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69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却塔进风口处的防沙器以及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防沙器是由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排泥水池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有集泥沟,在集泥沟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排泥支管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该防沙除尘装置对于冷却塔的养护,冷却塔的冷却效率的保持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适合常处于沙尘环境中的冷却塔配备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其实是循环冷却水与冷空气的热交换过程。冷却塔 上有进风口,冷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塔内,与塔内配水系统的循环水接触,进 行热交换。如果冷却塔所处的环境经常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则沙尘会随冷 空气一起进入塔内,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塔内填料堵塞及水池污染、堵塞等 后果,将会严重影响冷却塔的使用性能。而且,冷却塔水池内的水是循环利 用的,如果水中泥沙含量过多的话更将严重影响其循环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套冷却塔的防沙除尘装置, 该装置对于冷却塔的养护,冷却塔的冷却效率的保持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装置包括设置 在冷却塔进风口处的防沙器以及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所述的防沙器是由 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排泥水池 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有集泥沟,在集泥沟内沿沟道方向 布置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排泥支管延伸至塔 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为了增强防沙器对沙尘的拦截效果,同时又尽可能地减小其对进风的 阻力,所述的波纹板形拦沙片其剖断面呈一大一小两个波起的联成形状, 大波起的迎风波段长于其背风波段。拦沙片其迎风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阻沙筋,阻沙筋的位置在拦沙片的波形弯折处附近。为方便对防沙器进行清洗以保持其洁净与通畅的状态,所述的拦沙片 上设置有用以对拦沙片进行喷淋的多孔喷水管。所述的集泥沟其断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开口宽度大于沟底宽度,两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45° 。采用此结构既可提高集泥沟的集泥效果,又方便进行人工清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沙器设置于冷却塔的进风口处,用以拦 截空气流中夹带的沙尘,以起到过滤气流的作用。该防沙器拦沙效果显著, 气流阻力很小,非常适合于常处于沙尘环境中的冷却塔配备使用。排泥水 池具有自动集泥排泥的功能,效果显著,可确保冷却塔水池内的循环冷却 水保持一定的洁净度,便于其循环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沙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排泥水池池底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l.冷却塔2.防沙器21.拦沙片211.阻沙筋 31.集泥沟 32.排泥管33.排泥支管具体实施方式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却塔l进风口处的防沙器2以及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如图2所示,所述的防沙器2是由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21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波纹板形拦沙片21其剖断面呈一大一小两个 波起的联成形状,大波起的迎风波段长于其背风波段。在拦沙片21其迎风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阻沙筋211,阻沙筋211的位置在拦沙片11的波形弯折 处附近。拦沙片21上还设置有用以对拦沙片21进行喷淋的多孔喷水管。如图3、图4所示,排泥水池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有 集泥沟31,在集泥沟31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有排泥管32,排泥管32上设置 .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33,排泥支管33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 33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所述的集泥沟31其断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开口 宽度大于沟底宽度,两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 45° 。本技术的防沙器设置于冷却塔的进风口处,其结构简单而又独特, 拦沙效果极佳,且气流阻力很小。其非常适合于常处于沙尘环境中的冷却 塔配备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防沙器上可能会被沙尘堆积导致通风不畅, 因此防沙器上设置的多孔喷水管在平常可用于对拦沙片进行冲洗。当遇到 沙尘天气时,开启喷水管,喷水管对拦沙片进行喷淋,使拦沙片的迎风面 上形成一层水膜,可以加强对沙尘的拦截作用,过滤掉大量的泥沙。经过严格的测试证明,经由该防沙器进入冷却塔的空气流中仅夹带有 极少数的细微沙尘颗粒,这些细微沙尘颗粒将被塔内的雨区及填料滤至塔 底的水池中。另外,作为辅助措施,可以在防沙器下方设置水槽以集中收集泥沙污 物并排出。防沙器在布置的时候可以倾斜一定角度,以提高喷水管对拦沙片 喷淋时的效果。落入排泥水池内的泥沙杂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加之塔内雨区淋水 对水面的拍打作用,将会迅速下沉,并结集于池底的集泥沟内,进入沟内设置的排泥管及其排泥支管。排泥支管的开闭由阀门控制,当泥沙在管道 内积聚较多时打开阀门,泥沙将随部分水流排出至塔外的泥沙池中,待泥 沙流排放完毕后关闭阀门。权利要求1. 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包括设置在冷却塔(1)进风口处的防沙器(2)以及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所述的防沙器(2)是由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21)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排泥水池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有集泥沟(31),在集泥沟(31)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有排泥管(32),排泥管(32)上设置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33),排泥支管(33)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33)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波纹板形拦沙片(21)其剖断面呈一大一小两个波起的联成形状。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大波起 的迎风波段长于其背风波段。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拦沙片(21)其迎风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阻沙筋(211)。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沙筋(211)的位置在拦沙片(21)的波形弯折处附近。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沙片(21)上设置有用以对拦沙片(21)进行喷淋的多孔喷水管。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泥沟(31)其断面呈等腰梯形形状,开口宽度大于沟底宽度,两壁面与 水平面的夹角为25。 45°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装置包括设置在冷却塔进风口处的防沙器以及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防沙器是由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排泥水池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错地布置有集泥沟,在集泥沟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有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排泥支管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该防沙除尘装置对于冷却塔的养护,冷却塔的冷却效率的保持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适合常处于沙尘环境中的冷却塔配备使用。文档编号F28C1/00GK201266022SQ20082004177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专利技术者包冰国, 周广砚, 张建平, 蒋晓明 申请人:中国成达工程公司;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却塔防沙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包括设置在冷却塔(1)进风口处的防沙器(2)以及经过改造的排泥水池; 所述的防沙器(2)是由多个具有波纹板形状的拦沙片(21)通过并列间隔设置的方式构成的; 排泥水池的构造为:在水池池底纵横交 错地布置有集泥沟(31),在集泥沟(31)内沿沟道方向布置有排泥管(32),排泥管(32)上设置有纵深延伸的排泥支管(33),排泥支管(33)延伸至塔外的泥沙池,排泥支管(33)由控制阀门实施其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冰国蒋晓明张建平周广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成达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