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5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结构上由纺杯杆、纺杯、定位套筒、龙带、磁轴承、上端盖和下端盖组成,其中上下端盖中采用磁悬浮轴承和滚珠轴承相结合的结构,上下端盖与纺杯外壳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通过滚珠轴承支承与经过不同充磁方向充磁的磁轴承互相组合的形式以及通过调节螺纹配合的深浅来改变磁轴承间的轴径向力的方式达到径向与轴向稳定悬浮的目的,与传统的纺杯支撑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进一步减小温升,降低工作噪音,无机械摩擦,无油污染,进一步提高了纺杯转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
,涉及一种纺杯支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纺织行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纺织器械的优化研发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转杯纺支撑形式的研发改良更是重中之重。磁悬浮技术在轴承领域有了巨大的发展。普遍的高速轴承的特点是: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间隙小以及体积小;其不足是:高速轴承负荷大时工作温度高,故障率高,寿命短且功耗大;而相应的磁悬浮轴承磁轴承不存在机械接触,转子可以运行到很高的转速,具有无机械磨损、能耗低、噪声小、寿命长、无需润滑、无油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纺织行业需要高速、低能耗、无润滑、无油污染的环境中。目前纺杯杆普遍搭配传统轴承使用,这种轴承在高速工况下温度升高快、机械磨损大、噪音大,既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纺杯使用传统轴承工作时容易出现温度高,机械磨损大等缺陷,提出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通过可调节磁悬浮轴承和滚珠轴承辅助支承相结合的结构,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包括纺杯(1)和纺杯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纺杯杆(15)的中部固定设有定位套筒(8),所述定位套筒(8)的中部固定设有龙带(19),所述定位套筒(8)两端的纺杯杆(15)上分别设有第一内磁环(20)和第二内磁环(18),所述第一内磁环(20)和第二内磁环(18)的外部设有纺杯外壳(21),所述纺杯外壳(21)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外磁环(5)、第二外磁环(7)、第三外磁环(9)和第四外磁环(11),所述第一外磁环(5)和第二外磁环(7)与第一内磁环(20)对应组成一组磁环,所述第三外磁环(9)和第四外磁环(11)与第二内磁环(18)对应组成一组磁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可调永磁磁悬浮轴承的纺杯支撑结构,包括纺杯(1)和纺杯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纺杯杆(15)的中部固定设有定位套筒(8),所述定位套筒(8)的中部固定设有龙带(19),所述定位套筒(8)两端的纺杯杆(15)上分别设有第一内磁环(20)和第二内磁环(18),所述第一内磁环(20)和第二内磁环(18)的外部设有纺杯外壳(21),所述纺杯外壳(21)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外磁环(5)、第二外磁环(7)、第三外磁环(9)和第四外磁环(11),所述第一外磁环(5)和第二外磁环(7)与第一内磁环(20)对应组成一组磁环,所述第三外磁环(9)和第四外磁环(11)与第二内磁环(18)对应组成一组磁环,所述第一外磁环(5)与第二外磁环(7)之间设有上部铝制垫圈(6),所述第三外磁环(9)与第四外磁环(11)之间设有下部铝制垫圈(10),所述第一内磁环(20)左侧的纺杯杆(15)上固定设有第一小定位套筒(23),所述第二内磁环(18)右侧的纺杯杆(15)上固定设有第二小定位套筒(14);所述纺杯外壳(21)与第一小定位套筒(23)之间设有上端盖(4),所述上端盖(4)内部设有上端盖滚珠轴承(2)和上端盖磁环(3),所述上端盖滚珠轴承(2)与上端盖磁环(3)之间设有上端盖铝制垫圈(22),所述滚珠轴承(2)与上端盖磁环(3)均与第一小定位套筒(23)表面形成间隙;所述纺杯外壳(21)与第二小定位套筒(14)之间设有下端盖(16),所述下端盖(16)内部设有下端盖滚珠轴承(13)和下端盖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敏张子威曾励竺志大张帆寇海江杨坚张善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