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83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包括对中杆、镶嵌板,所述对中杆外表面套设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包括衔接套、滚珠、水平气泡,衔接套内壁环形设置有若干滚珠,衔接套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若干水平气泡;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套、支撑条、一号螺栓、支撑脚、二号螺栓、连接架、连接块,支撑套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支撑条通过矩形槽与支撑套滑动卡接,支撑条顶端焊接有连接架。需要工人观察期水平气泡是否跑偏,当水平气泡跑偏后可通过将其支撑条与支撑套的滑动进行调节,当水平气泡平整后只需要拧紧一号螺栓进行固定即可,当对中杆下次插入时,只需观察水平气泡是否跑偏,如若跑偏只需进行微调即可,并不需要反复的对中对中杆进行架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
本技术涉及施工测绘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
技术介绍
对中杆采用“激光测距仪+精度放大装置+显示屏幕”集成技术的一体化对中杆,再用控制器处理数据及输出。设计简洁清晰,实际作业中操作简单,且精度高,经过多次实验论证,能满足高精度测量工作的需要。在现在施工过程中,将会经常反复的使用原基准坐标点为基础从而对施工区域进行坐标测绘,从而来维持测绘的精确度,但是每次在使用带棱镜对中杆对坐标点进行对准校对时,经常会由于调节对中杆中的水平气泡时间过长,导致施工时间的延误甚至是浪费。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包括对中杆、镶嵌板,所述对中杆外表面套设有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包括衔接套、滚珠、水平气泡,衔接套内壁环形设置有若干滚珠,衔接套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若干水平气泡;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套、支撑条、一号螺栓、支撑脚、二号螺栓、连接架、连接块,支撑套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支撑条通过矩形槽与支撑套滑动卡接,支撑条顶端焊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内壁处设置有连接块,支撑脚位于支撑套底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与支撑套连接处穿插有一号旋转杆,支撑套通过一号旋转杆与支撑脚转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架与连接块之间穿插有二号旋转杆,连接块通过二号旋转杆与连接架转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套一侧穿插有一号螺栓,一号螺栓通过支撑套与其支撑条进行抵压。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上端穿插有二号螺栓,二号螺栓通过支撑脚与镶嵌板固定,镶嵌板顶端中心处设置有十字准心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其对中杆直接插入其衔接套中,从而对中杆将会通过滚珠的滚动向下滑动,随后需要测绘人员手动将其对中杆下端尖嘴处与其十字准心点点点相对,从而完成对中杆的树立操作,可正常进行测绘操作。2、需要工人观察期水平气泡是否跑偏,当水平气泡跑偏后可通过将其支撑条与支撑套的滑动进行调节,当水平气泡平整后只需要拧紧一号螺栓进行固定即可,当对中杆下次插入时,只需观察水平气泡是否跑偏,如若跑偏只需进行微调即可,并不需要反复的对中对中杆进行架设。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中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中限位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对中杆;2、镶嵌板;3、十字准心点;4、限位部件;401、衔接套;402、滚珠;403、水平气泡;5、支撑部件;501、支撑套;502、支撑条;503、一号螺栓;504、支撑脚;505、二号螺栓;506、连接架;507、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包括对中杆1、镶嵌板2,所述对中杆1外表面套设有限位部件4,限位部件4包括衔接套401、滚珠402、水平气泡403,衔接套401内壁环形设置有若干滚珠402,衔接套401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若干水平气泡403;所述支撑部件5包括支撑套501、支撑条502、一号螺栓503、支撑脚504、二号螺栓505、连接架506、连接块507,支撑套501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支撑条502通过矩形槽与支撑套501滑动卡接,支撑条502顶端焊接有连接架506,连接架506内壁处设置有连接块507,支撑脚504位于支撑套501底端,支撑脚504与支撑套501连接处穿插有一号旋转杆,支撑套501通过一号旋转杆与支撑脚504转动,连接架506与连接块507之间穿插有二号旋转杆,连接块507通过二号旋转杆与连接架506转动,支撑套501一侧穿插有一号螺栓503,一号螺栓503通过支撑套501与其支撑条502进行抵压。支撑脚504上端穿插有二号螺栓505,二号螺栓505通过支撑脚504与镶嵌板2固定,镶嵌板2顶端中心处设置有十字准心点3。需要实现将其镶嵌板2嵌入在混凝土基础上,从而保证其镶嵌2不会产生位移,而将其十字准心点3的坐标点作为固定标点进行使用。可直接将其对中杆架中的两脚支撑架直接去掉,从而保留携带六棱镜的对中杆1进行使用。将其对中杆1直接插入其衔接套401中,从而对中杆1将会通过滚珠402的滚动向下滑动,随后需要测绘人员手动将其对中杆1下端尖嘴处与其十字准心点3点点相对,从而完成对中杆1的树立操作,可正常进行测绘操作。需要工人观察期水平气泡403是否跑偏,当水平气泡403跑偏后可通过将其支撑条502与支撑套501的滑动进行调节,当水平气泡403平整后只需要拧紧一号螺栓503进行固定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杆(1)、镶嵌板(2)和支撑部件(5),所述对中杆(1)外表面套设有限位部件(4),限位部件(4)包括衔接套(401)、滚珠(402)、水平气泡(403),衔接套(401)内壁环形设置有若干滚珠(402),衔接套(401)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若干水平气泡(403);/n支撑部件(5)包括支撑套(501)、支撑条(502)、一号螺栓(503)、支撑脚(504)、二号螺栓(505)、连接架(506)、连接块(507),支撑套(501)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支撑条(502)通过矩形槽与支撑套(501)滑动卡接,支撑条(502)顶端焊接有连接架(506),连接架(506)内壁处设置有连接块(507),支撑脚(504)位于支撑套(501)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中杆(1)、镶嵌板(2)和支撑部件(5),所述对中杆(1)外表面套设有限位部件(4),限位部件(4)包括衔接套(401)、滚珠(402)、水平气泡(403),衔接套(401)内壁环形设置有若干滚珠(402),衔接套(401)外表面环形设置有若干水平气泡(403);
支撑部件(5)包括支撑套(501)、支撑条(502)、一号螺栓(503)、支撑脚(504)、二号螺栓(505)、连接架(506)、连接块(507),支撑套(501)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支撑条(502)通过矩形槽与支撑套(501)滑动卡接,支撑条(502)顶端焊接有连接架(506),连接架(506)内壁处设置有连接块(507),支撑脚(504)位于支撑套(501)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测绘用对中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亮俞朝远肖名维俞光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弘达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