸设弹性弧形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封装保护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其峰王宇龙刘显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