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餐机及包含其的智能点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706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分餐机及包含其的智能点餐系统,涉及餐厅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食堂送餐服务仍需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就餐舒适度差的技术问题。该自动分餐机包括依次物料输送连接的储菜组件、传菜组件和接菜组件,储菜组件、传菜组件和接菜组件的动作均为自动运行模式;智能点餐系统包括互联网终端点餐程序、控制面板和自动分餐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自动送餐,无需人为干预,提高点餐效率,使分餐机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提高食客的就餐舒适度;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小程序APP与自动分餐机连接一起,致力于为人们带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便捷化的点餐就餐体验,符合人们对于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分餐机及包含其的智能点餐系统
本技术涉及餐厅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学校、企业、工厂内食堂的自动分餐机及包含其的智能点餐系统。
技术介绍
M2M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标志着AI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随着互联网普及而高速发展,智能化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校园餐饮和企业餐饮消费质量不断提高,就餐者对服务形式、餐饮风格、便捷程度等要素也更加注重、对于便捷性、智能化、个性化、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要追求智能化、便捷化、自由化的就餐体验。目前,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市场,能将智能点餐系统与智能打菜机器结合的一整套系统几乎少之又少,大部分食堂或餐厅仍采用点菜完成后人工将摆放的各种餐食取出后送交就餐人的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用餐高峰时,常出现用餐人员排队等待取餐的问题,就餐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餐机及包含其的智能点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食堂送餐服务仍需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就餐舒适度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物料输送连接的储菜组件、传菜组件和接菜组件,放置在所述储菜组件中的各种餐食根据客户需要被选择性的推到所述传菜组件中,位于所述传菜组件中的餐食被传送到所述接菜组件中,流转到所述接菜组件中的餐食供客户取走食用,所述储菜组件、所述传菜组件和所述接菜组件的动作均为自动运行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分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物料输送连接的储菜组件、传菜组件和接菜组件,放置在所述储菜组件中的各种餐食根据客户需要被选择性的推到所述传菜组件中,位于所述传菜组件中的餐食被传送到所述接菜组件中,流转到所述接菜组件中的餐食供客户取走食用,所述储菜组件、所述传菜组件和所述接菜组件的动作均为自动运行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菜组件包括储菜槽、温度传感器和推菜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储菜槽内,所述储菜槽内沿宽度方向依次并排放置有多种餐食,所述推菜模块设置在所述储菜槽一端,所述传菜组件设置在所述储菜槽另一端,通过所述推菜模块将放置在所述储菜槽内的餐食可选择性的推出到所述传菜组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菜模块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推菜元件,所述推菜元件的数量与所述储菜槽内放置的餐食种类相等,所有的所述推菜元件为独立控制模式,可部分或全部的同时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菜组件包括第一传送皮带线、第二传送皮带线和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线的传送方向与所述推菜模块的推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传送皮带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线末端,所述接菜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皮带线末端,所述速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线和所述第二传送皮带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菜槽的出口、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线的带面、所述第二传送皮带线的带面和所述接菜组件处于同一平面内;或者是,所述储菜槽的出口、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线的带面、所述第二传送皮带线的带面和所述接菜组件在高度方向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分餐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默覃安霆黄秋吟张长斌刘冰谭凤滔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