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文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89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针对现有的护栏不具有降尘的功能,并且现有的护栏都是质量较重,不便于携带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所述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内盛装有清水,第一梯形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板,第三梯形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管,顶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性好,便于护栏的携带,并且能够进行喷雾,可以起到降尘的目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使用防护栏进行防护,防护栏不仅能够对建筑施工的外围进行防御,而且还能防止车辆等外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建筑工地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目前的护栏不具有降尘的功能,并且现有的护栏都是质量较重,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护栏不具有降尘的功能,并且现有的护栏都是质量较重,不便于携带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所述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内盛装有清水,第一梯形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板,第三梯形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管,顶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第一板和第二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杆,顶管和底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第一梯形座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立管,立管的顶端与顶管相焊接,第一板的顶部开设有立孔,立管固定安装于立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板远离第一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遮板,第三梯形座的清水水面上漂浮有浮板,浮板的顶部与遮板的底部相焊接,第三梯形座的顶部开设有遮板孔,遮板滑动安装于遮板孔内,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限位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第二板远离第一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报警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板上设置有蓄电池,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蓄电池和报警器依次串联并构成回路。优选的,所述第二梯形座与第一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梯形座的顶部开设有加水孔,加水孔内卡装有塞板,通过加水孔往第一梯形座内加水。优选的,所述顶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顶头,防止外界人员翻越护栏。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将护栏放置于地面,并且在携带护栏时,排出第一梯形座、第二梯形座和第三梯形座内的清水,减轻护栏的重量,便于护栏的携带,在护栏使用的过程中,启动水泵,水泵将护栏内的清水通过立管和顶管再通过喷雾头喷出,可以起到降尘的目的,操作简单,并且随着护栏内的水越来越少时,此时浮板下移,浮板带动遮板进行移动,限位板带动第一导电片进行移动,当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相接触时,此时报警器响起,提醒工作人员护栏内的清水即将用完,需要及时的加水。本技术实用性好,便于护栏的携带,并且能够进行喷雾,可以起到降尘的目的,满足人们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的顶管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梯形座、2第二梯形座、3第三梯形座、4连管、5第一板、6第二板、7顶管、8喷雾头、9顶头、10底杆、11竖杆、12水泵、13立管、14浮板、15遮板、16限位板、17第一导电片、18第二导电片、19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内盛装有清水,第一梯形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板5,第三梯形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6,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管7,顶管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8,第一板5和第二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杆10,顶管7和底杆10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11,第一梯形座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2,水泵1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立管13,立管13的顶端与顶管7相焊接,第一板5的顶部开设有立孔,立管13固定安装于立孔内。本实施例中,第二板6远离第一板5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遮板15,第三梯形座3的清水水面上漂浮有浮板14,浮板14的顶部与遮板15的底部相焊接,第三梯形座3的顶部开设有遮板孔,遮板15滑动安装于遮板孔内,限位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17,限位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18,第二板6远离第一板5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报警器19。本实施例中,第二板6上设置有蓄电池,第一导电片17、第二导电片18、蓄电池和报警器19依次串联并构成回路。本实施例中,第二梯形座2与第一梯形座1和第三梯形座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管4。本实施例中,第一梯形座1的顶部开设有加水孔,加水孔内卡装有塞板。本实施例中,顶管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顶头9。实施例二参照图1-3,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内盛装有清水,第一梯形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板5,第三梯形座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板6,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管7,顶管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8,第一板5和第二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杆10,顶管7和底杆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11,第一梯形座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2,水泵1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立管13,立管13的顶端与顶管7相焊接,第一板5的顶部开设有立孔,立管13固定安装于立孔内。本实施例中,第二板6远离第一板5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遮板15,第三梯形座3的清水水面上漂浮有浮板14,浮板14的顶部与遮板15的底部相焊接,第三梯形座3的顶部开设有遮板孔,遮板15滑动安装于遮板孔内,限位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17,限位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18,第二板6远离第一板5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报警器19。本实施例中,第二板6上设置有蓄电池,第一导电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内盛装有清水,第一梯形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板(5),第三梯形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6),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管(7),顶管(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8),第一板(5)和第二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杆(10),顶管(7)和底杆(10)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11),第一梯形座(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2),水泵(1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立管(13),立管(13)的顶端与顶管(7)相焊接,第一板(5)的顶部开设有立孔,立管(13)固定安装于立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包括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梯形座(1)、第二梯形座(2)和第三梯形座(3)内盛装有清水,第一梯形座(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板(5),第三梯形座(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板(6),第一板(5)和第二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管(7),顶管(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喷雾头(8),第一板(5)和第二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底杆(10),顶管(7)和底杆(10)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竖杆(11),第一梯形座(1)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12),水泵(12)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立管(13),立管(13)的顶端与顶管(7)相焊接,第一板(5)的顶部开设有立孔,立管(13)固定安装于立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护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6)远离第一板(5)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遮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峰田珊珊崔林杨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尹文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