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13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具体涉及拖曳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成缆,所述第一成缆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填充层,所述中心填充层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光单元,所述第一成缆外侧设置有第二成缆,所述第二成缆外侧设置有第三成缆,所述第三成缆外侧设置有第四成缆,所述第四成缆外侧设置有包带,所述包带外侧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钢丝铠装,船上固定端和水下连接器均与钢丝铠装有效连接,拖曳缆仅钢丝铠装承受拉力,传输单元不受力,有效提高了拖曳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耐疲劳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以及稳定的传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拖曳缆
,具体涉及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
技术介绍
随着新型国防技术和海洋勘探技术的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海底矿产资源装备、海洋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创新将成为发展方向之一。因此,越来越多大型高端设备被用于水下勘探和海洋国防安全建设中。高端设备应用对相关配套电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研制集电力供应、信号控制、光纤通讯等为一体的高性能光电复合拖缆,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拖缆使用寿命短、耐腐蚀性能差、弯曲半径大,且拖缆的使用拉力一般在10吨以下,行业迫切的需要突破以往拖缆的缺点,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耐腐蚀、耐疲劳、弯曲性能好、寿命长、使用拉力大的大功率拖曳缆。目前该大功率拖曳缆在我国电缆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国内尚属空白,此种电缆皆为国外生产,造价高,生产周期长,影响我国相应项目的进度,特别是在国防建设领域,不适合采用国外相应电缆;为了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提高我国国防事业,我国必须采用自行研制的办法来解决该种电缆需求,研制满足国防需求的电缆,此次电缆的研制要求高、使用环境复杂、难度大、技术水平高,此次电缆的研制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通过设置有钢丝铠装,船上固定端和水下连接器均与钢丝铠装有效连接,拖曳缆仅钢丝铠装承受拉力,传输单元不受力,有效提高了拖曳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拖曳缆拉力压力低,导致安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包括第一成缆,所述第一成缆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填充层,所述中心填充层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光单元,所述第一成缆外侧设置有第二成缆,所述第二成缆外侧设置有第三成缆,所述第三成缆外侧设置有第四成缆,所述第四成缆外侧设置有包带,所述包带外侧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进一步地,所述钢丝铠装由镀锌钢丝编制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光单元与中心填充层之间设置有对绞填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缆、第二成缆、第三成缆和第四成缆内部均设置有成缆填充层。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由弹性体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光单元由多个光纤、油膏填充层、松套管和衬层组成,所述油膏填充层设置在多个光纤外侧,所述松套管设置在油膏填充层外侧,所述衬层设置在松套管外侧。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置有钢丝铠装,船上固定端和水下连接器均与钢丝铠装有效连接,拖曳缆仅钢丝铠装承受拉力,传输单元不受力,有效提高了拖曳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耐疲劳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抗拉强度,以及稳定的传输性能;2、由于光单元采用松套结构,并在外层挤包油膏填充层,避免电单元发热对光单元传输性能造成的影响,提高缆芯受侧压力时光单元的抗侧压能力,以保证光单元在卷绕及拖曳过程中受张力和侧压力时的稳定性能和传输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拖曳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拖曳缆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成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光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成缆、2中心填充层、3光单元、4第二成缆、5第三成缆、6第四成缆、7包带、8护套、9钢丝铠装、10对绞填充、11成缆填充层、12光纤、13油膏填充层、14松套管、15衬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3,该实施例的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包括第一成缆1,所述第一成缆1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填充层2,所述中心填充层2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光单元3,所述第一成缆1外侧设置有第二成缆4,所述第二成缆4外侧设置有第三成缆5,所述第三成缆5外侧设置有第四成缆6,所述第四成缆6外侧设置有包带7,所述包带7外侧设置有护套8,所述护套8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9。进一步地,所述钢丝铠装9由镀锌钢丝编制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光单元3与中心填充层2之间设置有对绞填充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缆1、第二成缆4、第三成缆5和第四成缆6内部均设置有成缆填充层11。进一步地,所述护套8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实施场景具体为: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特殊方式安装固定在舰船上,并与控制监控设备连接;外端通过大拉力连接器与水下重型声纳设备连接,本技术是系统的水下与船上设备的传输介质,达到相关电气传输指标,实现电力、控制信号、光信号的准确传输,本技术卷绕在绞车上,通过绞车控制,实现反复收放作业,通过设置有钢丝铠装9,船上固定端和水下连接器均与钢丝铠装9有效连接,拖曳缆仅钢丝铠装9承受拉力,传输单元不受力,有效提高了拖曳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拖曳缆承受拉力力度低,导致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参照说明书附图4,该实施例的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所述光单元3由多个光纤12、油膏填充层13、松套管14和衬层15组成,所述油膏填充层13设置在多个光纤12外侧,所述松套管14设置在油膏填充层13外侧,所述衬层15设置在松套管14外侧。实施场景具体为:本技术在使用时,由于光单元3通过采用松套结构,并在外层挤包特殊高分子耐热材料(即油膏填充层13),避免电单元发热对光单元3传输性能造成的影响,提高缆芯受侧压力时光单元3的抗侧压能力,以保证光单元3在卷绕及拖曳过程中受张力和侧压力时的稳定性能和传输性能。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3,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特殊方式安装固定在舰船上,并与控制监控设备连接;外端通过大拉力连接器与水下重型声纳设备连接,本技术是系统的水下与船上设备的传输介质,达到相关电气传输指标,实现电力、控制信号、光信号的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缆(1),所述第一成缆(1)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填充层(2),所述中心填充层(2)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光单元(3),所述第一成缆(1)外侧设置有第二成缆(4),所述第二成缆(4)外侧设置有第三成缆(5),所述第三成缆(5)外侧设置有第四成缆(6),所述第四成缆(6)外侧设置有包带(7),所述包带(7)外侧设置有护套(8),所述护套(8)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缆(1),所述第一成缆(1)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填充层(2),所述中心填充层(2)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光单元(3),所述第一成缆(1)外侧设置有第二成缆(4),所述第二成缆(4)外侧设置有第三成缆(5),所述第三成缆(5)外侧设置有第四成缆(6),所述第四成缆(6)外侧设置有包带(7),所述包带(7)外侧设置有护套(8),所述护套(8)外侧设置有钢丝铠装(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铠装(9)由镀锌钢丝编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拉强度的大功率拖曳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3)与中心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崔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京波传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