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的日益完善,遍布全国的变电站设备之间的通信越来越频繁。目前,变电站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主要依靠专用的网络,但是专用网络内部的传输线路上并没有足够的加密保护,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导致变电站数据在进行传输时的安全性还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变电站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变电站数据加密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变电站数据加密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加密参数,根据所述加密参数生成第一公开密钥;获取与所述第一公开密钥满足预设算法关系的密钥,作为第二公开密钥;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以及所述第二公开密钥对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密文;所述变电站数据中携带有目标变电站设备标识;根据预设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密文进行加密,得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加密参数,根据所述加密参数生成第一公开密钥;/n获取与所述第一公开密钥满足预设算法关系的密钥,作为第二公开密钥;/n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以及所述第二公开密钥对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密文;所述变电站数据中携带有目标变电站设备标识;/n根据预设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密文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文;/n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密文进行加密,得到与所述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对应的目标密文;/n将所述目标密文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变电站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变电站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加密参数,根据所述加密参数生成第一公开密钥;
获取与所述第一公开密钥满足预设算法关系的密钥,作为第二公开密钥;
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以及所述第二公开密钥对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密文;所述变电站数据中携带有目标变电站设备标识;
根据预设密钥对所述第一加密密文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密文;
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密文进行加密,得到与所述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对应的目标密文;
将所述目标密文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变电站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变电站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加密参数,根据所述加密参数生成第一公开密钥,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公开密钥:
p=σ3;Q=σ6;n=pq;
其中,p、q为k比特长的大素数,q为Q位随机数,σ为所述加密参数,n为所述第一公开密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与所述第一公开密钥满足预设算法关系的密钥,作为第二公开密钥,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公开密钥:
gcd(r,s(n))=1;
其中,gcd为最大公约数函数,r为所述第二公开密钥,s(n)为所述第一公开密钥的欧拉函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以及所述第二公开密钥对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密文,包括:
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加密密文:
C=mrmodn;
其中,C为所述第一加密密文,m为所述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n为所述第一公开密钥,r为所述第二公开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第一公开密钥对所述第二加密密文进行加密,得到与所述待发送的变电站数据对应的目标密文,包括:
按照预设组合顺序,将所述第二加密密文与所述第一公开密钥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后的密文,作为所述目标密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密文;
根据所述第一公开密钥、所述第二公开密钥以及所述预设算法关系确定解密密钥;
根据所述加密参数和所述预设密钥对所述目标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第一加密密文;
根据所述解密密钥和所述第一公开密钥对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李金,高红亮,张喜铭,郭晓斌,何超林,谢型浪,谢虎,张伟,尹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