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0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属于服务器散热技术领域。它包括采热管组件、第一连接管、散热管、第二连接管、驱动水泵和水槽,所述采热管组件位于服务器的机箱内,所述采热管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其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水泵相连,所述水槽中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水槽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散热水槽和换水槽,所述散热管淹没在所述散热水槽中,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水槽中,所述驱动水泵淹没在所述换水槽中。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提供高可靠的服务,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存储及运算的需求日益增加,服务器的体积做得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高集成化的服务器在通电高负荷的状态下工作,会产生非常多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将会对服务器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严重时会损坏服务器甚至造成火灾。现在为了满足高存储高运算能力的需求,往往需要将多个服务器以及配合服务器工作的集线器和电源开关等安装在一个机箱内,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的压力。现有的服务器通过机箱上安装的几个风扇来实现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为风冷式,散热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采热管组件、第一连接管、散热管、第二连接管、驱动水泵和水槽,所述采热管组件位于服务器的机箱内,所述采热管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其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水泵相连,所述水槽中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水槽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散热水槽和换水槽,所述散热管淹没在所述散热水槽中,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水槽中,所述驱动水泵淹没在所述换水槽中。优选的,所述采热管组件包括若干根采热管,所述若干根采热管具有一个公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优选的,所述若干根采热管均为铜管。优选的,所述散热管包括沿散热水槽的长度方向来回折返的若干个直线段和圆弧段。优选的,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留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用于服务器的辅助散热,驱动水泵将换水槽中的冷水泵入第二连接管中,冷水沿着第二连接管进入采热管组件内,与机箱内的热量发生热交换,采热管组件内的冷水升温,带走机箱内的热量,然后进入散热管内,与散热水槽中的水再一次发生热交换,散热管中水的温度降低,最终重新进入换水槽中,换水槽中的驱动水泵继续将换水槽中水泵入第二连接管,这样不断循环,这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热管组件,2—第一连接管,3—散热管,4—第二连接管,5—驱动水泵,6—水槽,7—机箱,8—隔板组件,11—采热管,31—直线段,32—圆弧段,61—散热水槽,62—换水槽,81—第一隔板,82—第二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包括采热管组件1、第一连接管2、散热管3、第二连接管4、驱动水泵5和水槽6,采热管组件1位于服务器的机箱7内,采热管组件1的进水口与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相连,其出水口与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散热管3的一端相连,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驱动水泵5相连,水槽6中设有隔板组件8,隔板组件8将水槽6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散热水槽61和换水槽62,热交换后的热水先经过散热水槽61进行散热再导入换水槽61中,确保泵入第二连接管4中的水温度不至于很高。散热管3淹没在散热水槽61中,散热管3的另一端伸入换水槽62中,驱动水泵5淹没在换水槽62中。水槽6可以设置在机房内,也可以通过加长第一连接管2和第二连接管4的长度,将其放置在机房外,这样不会有漏水等意外情况发生,而且水槽6顶部还设有密封盖板(图中未示出),进一步防止漏水等意外情况发生。本实施例用于服务器的辅助散热,驱动水泵5将换水槽62中的冷水泵入第二连接管4中,冷水沿着第二连接管4进入采热管组件1内,与机箱7内的热量发生热交换,采热管组件1内的冷水升温,带走机箱7内的热量,然后进入散热管3内,与散热水槽61中的水再一次发生热交换,散热管3中水的温度降低,最终重新进入换水槽62中,换水槽62中的驱动水泵5继续将换水槽中62水泵入第二连接管4,这样不断循环,这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如图1所示,采热管组件1包括若干根采热管11,若干根采热管11具有一个公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这样可以增大采热管与机箱7内热量接触的面积,从而可以采集更多的热量,提高换热效率,最终提高散热效率。采热管可以为不锈钢钢管或者铜管。本实施例中,若干根采热管11均为铜管。铜的导热性更好。如图1所示,散热管3包括沿散热水槽61的长度方向来回折返的若干个直线段31和圆弧段32。这样多次折返,增加了散热管3与散热水槽61内水的接触面积,可以更高效的散热。如图1所示,隔板组件8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隔板81和第二隔板82,第一隔板81与第二隔板82之间留有间隙。这样不仅通过隔板,还通过空气阻隔散热水槽61和换水槽62之间的热交换,防止散热水槽61中的热量进入换水槽6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热管组件、第一连接管、散热管、第二连接管、驱动水泵和水槽,所述采热管组件位于服务器的机箱内,所述采热管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其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水泵相连,所述水槽中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水槽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散热水槽和换水槽,所述散热管淹没在所述散热水槽中,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水槽中,所述驱动水泵淹没在所述换水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务器辅助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热管组件、第一连接管、散热管、第二连接管、驱动水泵和水槽,所述采热管组件位于服务器的机箱内,所述采热管组件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其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水泵相连,所述水槽中设有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将水槽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散热水槽和换水槽,所述散热管淹没在所述散热水槽中,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换水槽中,所述驱动水泵淹没在所述换水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飞李飞宇赵凤翥刘逦董军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沃尔赋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