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89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属于环保监测装置。它包括位于采样盒中的吸附膜片;采样盒由外盒、位于该外盒中的内盒构成,外盒由外盒体、外盒盖构成,外盒表面分布有若干大通孔;内盒由内盒体、内盒盖构成,内盒表面分布有若干小通孔;吸附膜片通过夹固装置定位于内盒中,夹固装置由两个框架、固定在各框架表面的尼龙筛网、将两框架夹紧的螺栓构成,吸附膜片位于两尼龙筛网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大体积采样,且能准确反映水体磷酸盐动态变化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磷酸盐采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属于环保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磷酸盐是引起河流、湖库等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污染物质。水体磷酸盐来源既包含外源性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大气干湿沉降等,也包含内源行的生物残体降解、沉积物磷释放等。不同磷酸盐来源种类与输入量常动态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磷酸盐氧同位素(δ18OP)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示踪工具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并应用到水环境磷的来源解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要监测水体中的磷酸盐氧同位素(δ18OP)就必须先将待测水体中的磷酸盐转化成高纯度、稳定的Ag3PO4固样,然后再利用EA-IRMS高温热解法来测试Ag3PO4中的δ18OP。目前通常利用容器采集原水以富集达到测试所需PO4的量,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等缺陷:1)天然水体中PO4含量较低,需要采集大量的原水才能富集达到测试PO4所需的量,采水工作量大、成本高。2)需要对原水进行过滤、除杂、被动磷浓缩等繁琐的工艺操作,且容易造成磷损失。3)原水采集过程为瞬时采样,得到的δ18OP组成其代表的是某一时刻的δ18OP组成信息,具有一定随机性,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原水中磷酸盐动态变化信息。4)原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各种阴/阳离子等杂质会严重干扰δ18OP纯化操作和测试分析,需对其彻底去除,否则会影响δ18OP测试结果准确性。但δ18OP分离纯化操作是一系列连续且复杂的多步骤除杂和PO4提取过程,不仅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试剂材料,而且容易造成磷回收率低下、氧同位素分馏,最终导致Ag3PO4样品结果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定位于采样盒中的吸附膜片;所述采样盒由侧立的外盒、侧立固定在该外盒中的内盒共同构成,外盒由外盒体、外盒盖构成,外盒体与外盒盖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大通孔;内盒由内盒体、内盒盖构成,内盒体与内盒盖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小通孔;吸附膜片通过夹固装置侧立于内盒中,夹固装置由两个框架、分别固定在各框架表面的尼龙筛网、将两框架夹紧的至少两根螺栓构成,吸附膜片位于两尼龙筛网之间。外盒体的盒底分布有多根向上凸起的支承筋条,外盒体内壁的四周分布均有第一定位筋条,外盒盖的顶部分布有多根向下凸起的第一压紧筋条;内盒体内壁的四周分布均有第二定位筋条,内盒盖的顶部分布有多根向下凸起的第二压紧筋条;在外盒体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固定有吊环,其中一个吊环通过缆绳与浮球连接、另一个吊环通过另一根缆绳与配重体连接;尼龙筛网目数为40目,内盒表面小通孔目数为16目,外盒表面大通孔目数为5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吸附膜片是圆形的氧化锆凝胶膜。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氧化锆凝胶膜吸附水体离子的优先顺序依次为P≥SO42->Cl->Ca2+、K+、Na+,且这种吸附选择性受水体pH值、杂质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很小;因此采用原位连续富集的方式来吸附足量的磷酸盐以满足δ18OP测试的需要,彻底避免传统方法需大量采集原水才能富集到测试所需足量PO4的缺陷,大幅度降低了采水工作量。2)由于采用了原位连续富集磷酸盐的方式,因此获得的水体δ18OP组成其反映的是一个时间周期内水体δ18OP组成的平均信息;可以获得日、周、旬、月等不同时间尺度的水体δ18OP组成,进而可研究不同时间尺度下湖泊、水库、海洋、典型磷污染区等天然水体的δ18OP组成的动态变化。3)由于氧化锆凝胶膜对磷酸盐吸附具有高度选择性,因此在富集过程中氧化锆凝胶膜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绝大部分杂质,从而大大降低了后续纯化处理的难度、简化纯化步骤。整个流程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试剂材料,成本较为低廉。4)吸附膜片通过尼龙筛网夹固装置定位于采样盒中,既可防止吸附膜片折叠、损坏或丢失,又便于采样盒在水体中的定位。5)采样盒采用外盒套内盒的组合式结构,因此能够对水体中的杂质进行分级过滤。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有效避免大体积采样,大大降低了过滤和杂质去除等步骤的难度,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且能准确反映水体中磷酸盐动态变化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采样盒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采样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吸附片夹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外盒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外盒盖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内盒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内盒盖结构示意图。图中:浮球1、缆绳2、外盒3、外盒体3-1、大通孔3-2、外盒盖3-3、支承筋条3-4、第一压紧筋条3-5、第一定位筋条3-6、吊环4、配重体5、内盒6、内盒体6-1、小通孔6-2、内盒盖6-3、第二压紧筋条6-4、第二定位筋条6-5、夹固装置7、尼龙筛网7-1、框架7-2、螺栓7-3、吸附膜片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8所示,采样盒由侧立的外盒3、侧立固定在该外盒中的内盒6共同构成。其中,外盒3由外盒体3-1、将该外盒体紧闭的外盒盖3-3构成,外盒体3-1及外盒盖3-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大通孔3-2,其目数为5目;内盒6由内盒体6-1、将该内盒体紧闭的内盒盖6-3构成,内盒体6-1与内盒盖6-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小通孔6-2,其目数为16目。吸附膜片8通过夹固装置7侧立固定于内盒6中,夹固装置7由两个框架7-2、分别固定在各框架7-2表面的尼龙筛网7-1、将两框架7-2夹紧的两根螺栓7-3构成,圆形的吸附膜片8位于两尼龙筛网7-1之间。为了避免定位于外盒3中内盒6堵塞大通孔3-2,同时也为了增加强度和刚性,在外盒体3-1的盒底分布有多根向上凸起的支承筋条3-4;同理,为了避免外盒盖3-3上的大通孔3-2被堵赛,同时也为了便于将内盒6压紧、避免其晃动,外盒盖3-3的顶部分布有多根向下凸起的第一压紧筋条3-5。同样,为了避免框架7-2造成内盒体6-1侧面的小通孔6-2堵塞,同时也为了增加强度和刚性,内盒体6-1内壁的四周分布均有第二定位筋条6-5;同理,为了便于将框架7-2压紧、避免其晃动,内盒盖6-3的顶部分布有多根向下凸起的第二压紧筋条6-4。为了便于固定浮球1和配重体5,在外盒体3-1的相对两个侧面均固定有吊环4;其中一个吊环4通过缆绳2与浮球1连接、另一个吊环4通过另一根缆绳2与配重体5连接。使用时,为了实现同步采集剖面不同深度水样的磷酸盐,可利用多根缆绳2将多个内部装有吸附膜片8的采样盒依次串联起来,在缆绳2的一端固定连接浮球1、在缆绳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配重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包括定位于采样盒中的吸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由侧立的外盒(3)、侧立固定在该外盒中的内盒(6)共同构成,外盒(3)由外盒体(3-1)、外盒盖(3-3)构成,外盒体(3-1)与外盒盖(3-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大通孔(3-2);内盒(6)由内盒体(6-1)、内盒盖(6-3)构成,内盒体(6-1)与内盒盖(6-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小通孔(6-2);吸附膜片(8)通过夹固装置(7)侧立于内盒(6)中,夹固装置(7)由两个框架(7-2)、分别固定在各框架(7-2)表面的尼龙筛网(7-1)、将两框架(7-2)夹紧的至少两根螺栓(7-3)构成,吸附膜片(8)位于两尼龙筛网(7-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包括定位于采样盒中的吸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盒由侧立的外盒(3)、侧立固定在该外盒中的内盒(6)共同构成,外盒(3)由外盒体(3-1)、外盒盖(3-3)构成,外盒体(3-1)与外盒盖(3-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大通孔(3-2);内盒(6)由内盒体(6-1)、内盒盖(6-3)构成,内盒体(6-1)与内盒盖(6-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小通孔(6-2);吸附膜片(8)通过夹固装置(7)侧立于内盒(6)中,夹固装置(7)由两个框架(7-2)、分别固定在各框架(7-2)表面的尼龙筛网(7-1)、将两框架(7-2)夹紧的至少两根螺栓(7-3)构成,吸附膜片(8)位于两尼龙筛网(7-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富集水体磷酸盐连续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盒体(3-1)的盒底分布有多根向上凸起的支承筋条(3-4),外盒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敬富刘勇陈敬安丁士明金祖雪王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