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时隙计算实现微小区预切换的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切换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时隙计算实现微小区预切换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无线局域网中AP的通信半径一般在100米以下。为了覆盖一个相对较大的区域,就必须布设大量的AP。在很多情况下,因为一个无线连接客户有移动的需要,当用户逐渐脱离某一AP的范围的时候,它的移动终端(MS)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切换到另一个AP上去。切换直接决定着用户的通信服务质量(QoS),因为如果无法完成切换或者切换延时过长,用户的通信,特别是一些实时性较强的会话,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被完全中断。该系统每个AP的通信覆盖范围小,且有重叠区域,系统中MS移动速率不高,但移动频率高,由于AP的覆盖小,MS的移动性强,导致MS需要在不同AP之间切换。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切换算法来实现,以此降低通信系统的切换开销及冗余。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时隙计算实现微小区预切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时隙计算实现微小区预切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预先定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隙计算实现微小区预切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预先定义Nperiod为一帧的时隙数,用于计算MS位置的探测时隙,其中,每一帧的第一位时隙Nperiod1和第三位时隙Nperiod3为探测时隙,其他时隙用于发送数据;
步骤S3,通过每一帧的第一位时隙Nperiod1和第三位时隙Nperiod3,确定终端的位置:pos1=x1+y1*j,pos2=x2+y2*j,并获取移动速度v:其中t0为一个时隙的时间间隔;
步骤S5,通过移动速度v值,预计算此帧第三位时隙之后是否需要切换,其中,若移动速度v=0,MS为静止状态,无切换趋势,继续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若v>0,MS为移动状态,为切换趋势,进行提前两位时隙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隙计算实现微小区预切换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接收AP1探测时隙的时刻为t1,接收AP2探测时隙的时刻为t2,接收AP3探测时隙的时刻为t3,则时间差为Δt1=t2―t1,Δt2=t3―t1,其中,x0,y0为MS坐标,c为光速,h为MS到AP的房间高度,计算公式为:
步骤S502,比较接收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文昕,李天屿,李蔚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