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09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涉及环艺实验器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板台结构单一,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达不到有效保障的技术问题。该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工作区、工具储纳结构和工具暂存结构,工作区设置于平台主体上方,工具储纳结构设置于平台主体侧部,工具暂存结构设置于工作区一侧,使用者进行手工模型加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从工具储纳结构中取用加工工具,若有需反复使用的工具或使用时热量较高需放置一段时间散热的工具,可临时放置于工具暂存结构处,避免工具随意放置,易发生危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操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操作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环艺实验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在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实践动手能力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对高校环艺实验室的建设具有很大必要性。目前,在环艺实践教学过程中,模型制作经常使用的平面板台,无其他辅助功能,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物品放置杂乱,而且实验中需经常用到剪刀、锉刀以及钉枪、热熔枪等工具,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平面板台结构单一,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达不到有效保障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板台结构单一,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达不到有效保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用于供使用者进行主要手工操作的工作区,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上方;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工具的空腔的工具储纳结构,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侧部;用于供工具临时搁置的工具暂存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区一侧。优选地,所述工具储纳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侧部的第一凹槽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抽屉,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壁与所述平台主体的上部连通。优选地,所述抽屉内设置有用于将内部空腔分割为多个存放区域的隔板。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壁设置有便于查看所述抽屉内物品的视镜。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放置图纸的文件审阅区和电源插座,所述文件审阅区处设置有图纸固定件。优选地,所述工具暂存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凹槽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防护件。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为空心筒状槽,所述防护件为金属材料。优选地,所述工作区包括工作板和用于放置尺子的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工作板周向。优选地,所述工作板为耐切割材料,所述卡槽为条形槽。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储纳图纸卷和待加工原材料的置物架,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下侧。本技术提供的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工作区、工具储纳结构和工具暂存结构,使用者进行手工模型加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从工具储纳结构中取用加工工具,若有需反复使用的工具或使用时热量较高需放置一段时间散热的工具,可临时放置于工具暂存结构处,避免工具随意放置,易发生危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操作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板台结构单一,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达不到有效保障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主体;2-工作区;3-工具储纳结构;4-工具暂存结构;5-抽屉;6-隔板;7-第一凹槽;8-文件审阅区;9-卡槽;10-置物架;11-电源插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板台结构单一,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达不到有效保障的技术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工作区2、工具储纳结构3和工具暂存结构4,工作区2设置在平台主体1上方,以供使用者进行主要的手工操作,放置待加工的模型。工具储纳结构3设置在平台主体1的侧部,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工具的空腔,将工具的放置位置进行了限定,便于查找,空腔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尺寸竖向延伸,避免过多地占用平台主体1上部的空间,同时,极大地扩大了工具储纳结构3的存储空间。工具暂存结构4设置于工作区2一侧,用于供工具临时搁置,如此设置,使用者进行手工模型加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从工具储纳结构3中取用加工工具,若有需反复使用的工具或使用时热量较高需放置一段时间散热的工具,可临时放置于工具暂存结构4处,避免工具随意放置,易发生危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操作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平面板台结构单一,工具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达不到有效保障的技术问题。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工具储纳结构3包括第一凹槽7和抽屉5,第一凹槽7沿横向水平方向开设在平台主体1的侧部,第一凹槽7的上侧壁与平台主体1的上部连通,即第一凹槽7的上侧壁设置有开口,便于使用者查看或直接取用抽屉5内的工具。抽屉5可推拉安装在第一凹槽7内,即抽屉5可从第一凹槽7内推入和拉出,便于取用大件工具以及便于将全部工具整体移出。其中,第一凹槽7和抽屉5成组设置,可设置有多组,便于将电动工具和五金件分类放置,电动工具如钉枪、热熔胶枪以及其他裁切刀具等,即将工具进行整合分类,更加便于快速查找。进一步地,抽屉5内设置有隔板6,隔板6可横向和/或纵向设置有多个,隔板6与隔板6之间以及隔板6与抽屉5侧壁之间的连接可为插接,用以将抽屉5的内部空腔分割为多个存放区域,便于对同一抽屉5内的工具进行进一步地整合分类,更加便于快速查找。进一步地,第一凹槽7的上侧壁安装有视镜,可选的,如玻璃或透明的亚克力板,即视镜可避免其他杂物掉落到抽屉5内,同时,便于使用者查看抽屉5内的物品。其中,视镜的一端可与第一凹槽7开口处可转动连接,如铰接,另一端可设置有便于持握的把手,便于使用者直接打开视镜,从抽屉5内取用工具。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还包括文件审阅区8和电源插座11,文件审阅区8用以放置展开的图纸,便于实验过程中供操作者参考阅读。文件审阅区8处设置有图纸固定件,用以夹紧固定展开的图纸,避免掉落。可选地,图纸固定件可为书本夹或弹簧夹等。电源插座11与电源连通,电源插座11上还设置有开关,用以控制电路通断,使用需通电的工具时,可直接将工具与电源插座11连接,快捷方便。作为本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工具暂存结构4包括第二凹槽和防护件,第二凹槽沿竖向开设在平台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平台主体(1);/n用于供使用者进行主要手工操作的工作区(2),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方;/n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工具的空腔的工具储纳结构(3),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侧部;/n用于供工具临时搁置的工具暂存结构(4),设置于所述工作区(2)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台主体(1);
用于供使用者进行主要手工操作的工作区(2),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上方;
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工具的空腔的工具储纳结构(3),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侧部;
用于供工具临时搁置的工具暂存结构(4),设置于所述工作区(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储纳结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平台主体(1)侧部的第一凹槽(7)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7)内的抽屉(5),所述第一凹槽(7)的上侧壁与所述平台主体(1)的上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屉(5)内设置有用于将内部空腔分割为多个存放区域的隔板(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艺实验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7)的上侧壁设置有便于查看所述抽屉(5)内物品的视镜。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