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结构以及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67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灯具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结构以及台灯,其中,底座结构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盖的配重块,所述底座上盖供所述灯杆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安置,所述底座上盖和所述底座下盖上下设置,所述底座上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下盖绕作业轴线转动,所述作业轴线竖向设置,所述底座上盖的重量和所述底座下盖的重量均小于所述配重块的重量。首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每次转动灯杆结构后导致灯杆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相对位置存在每次都不同的问题;其次,由于设置有配重块,底座结构整体的重量能具有较好的重量,能够很好防止台灯发生侧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座结构以及台灯
本技术属于灯具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结构以及台灯。
技术介绍
台灯通常放置于桌面,并用于为阅读、学习、工作等提供照明,具体包括底座结构、连接于底座结构上的灯杆结构、转动于灯杆结构上的照明灯具以及安装于底座结构并用于控制照明灯具的控制结构,其中,当需要转动灯杆结构时,通常是使灯杆结构相对于底座结构绕一竖向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其中,由于是底座结构是固定在底座结构上,那么,在使灯杆结构相对于底座结构绕一竖向设置的转动轴线转动后,灯杆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相对位置将发生改变,导致灯杆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相对位置存在每次都不同的问题。其中,如灯杆结构为可收折结构,在转动灯杆结构时,驱动灯杆结构转动的外力将直接作用于灯杆结构上,该外力容易使灯杆结构的收折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照明灯具到桌面的距离不同,从而影响照明灯具照度均匀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底座结构,其旨在解决每次转动灯杆结构时,灯杆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相对位置存在每次都不同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底座结构,与灯杆结构、控制结构配合使用,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盖的配重块,所述底座上盖供所述灯杆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安置,所述底座上盖和所述底座下盖上下设置,所述底座上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下盖绕作业轴线转动,所述作业轴线竖向设置,所述底座上盖的重量和所述底座下盖的重量均小于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可选地,所述底座上盖包括上盖上壳和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下壳于其上侧面开设用于放置所述配重块的容置槽,所述上盖上壳盖合所述容置槽。可选地,所述配重块呈环形设置,所述作业轴线穿过所述配重块的环口。可选地,所述底座下盖于其上侧面开设有减重槽。可选地,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底座上盖或所述底座下盖之比大于5。可选地,所述底座上盖与所述底座下盖之比大于1.5。可选地,所述底座上盖于其下侧开设有转接槽,所述转接槽的槽底与所述底座下盖的上侧面抵接,所述底座下盖的高度高于所述转接槽的深度。可选地,所述底座下盖呈倒圆台状设置。可选地,所述底座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下盖下侧面的防滑垫。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台灯,包括如上所述的底座结构。首先,本技术避免了每次转动灯杆结构后导致灯杆结构与控制结构的相对位置存在每次都不同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使用上方便使用,具体是在将底座结构的位置摆放至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的位置之后,使用者就能够一直依使用习惯使用。其次,由于设置有配重块,底座结构整体的重量能具有较好的重量,能够很好防止台灯发生侧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结构应用于台灯;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结构的分解图,图中底座结构应用于台灯。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底座结构110底座上盖111上盖上壳112上盖下壳11201容置槽120底座下盖1201减重槽130配重块200灯杆结构300控制结构400照明灯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底座结构100,适用于台灯,并与灯杆结构200、控制结构300配合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底座结构100、灯杆结构200和控制结构300均是台灯的结构部件;在具体实施中,台灯还包括连接于灯光结构的照明灯具400。该底座结构100包括底座上盖110和底座下盖120,底座上盖110供灯杆结构200和控制结构300安置,也即是灯杆结构200和控制结构300均安装于底座上盖110,底座上盖110和底座下盖120上下设置,底座上盖110能够相对于底座下盖120绕作业轴线转动,作业轴线竖向设置。基于此结构,首先,由于底座上盖110能够相对于底座下盖120转动,当需要转动灯杆结构200时,可以只使底座上盖110相对于底座下盖120转动,而不需要使灯杆结构200相对底座结构100转动,其中,又由于灯杆结构200和控制结构300均安装于底座上盖110,底座上盖110相对于底座下盖120转动的过程中,并不影响灯杆结构200和控制结构300的相对位置,这样,避免了每次转动灯杆结构200后导致灯杆结构200与控制结构300的相对位置存在每次都不同的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使用者的使用习惯,使用上方便使用,具体是在将底座结构的位置摆放至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的位置之后,使用者就能够一直依使用习惯使用;其次,如灯杆结构200为可收折结构,也可直接避免外力直接作用于灯杆结构200,从而避免影响灯杆结构200的收折状态。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底座上盖110和底座下盖120在制造材料上,可以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底座结构100还包括连接于底座上盖110的配重块130,底座上盖110的重量和底座下盖120的重量均小于配重块130的重量。这样,首先,从整体上看,由于设置有配重块130,底座结构100整体的重量能具有较好的重量,能够很好防止台灯发生侧倾,其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即是使底座上盖110相对于底座下盖120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底座上盖110连接有配重块130,有利于防止底座上盖110发生晃动,从而提高底座上盖110转动过程的稳定性。在此需要说明的,配重块130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以用成本较为低廉的生铁制成。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上盖110包括上盖上壳111和上盖下壳112,上盖下壳112于其上侧面开设用于放置配重块130的容置槽11201,上盖上壳111盖合容置槽11201。为提高底座结构100的整体美观度,且还基于配重块130的材料特性,配重块130通常不适合作为外观件,如底座上盖110为单一结构,那么配重块130则需要连接于底座上盖110的下侧,而由于配重块130的重量较重,此时,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座结构,与灯杆结构、控制结构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盖的配重块,所述底座上盖供所述灯杆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安置,所述底座上盖和所述底座下盖上下设置,所述底座上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下盖绕作业轴线转动,所述作业轴线竖向设置,所述底座上盖的重量和所述底座下盖的重量均小于所述配重块的重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座结构,与灯杆结构、控制结构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下盖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盖的配重块,所述底座上盖供所述灯杆结构和所述控制结构安置,所述底座上盖和所述底座下盖上下设置,所述底座上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下盖绕作业轴线转动,所述作业轴线竖向设置,所述底座上盖的重量和所述底座下盖的重量均小于所述配重块的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包括上盖上壳和上盖下壳,所述上盖下壳于其上侧面开设用于放置所述配重块的容置槽,所述上盖上壳盖合所述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呈环形设置,所述作业轴线穿过所述配重块的环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盖于其上侧面开设有减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彬吴海华黄华伟陈景龙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