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燕哺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88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部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推动第三连接管往左运动,使得第三连接管往第二连接管内部运动,从而缩短了第三连接管的长度,同时第一齿条往左运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第二连接管带动第三连接管往第一连接管内部运动,从而缩短了第二连接管的长度,进而使得采集装置的整体长度缩短,从而节约了空间的占用,方便人们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采集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采集是指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包括采样的布设和取样技术,采剖面土样,应在剖面观察记载结束后进行,在采样前应先将剖面整修、清理,削去最表层的浮土,然后再按层次自上而下逐层从中心典型部位取样,通常人们采用土壤取样器进行土壤的采集,现有的土壤取样器在使用时,由于土壤取样器体积过大,在外出携带过程中占用了过多的使用空间,从而影响到其他物品的摆放,降低了人们的使用体验,给人们外出造成了不便利,同时在使用土壤取样器时,由于不同土质的坚硬程度不同,非常容易导致采集钻头的损坏,同时无法进行更换,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部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右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设置有采集钻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左端设置有活动装置,且活动装置位于第一连接管内,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位于第一连接管内。优选的,所述卡紧装置的主要结构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后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右部固定连接有卡紧杆,所述卡紧杆的一端穿插连接在圆孔内将卡紧装置与第三连接管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装置的主要结构有第二固定板和齿轮,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共同连接有固定杆,所述齿轮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前端,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将活动装置与第三连接管活动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位于限位块的右端,所述第二齿条与齿轮之间相啮合。优选的,所述采集钻头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T型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通过按动第一连接板,使得卡紧杆脱离圆孔内,推动第三连接管往左运动,使得第三连接管往第二连接管内部运动,从而缩短了第三连接管的长度,同时第一齿条往左运动时带动齿轮转动,第二连接管带动第三连接管往第一连接管内部运动,从而缩短了第二连接管的长度,进而使得采集装置的整体长度缩短,从而节约了空间的占用,方便人们的携带,通过设置螺纹杆,通过转动采集钻头,可以单独存放,方便携带,同时可以将损坏的采集钻头进行拆卸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的第一管道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的卡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的活动装置正视图。图中:1、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卡紧装置;4、第三连接管;5、圆孔;6、螺纹杆;7、采集钻头;8、活动装置;9、第一齿条;10、限位块;11、第二齿条;12、T型手柄;31、第一固定板;32、第一连接板;33、弹簧;34、卡紧杆;81、第二固定板;82、齿轮;83、固定杆;84、第三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一连接管1的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2的右部设置有卡紧装置3,第二连接管2的右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第三连接管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孔5,第一连接管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左端设置有采集钻头7,第二连接管2的左端设置有活动装置8,且活动装置8位于第一连接管1内,第三连接管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9,且第一齿条9位于第一连接管1内。卡紧装置3的主要结构有第一固定板31和第一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2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1的后端,第一连接板32的下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3,弹簧33处在起始状态,且弹簧33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2的外表面,第一连接板32的下端右部固定连接有卡紧杆34,通过卡紧杆34将第三连接管4卡住,卡紧杆34的一端穿插连接在圆孔5内将卡紧装置3与第三连接管4活动连接;活动装置8的主要结构有第二固定板81和齿轮82,通过第一齿条9往左运动带动齿轮82转动,第二固定板8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固定板81的相对面共同连接有固定杆83,齿轮82活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81的前端,固定杆83的左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84,齿轮82与第一齿条9相啮合将活动装置8与第三连接管4活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管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10,通过限位块10对齿轮82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一连接管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条11,第二齿条11位于限位块10的右端,第二齿条11与齿轮82之间相啮合;采集钻头7与螺纹杆6之间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纹杆6将采集钻头7拆卸下来,通过设置采集钻头7用于土壤的采集,第三连接管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T型手柄12,通过转动T型手柄12将采集钻头7钻入土壤内。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通过按动第一连接板32,使得卡紧杆34脱离圆孔5,此时弹簧33处在压缩状态,推动T型手柄12,从而带动第三连接管4往左运动,进而使得第三连接管4进入到第二连接管2内,同时带动第一齿条9往左运动,从而带动齿轮82转动,进而带动活动装置8往第一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右部设置有卡紧装置(3),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右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所述第三连接管(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孔(5),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左端设置有采集钻头(7),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左端设置有活动装置(8),且活动装置(8)位于第一连接管(1)内,所述第三连接管(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9),且第一齿条(9)位于第一连接管(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右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右部设置有卡紧装置(3),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右端穿插连接有第三连接管(4),所述第三连接管(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圆孔(5),所述第一连接管(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左端设置有采集钻头(7),所述第二连接管(2)的左端设置有活动装置(8),且活动装置(8)位于第一连接管(1)内,所述第三连接管(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9),且第一齿条(9)位于第一连接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土壤治理用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3)的主要结构有第一固定板(31)和第一连接板(32),所述第一连接板(32)活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1)的后端,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下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3),且弹簧(33)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管(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下端右部固定连接有卡紧杆(34),所述卡紧杆(34)的一端穿插连接在圆孔(5)内将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燕哺刘赞刘开隆刘胜坤
申请(专利权)人:高燕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