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耀南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48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水塔冷却装置,在于散热水塔的底层分设一纯水槽及一冷却水槽,纯水槽的出水管路经泵连接至中间冷却板层的主入水管,而冷却板层的主出水管与机器的冷热交换器入水管路连接,该冷热交换器的出水管则连接在纯水槽的入水管路上,另该冷却水槽的出水管路经另一泵连接至上层的散水管,散水管及冷却板层的下层均设有一散热片层。优点是外部流经的冷却水降低了冷却板层管路中的纯水温度,防止了管路积垢及机器元件的损坏。(*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以双循环冷却管路设计,达到防止管路积垢,进而提高使用效率及节省能源,并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按目前常见的水冷式冷冻机、中大型空调主机及工业机台等,为防止内部元件产生高温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作,均是于机器内部设有一冷热交换器或冷凝器,并配合一置放于室外的散热水塔供给水液进行冷热交换系统作业,使机器内部藉由水液的冷却循环达到元件降温的目的。以散热水塔而言,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该散热水塔1水槽2中的水液是抽取自来水或地下水以供使用,该水液由出水管路3藉泵4输送至机器冷热交换器5中进行降温作业,而冷热交换器5出水管路6输出的升温水液则流回至散热水塔1中,并经回流管7输送至上层的散水管8,利用设于散热水塔1顶面由马达9带动的风扇10旋转,藉以将水液降温,并洒落经多道散热片11持续降温,使冷却后的水液流至底层的水槽2中,进而形成一冷热交换循环。惟此一散热水塔冷却水液循环设计,会造成散热水塔内的水液经长时间使用后,其部份的水液挥发于空气中,及风扇易将水塔四周的杂质灰尘吸入而存积于水槽中,导致水塔内的水质严重恶化,而由于冷却循环系统中,被冷却物往往是高温的油或冷媒等,高温将很快使水液中的杂质及化合物钙化,而沉积附着于管路中形成水垢,时间一久即往往会将冷热交换器堵塞,导致机器因冷却效果不佳致使油温升高而必须停机,或冷冻、空调系统因高压太高使其电流负荷增加以致效率降低,严重时将造成压缩机阀片等元件损坏而降低使用寿命。因此,机器的冷热交换器于使用一段时日后即必须清理,以避免管路堵塞影响生产作业,该冷热交换器的管路于清理时一般是以洗管剂清理法使用居多,即将强酸性的洗管剂倒入于水塔的水槽中,藉泵将洗管剂输送于冷热交换器中,经不断地循环而将管路中的水垢逐渐腐蚀,处理完成后再用大量清水稀释,其处理后的酸化水则排入排水沟或地面,致使环境因此遭受污染。且以目前台湾水质恶化含钙量偏高及水塔杂质多环境下,管路于清理时均使用大量的洗管剂方可达到除垢的目的,然此一使用方式更将造成冷热交换器中的铜管受到腐蚀而产生破洞,轻则更换交换器,重则因洗管剂进入机台,致使整个机台报废,进而形成一使用设备上的损失。又,该散热水塔水液中含带的杂质亦会附着于散热片上,当使用者欲清理散热片时,必须将散热片以上的元件全部拆除方可进行更换作业,而由于水塔中央设有风扇组、散水管及回流管等元件,更换时水塔本身的组装螺丝因长期使用下均已锈蚀,不仅拆卸更换不便亦造成使用成本上的负担。另,由于该散热水塔是使用恒速运转,若使用于低温地区或气温较低时,易因冷却系统管路产生积垢,导致冷却水温度不易控制,而发生机器本身已达所需操作温度却因冷却循环系统,造成机器本身操作温度过低而影响生产品质及散热水塔能源的耗费。本技术的目的鉴于上述散热水塔于使用中造成管路积垢而必须停机清理,及影响环境污染与损坏元件等缺弊,进而提供一种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经本创作人不断地研究、改良终创设一种双重独立水液冷却循环设计,使循环于冷热交换器中的纯水不受外界杂质污染,并藉由外流经的冷却水,达到有效冷却降温且防止管路积垢,以提高使用效率及节省能源,进而延长机器元件的使用寿命,此即为本技术的设计宗旨。本技术主要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该散热水塔底层分设一纯水槽及一冷却水槽,纯水槽的出水管路经泵连接至中间冷却板层的主入水管,而冷却板层的主出水管与机器的冷热交换器入水管连接,该冷热交换器的出水管路则连接在纯水槽的入水管路上,另该冷却水槽的出水管路经另一泵连接到上层的散水管,散水管及冷却板层的下层均设有一散热片层。藉此,冷热交换器使用后的升温纯水即由管路输送至纯水槽中,并经泵抽取将纯水输送至冷却板层,经多道冷却板的波浪型支线流道,藉以延缓水流速度而降温。且,在纯水流经冷却板层的同时,该冷却水槽中的冷却水经泵抽取至散水管,利用水塔上方由马达带动的风扇辅助降温,并洒落经散热片层及冷却板层外部,与冷却板中的升温纯水作一冷热交换,而再次降低冷却板层中的纯水温度,使循环于冷热交换器及散热水塔冷却系统的纯水,藉由另一冷却水循环流路由管路外部加以降温,令纯水不受外界杂质污染,以有效防止循环管路因积垢或清理时造成机器元件损坏的缺弊,进而提高冷热交换器的使用寿命及冷却效果,达到节省能源并可大幅降低机器元件的损耗,为一具实用性及经济效益的设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由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冷却板层设有多道冷却板,各冷却板是由二板面结合而成,该冷却板分设上、下副线流道,而二副线流道间成型数条波浪型的支线流道,且上、下副线流道管口端部设有活动接头分别与主出、入水管的衔接头锁固组装。当升温的纯水流经冷却板以线流道时,其波浪型设计的管路可使纯水于流道内产生滚动,以延缓水流速度进而降低水温,且当冷却水由上方流经冷却板时,除增加冷却水与冷却板的冷热交换接触面积外,该板体的波浪型设计亦可加以延缓冷却水流经冷却板的水流速度,更佳有效达到降低纯水温度的使用效益。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其冷却极层的主出水管分设一回流管与纯水槽的入水管路连接。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纯水槽的侧方设有一正常进给管路及快速进给管路,该正常进给管路于出水口端设有一感测物,该感测物可为一浮球,而快速进给管路藉阀门开关控制。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散热片是数片曲线造型的散热片。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散热水塔可为一四边形,其侧方设有可拆卸面板。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散热水塔的顶面设有由马达带动的风扇。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散热水塔上层的风扇与散水管间设有挡水板,挡水板的板面采用交错排列。前述的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散热水塔的纯水槽可加装一温度控制开关。为使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图1为现有技术的散热水塔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水塔的外观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水塔外部面板拆卸后的内部示意图;图4-1为本技术冷却板层的示意图;图4-2为本技术冷却的示意图;图5-1为本技术散热水塔的平面示意图;图5-2为本技术散热水塔另一侧的平面示意图6-1为本技术散热水塔的纯水循环示意图;图6-2为本技术散热水塔纯水循环的另一侧平面示意图;图7-1为本技术散热水塔的冷却水循环示意图;图7-2为本技术散热水塔冷却水循环的另一侧平面示意图;图8-1为本技术散热水塔的水液循环示意图;图8-2为本技术散热水塔另一侧的水液循环示意图。图号说明现有技术1……散热水塔2……水槽3……出水管路4……泵 5……冷热交换器6……出水管路7……回流管 8……散水管9……马达10……风扇 11……散热片本技术1……散热水塔10……纯水槽11……出水管路 12……泵13……入水管路 14……正常进给管路15……快速进给管路 16……感测物17……阀门开关 18……清洗排水口20……冷却水槽 21……出水管路22……泵30……冷却板层 31……主入水管32……冷却板321……上副线流道322……下副线流道 323……支线流道324……活动接头 325……衔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水塔的冷却装置,其特征是该散热水塔的底层分设一纯水槽及一冷却水槽,纯水槽的出水管路经泵连接至中间冷却板层的主入水管,而冷却板层的主出水管与机器的冷热交换器入水管路连接,该冷热交换器的出水管路则连接在纯水槽的入水管路上,另该冷却水槽的出水管路经另一泵连接到上层的散水管,散水管及冷却板的下层均设有一散热片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耀南
申请(专利权)人:林耀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