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62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包括:伸缩架体;传动套筒,传动套筒转动连接于伸缩架体上;传动杆,传动杆的下端由传动套筒的上端伸入传动套筒中并与传动套筒传动连接,且传动杆可在传动套筒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滑套,滑套与传动套筒传动连接,且滑套可在传动套筒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且滑套的移动方向与及传动杆的移动方向相反;至少三个支腿,支腿的上端转动连接于伸缩架体上;以及至少三根连接杆,连接杆分别与支腿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套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伸缩支架中利用传动套筒驱动传动杆及滑套做反向移动,从而实现支腿的展开及收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
技术介绍
支架是生活中常见的户外用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户外用品的的种类和技术在不断地变化与革新,更好的工艺、设备以及材料使其变得更加简单实用。但现有传统的支架大多都是用人工将其各个部分展开,虽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对设备提供支撑,但对于操作者来说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的可折叠的伸缩支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伸缩架体;传动套筒,传动套筒转动连接于伸缩架体上;传动杆,传动杆的下端由传动套筒的上端伸入传动套筒中并与传动套筒传动连接,且传动杆可在传动套筒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滑套,滑套与传动套筒传动连接,且滑套可在传动套筒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且滑套的移动方向与及传动杆的移动方向相反;至少三个支腿,支腿沿伸缩架体的环向方向间隔分布于伸缩架体的周围,且支腿的上端转动连接于伸缩架体上;以及至少三根连接杆,连接杆分别与支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滑套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腿上。上述的可折叠的伸缩支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传动杆的上端还设有安装台。上述的可折叠的伸缩支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伸缩支架还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于伸缩架体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套筒传动连接。上述的可折叠的伸缩支架,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传动套筒呈中空状,且传动套筒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传动套筒的外壁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传动杆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滑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及第一外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伸缩支架中利用传动套筒驱动传动杆及滑套做反向移动,从而实现支腿的展开及收缩。本技术提供的伸缩支架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支架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支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支架的折叠示意图。附图中:1、伸缩架体;2、传动套筒;3、传动杆;4、滑套;5、支腿;6、连接杆;7、安装台;8、第一外螺纹;9、第二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支架,包括:伸缩架体1;传动套筒2,传动套筒2利用轴承转动连接于伸缩架体1上;传动杆3,传动杆3的下端由传动套筒2的上端伸入传动套筒2中并与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且传动杆3可在传动套筒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滑套4,滑套4与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且滑套4可在传动套筒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且滑套4的移动方向与及传动杆3的移动方向相反;三个支腿5,支腿5沿伸缩架体1的环向方向间隔分布于伸缩架体1的周围,且支腿5的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伸缩架体1上;以及三根连接杆6,连接杆6分别与支腿5一一对应设置,且连接杆6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滑套4上,连接杆6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支腿5上。本技术中传动套筒2为中空结构。本技术中利用传动套筒2驱动传动杆3及滑套4做反向移动,本技术中当传动杆3向上运动时滑套4向下运动,伴随滑套4的下行连接杆6下行并将支腿5撑开;传动杆3向下运动并退入传动套筒2中时滑套4上行,伴随滑套4的上行连接杆6向上带动支腿5并使其向内收缩。本技术中支腿5的横截面呈圆弧状时,本技术中当滑套4上行至行程末端时支腿5可合围形成筒状结构(如图3所示),以有效节约占用空间。具体的,本技术中传动套筒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传动套筒2的外壁下部设有第一外螺纹8,传动杆3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9,滑套4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8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本技术中第一内螺纹及第一外螺纹8的螺旋方向相反,本技术中利用螺纹结构实现传动套筒与传动杆的啮合传动,本技术中借助于传动套筒2上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一内螺纹及第二内螺纹即可实现传动杆3及滑套4的反向运动。本技术中滑套4实际为滚珠轴承类结构,其轴承内圈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外螺纹8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连接杆6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于滑套4的轴承外圈上。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支架中传动杆3的上端还设有安装台7,本技术中提供安装台7以方便使用者在安装台7上搁置物品。于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伸缩支架中还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显示),本技术中驱动电机设于伸缩架体1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与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具体的,即在传动套筒2外壁上设置第一传动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二传动齿轮),本技术中借助驱动电机即可实现支架的自动展开、收缩,提高使用感受。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伸缩架体(1);/n传动套筒(2),所述传动套筒(2)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架体(1)上;/n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下端由所述传动套筒(2)的上端伸入所述传动套筒(2)中并与所述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杆(3)可在所述传动套筒(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n滑套(4),所述滑套(4)与所述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且所述滑套(4)可在所述传动套筒(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且所述滑套(4)的移动方向与及所述传动杆(3)的移动方向相反;/n至少三个支腿(5),所述支腿(5)沿所述伸缩架体(1)的环向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伸缩架体(1)的周围,且所述支腿(5)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架体(1)上;以及/n至少三根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分别与所述支腿(5)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套(4)上,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腿(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伸缩架体(1);
传动套筒(2),所述传动套筒(2)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架体(1)上;
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下端由所述传动套筒(2)的上端伸入所述传动套筒(2)中并与所述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杆(3)可在所述传动套筒(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
滑套(4),所述滑套(4)与所述传动套筒(2)传动连接,且所述滑套(4)可在所述传动套筒(2)的驱动下上、下往复移动,且所述滑套(4)的移动方向与及所述传动杆(3)的移动方向相反;
至少三个支腿(5),所述支腿(5)沿所述伸缩架体(1)的环向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伸缩架体(1)的周围,且所述支腿(5)的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伸缩架体(1)上;以及
至少三根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分别与所述支腿(5)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峰张立恒黄黎程宋慧军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