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50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该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的显示装置:所述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通过包含分散在可光固化树脂层中的细金属颗粒和无机氧化物细颗粒,能够提高激光指示器的可见性并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光学特性,特别是防止激光指示器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60635号和于2018年11月2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48331号的申请日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其通过包含分散在可光固化树脂中的细金属颗粒和无机氧化物细颗粒,能够提高激光指示器的可见性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光学特性,特别是防止激光指示器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技术介绍
对于例如演讲、会议或公告中的演示,通常使用显示装置来再现材料图像,并且演示者在使用激光指示器指向屏幕等的演示图像上的某个位置的同时进行演示。常规地,演示通常通过使用光束投影仪将材料图像投影在屏幕或墙壁上来进行。然而,在投影仪系统的情况下,存在对比度和图像品质不好的缺点。近来,已经提供了大量利用各种驱动方法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例如LCD、PDP和OLED,并且因此变得可以通过将图像直接显示在显示器上来进行演示。然而,显示装置具有发光特性,并且除了在特定角度下的镜面反射之外,没有可以使激光散射的因素。这导致激光指示器的可见性显著劣化的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开发用于在无需过多的额外步骤的情况下提高激光指示器在显示装置中的可见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该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能够在以低成本提高激光指示器在诸如LCD、PDP、OLED的显示面板中的可见性的同时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和光学特性。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其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的至少一侧上的可光固化树脂层,其中可光固化树脂层包含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细金属颗粒和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无机氧化物细颗粒,其中可见性改善膜满足以下式1:[式1]-0.25G*+87.5≤Tt≤-0.05G*+89.5其中,在上式1中,G*为如根据JISZ8741测量的10或更大且50或更小的60(d)光泽度值,以及Tt为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80或更大的透射率值。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的显示装置。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可以显著提高激光指示器的可见性(其在显示装置上劣化)。此外,这样的效果可以在不改变显示驱动方法、面板内部的滤色器、层合结构等的情况下通过将其以膜的形式施加到显示面板的外部来获得,因此由于不需要过多的工艺修改或成本增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的至少一侧上的可光固化树脂层,其中可光固化树脂层包含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细金属颗粒和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无机氧化物细颗粒,其中可见性改善膜满足以下式1:[式1]-0.25G*+87.5≤Tt≤-0.05G*+89.5其中,在上式1中,G*为如根据JISZ8741测量的10或更大且50或更小的60(d)光泽度值,以及Tt为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80或更大的透射率值。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在本专利技术中,术语“上表面”意指当将膜安装在显示面板上时布置成面向观察者的表面,术语“上”意指朝向观察者的方向。相反,术语“下表面”或“下”意指当将膜安装在显示面板上时布置成面向与观察者相反的一侧的表面或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中,简单地,雾度值或总雾度值意指在不对膜进行任何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下对膜本身测量的雾度值(Ht)。总雾度值(Ht)表示由膜的表面不均匀引起的雾度值与由膜中包含的颗粒等引起的雾度值的总和。在本专利技术中,内部雾度值(Hi)意指如上所述由膜中包含的颗粒等引起的雾度值。具体地,这样的内部雾度值意指对于其表面上形成有不规则性的膜在通过将透明粘合剂膜附接至膜表面以除去由表面不规则性引起的因素(即表面雾度)之后测量的雾度值。此外,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解释说明性实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除非另有明确意指,否则单数表述包括复数表述。应理解,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旨在表示存在所述特征、数量、步骤、构成要素或其组合,但是应理解,它们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步骤、构成要素或其组合存在或添加的可能性。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提及层或元件形成在另一层或元件“上”或“上方”的情况下,其意指该层或元件直接形成在另一层或元件上,或者其意指可以在层之间或在对象或基底上另外形成另一层或元件。由于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可以存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形式,因此示出了具体实例,并将在下面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应理解,这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本文所公开的特定形式,并且本专利技术涵盖落入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形式或替代形式。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其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的至少一侧上的可光固化树脂层,其中可光固化树脂层包含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细金属颗粒和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无机氧化物细颗粒,其中可见性改善膜满足以下式1:[式1]-0.25G*+87.5≤Tt≤-0.05G*+89.5其中,在上式1中,G*为如根据JISZ8741测量的10或更大且50或更小的60(d)光泽度值,以及Tt为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80或更大的透射率值。通过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涂覆组合物形成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对于在激光指示器所使用的波长范围内的光,可以表现出特征散射特性,并因此可以有助于改善激光指示器的可见性。这样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包含含有可光固化官能团的粘结剂以及分散在该可光固化粘结剂中的细金属颗粒和无机氧化物细颗粒的固化产物。通常用于显示面板的膜包括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基底:玻璃;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聚丙烯酸酯(PAC);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醚醚酮(PEEK);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醚酰亚胺(PEI);聚酰亚胺(PI);MMA(甲基丙烯酸甲酯);氟碳树脂;三乙酰纤维素(TAC)等。在这些基底中,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的光学特性特别优异,因此被频繁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至少一侧上的可光固化树脂层,其中所述可光固化树脂层包含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细金属颗粒和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无机氧化物细颗粒,以及其中所述可见性改善膜满足以下式1:/n[式1]/n-0.25G*+87.5≤Tt≤-0.05G*+89.5/n其中,在上式1中,/nG*为如根据JIS Z 8741测量的10或更大且50或更小的60(d)光泽度值,以及/nTt为如根据JIS K 7361测量的80或更大的透射率值。/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8 KR 10-2017-0160635;20181127 KR 10-2018-011.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至少一侧上的可光固化树脂层,其中所述可光固化树脂层包含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细金属颗粒和平均颗粒尺寸为0.5μm至5μm的无机氧化物细颗粒,以及其中所述可见性改善膜满足以下式1:
[式1]
-0.25G*+87.5≤Tt≤-0.05G*+89.5
其中,在上式1中,
G*为如根据JISZ8741测量的10或更大且50或更小的60(d)光泽度值,以及
Tt为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80或更大的透射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其中由以下式2表示的相对可见性评估值为3或更大:
[式2]
可见性评估值=B1/A1
其中,在上式2中,
A1是当将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透射率为80至100并且如根据JISK7136测量的雾度值为20至25的膜结合至载玻片,然后放置在黑色丙烯酸类板上并相对于法线方向以45°用激光照射时,从前侧测量的亮度值,以及
B1是当将所述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结合至载玻片,然后放置在黑色丙烯酸类板上并相对于法线方向以45°用相同的激光照射时,从前侧测量的亮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其中由以下式3表示的亮度比的值为80%或更大:
[式3]
亮度比=(B2/A2)*100
其中,在上式3中,
A2是当将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透射率为80至100并且如根据JISK7136测量的雾度值为20至25的膜结合至载玻片,然后放置在背光表面上时,从前侧测量的亮度值,以及
B2是当将所述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结合至载玻片,然后放置在背光表面上时,从前侧测量的亮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可见性改善膜,其中由以下式4表示的白浊度比值为3.3或更小:
[式4]
白浊度比=B3/A3
其中,在上式4中,
A3是当将如根据JISK7361测量的透射率为80至100并且如根据JISK7136测量的雾度值为20至25的膜结合至载玻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锡李汉娜张影来边真锡申伦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