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利辉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71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斜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高窗,所述建筑主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结构。该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通过建筑主体、低窗、逃生梯、转盘、转柱和滚轮的配合设置,能够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的逃离速度更快,解决了现有的逃生时容易发生危险并且速度较慢的情况;通过斜坡、基座、建筑主体、立柱和顶板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建筑防潮防水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温度容易发生火灾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力系统建立开始就出现了变电站,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与电力系统共同发展了100多年,在这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变电站在建造场地、电压等级、设备情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电站的建造场地上,由原来的全部敞开式户外变电站,逐步出现了户内变电站和一些地下变电站,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与原来的敞开式户外变电站相比缩小了很多。在电压等级上,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由原来以少量110kV和220kV变电站为枢纽变电站。35kV为终端变电站的小电网输送模式,逐步发展成以特高压1000kV变电站和500kV变电站为枢纽变电站,220kV、110kV变电站为终端变电站的大电网输送模式。在电气设备方面,一次设备由原来敞开式的户外设备为主,逐步发展到全封闭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坡(2),所述斜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主体(4),所述建筑主体(4)的一侧设置有高窗(5),所述建筑主体(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结构(6),所述建筑主体(4)的一侧设置有低窗(7),所述低窗(7)的一侧设置有逃生梯(8),所述逃生梯(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柱(10),所述逃生梯(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1),所述建筑主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斜坡(2),所述斜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建筑主体(4),所述建筑主体(4)的一侧设置有高窗(5),所述建筑主体(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门结构(6),所述建筑主体(4)的一侧设置有低窗(7),所述低窗(7)的一侧设置有逃生梯(8),所述逃生梯(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柱(10),所述逃生梯(8)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1),所述建筑主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柱(12),所述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变电站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长度大于建筑主体(4)的长度,所述地面(1)的顶部设置有植被,所述地面(1)的顶部设置有通道。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利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