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晋中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417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包括有动力源、闭式液压泵、补油泵、补油安全阀、补油单向阀组、溢流阀组以及行走液压马达组,动力源、闭式液压泵、补油泵和补油安全阀依次连接,还包括压力补偿阀组,溢流阀组和行走液压马达组之间通过压力补偿阀组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通过压力补偿阀组的调控作用,使各轮胎在地面附着力不同的情况下,调节通过各液压马达的流量,达到流量自动匹配,从而抑制打滑和下坡速度失控等现象的出现,降低控制系统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了可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架搬运车
,尤其涉及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发展迅速,而搬家方式落后,严重影响了搬家进度、出煤效率和工作面接续时间,并且安全状况严峻。因此研制适合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条件的安全搬家工艺和相应配套的快速搬家设备,整体提升我国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设备搬家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支架搬运车是在煤矿井下搬运液压支架和一些重型设备的车辆,其是实现工作面快速搬家的有效设备,具有载重能力大、运行速度快、机动灵活、爬坡度大等优点。支架搬运车可以实现不转载运输,节约大量辅助运输人员,极大地提高运输效率,并且当工作面设备搬运完毕后,支架搬运车可以作为一般井下多功能公共运输车使用。而在支架搬运车实际作业中,通常采用行走闭式驱动系统,由于各轮胎地面附着力的不同,常常出现流量分配不均,造成打滑现象,另外在下坡行驶时,由于重力作用,造成行走速度逐渐增大,液压马达转速加快,使行走液压马达转变为泵工况,造成下坡速度失控,出现车体甩尾现象,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包括有动力源(1)、闭式液压泵(2)、补油泵(3)、补油安全阀(4)、补油单向阀组(5)、溢流阀组(6)以及行走液压马达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补偿阀组(7),溢流阀组(6)和行走液压马达组(8)之间通过压力补偿阀组(7)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包括有动力源(1)、闭式液压泵(2)、补油泵(3)、补油安全阀(4)、补油单向阀组(5)、溢流阀组(6)以及行走液压马达组(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补偿阀组(7),溢流阀组(6)和行走液压马达组(8)之间通过压力补偿阀组(7)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单向阀组(5)有两个,即第一补油单向阀(5a)和第二补油单向阀(5b);溢流阀组(6)有两个,即第一溢流阀(6a)和第二溢流阀(6b);以及行走液压马达组(8)有两个,即第Ⅰ行走液压马达(8a)和第Ⅱ行走液压马达(8b);且过压力补偿阀组(7)为四个,即第Ⅰ压力补偿阀(7a)、第Ⅱ压力补偿阀(7b)、第Ⅲ压力补偿阀(7c)和第Ⅳ压力补偿阀(7d);其中:
所述第Ⅰ压力补偿阀(7a)的油口A与所述闭式液压泵(2)的油口M连通、油口B与所述第Ⅰ行走液压马达(8a)的油口I连通,所述第Ⅰ压力补偿阀(7a)的上控制腔与其油口A连通、下控制腔与其油口B连通;
所述第Ⅱ压力补偿阀(7b)的油口C与所述闭式液压泵(2)的油口N连通、油口D与所述第Ⅰ行走液压马达(8a)的油口J连通,所述第Ⅱ压力补偿阀(7b)上控制腔与其油口D连通、下控制腔与其油口C连通;
所述第Ⅲ压力补偿阀(7c)的油口E与所述闭式液压泵(2)的油口M连通、油口F与所述行第Ⅱ走液压马达(8b)的油口K连通,所述第Ⅲ压力补偿阀(7c)的上控制腔与其油口E连通、下控制腔与其油口F连通;
所述第Ⅳ压力补偿阀(7d)的油口G与所述闭式液压泵(2)的油口N连通、油口H与所述第Ⅱ行走液压马达(8b)的油口L连通,所述第Ⅳ压力补偿阀(7d)的上控制腔与其油口H连通、下控制腔与其油口G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支架搬运车上防打滑的液压闭式行走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政杨小军张太星李志宇王俊加白雪李淑玲张鹏张帆代晓康
申请(专利权)人:晋中学院鄂尔多斯市同新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