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02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和铰接在机箱本体上的箱门,机箱本体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布设电线的通道,箱门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条,箱门关合时,密封胶条压合在机箱本体上使安装腔内形成密闭空间;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控背板、散热风扇、控制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腔内,温控背板包括绝缘导热硅胶层、设在绝缘导热硅胶层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设在绝缘导热硅胶层表面的热电制冷,温控背板设在机箱本体的顶部,扇热风扇设于温控背板正上方;上述各电子元器件之间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实际的环境温度进行散热或制热,保障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能够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中提出关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其中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是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前端设备,用于获取和传输从用户消防控制主机获取的各类用户报警信息和设备状态信息,现有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一般采用背挂式挂在消防控制室的墙壁上。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要求7×24小时全天候工作,因此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内电子设备需要稳定工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工作时电子设备产生热量,特别是在夏天若不能及时散热,可能会造成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内电子设备出现故障、误报。现有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是在机箱上开设通风口,甚至在机箱内设置风扇装置,但是这种散热方式在散热的同时,会造成粉尘会从通风口进入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机箱内,在长期使用后,会造成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内电子设备和散热风扇上覆盖粉尘而影响散热。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冬天,一些寒冷地区,消防控制室的室内温度低,也会影响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根据实际的环境温度进行散热或制热的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保障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能够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包括机箱本体和铰接在机箱本体上的箱门,所述机箱本体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机箱本体内位于安装腔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布设电线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布设完电线后用防火泥封堵,所述箱门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条,当箱门关合在机箱本体上时,密封胶条压合在机箱本体上使安装腔内形成密闭空间;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控背板、散热风扇、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温控背板包括绝缘导热硅胶层、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表面的热电制冷片,所述温控背板的绝缘导热硅胶层设置在机箱本体外表面且位于机箱本体的顶部,所述扇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温控背板正上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AC-DC变换器、微处理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第三固态继电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不同I/O端口电连接,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散热风扇电连接;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热电制冷片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负极与热电制冷片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热电制冷片的负极电连接,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负极与热电制冷片的正极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按键模块,所述按键模块与微处理器的I/O端口电连接。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在安装腔内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安装腔内温度,热电制冷片对应机箱本体的一面根据施加的电压极性不同实现制冷(热电制冷片的另一面制热)或制热(热电制冷片的另一面制冷)。例如,当安装腔内温度高于电子设备的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则微处理控制第二固态继电器导通,热电制冷片对应机箱本体的一面制冷,同时第一固态继电器导通,将热电制冷片的另一面产生的热量快速散热,当安装腔内温度达到常温时,微处理器控制第二固态继电器和第一固态继电器断开,热电制冷片停止制冷。当安装腔内温度低于电子设备的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则微处理控制第三固态继电器导通,热电制冷片对应机箱本体的一面制热,并且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绝缘导热硅胶层的温度,防止温度热电制冷片制热温度过高,当安装腔内温度达到常温时,微处理控制第三固态继电器断开,热电制冷片停止制热。进一步的,通过显示屏显示安装腔内温度,并且可以通过按键模块设定安装腔内常温温度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温控背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包括机箱本体100、箱门200、密封胶条300、第一温度传感器1、温控背板2、散热风扇3、控制单元4。所述机箱本体100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是现有的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的电子设备,本技术不涉及该电子设备的改进)的安装腔50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设置于安装腔500,所述箱门200铰接在机箱本体100的敞开口侧,所述密封胶条300设置在箱门200的周侧,当箱门200关合在机箱本体100上时,密封胶条300压合在机箱本体100上使安装腔500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机箱本体100内位于安装腔500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布设电线的通道400,所述通道400内布设完电线后用防火泥封堵,该技术手段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所述温控背板2包括绝缘导热硅胶层21、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内21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3和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21表面的热电制冷片22。热电制冷片22又称半导体制冷片,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串联成的电偶,分为两面,一面制冷(吸热),另一面一面制热(散热),并且半导体制冷片两面的制冷和发热可以根据施加的电压极性不同实现制冷和制热翻转。所述温控背板2的绝缘导热硅胶层21设置在机箱本体100外表面且位于机箱本体100的顶部,所述扇热风扇3设置于所述温控背板2正上方。所述控制单元4包括微处理器41、AC-DC变换器42、第一固态继电器43、第二固态继电器44、第三固态继电器45、显示屏46和按键模块47,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41采用AT89S51单片机,上述各电子元器件均为现有设备。所述AC-DC变换器42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微处理器41的电源端、第一固态继电器43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固态继电器44的电源输入端、第三固态继电器45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AC-DC变换器4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第二温度传感器23、第一固态继电器43的控制端、第二固态继电器44的控制端、第三固态继电器45的控制端、显示屏46和按键模块47分别与微处理器41的不同I/O端口电连接,第一固态继电器43的电源输出端与散热风扇3电连接。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44的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热电制冷片2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固态继电器44的电源输出端负极与热电制冷片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固态继电器45的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热电制冷片2的负极电连接,第三固态继电器45的电源输出端负极与热电制冷片2的正极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和铰接在机箱本体上的箱门,所述机箱本体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机箱本体内位于安装腔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布设电线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布设完电线后用防火泥封堵,所述箱门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条,当箱门关合在机箱本体上时,密封胶条压合在机箱本体上使安装腔内形成密闭空间;/n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控背板、散热风扇、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温控背板包括绝缘导热硅胶层、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表面的热电制冷片,所述温控背板的绝缘导热硅胶层设置在机箱本体外表面且位于机箱本体的顶部,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温控背板正上方;/n所述控制单元包括AC-DC变换器、微处理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第三固态继电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分别与AC-DC变换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第二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第三固态继电器的控制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不同I/O端口电连接,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与散热风扇电连接;/n所述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热电制冷片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负极与热电制冷片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正极与热电制冷片的负极电连接,第三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出端负极与热电制冷片的正极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用户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本体和铰接在机箱本体上的箱门,所述机箱本体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机箱本体内位于安装腔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用于布设电线的通道,所述通道内布设完电线后用防火泥封堵,所述箱门的周侧设置有密封胶条,当箱门关合在机箱本体上时,密封胶条压合在机箱本体上使安装腔内形成密闭空间;
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温控背板、散热风扇、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温控背板包括绝缘导热硅胶层、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设置在绝缘导热硅胶层表面的热电制冷片,所述温控背板的绝缘导热硅胶层设置在机箱本体外表面且位于机箱本体的顶部,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温控背板正上方;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AC-DC变换器、微处理器、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第三固态继电器,所述AC-DC变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市电,所述微处理器的电源端、第一固态继电器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固态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忠洪章王敏强肖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润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