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封闭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42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梯封闭支模,包括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侧向板、上木方以及下木方,所述侧向板分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的上方两侧,所述踏步模板设于所述侧向板上方,所述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以及侧向板围合形成楼梯模腔,所述上木方设于所述踏步模板上方,所述下木方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下方,所述上木方与下木方之间设有分别向上木方施加向所述踏步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以及向下木方施加向所述梯段底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的加固件。通过加固件夹持上木方以及下木方从而实现了由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以及侧向板围合形成的楼梯模腔的固定,能够稳定固定踏步模板与梯段底模板的位置,避免其发生位移,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梯封闭支模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的
,尤其涉及楼梯封闭支模。
技术介绍
楼梯模板是现有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的施工模具,其对于楼梯类建筑构件的快速、低成本建造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公开的全封闭楼梯模板结构相对复杂,组装操作不易,一旦建筑物中楼梯设计的长度、倾斜角度、高度等参数发生变化,则需要重新拆装楼梯模板,这不仅大大浪费了资源和人力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结构稳定的楼梯封闭支模。本技术提供一种楼梯封闭支模,包括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侧向板、上木方以及下木方,所述侧向板分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的上方两侧,所述踏步模板设于所述侧向板上方,所述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以及侧向板围合形成楼梯模腔,所述上木方设于所述踏步模板上方,所述下木方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下方,所述上木方与下木方之间设有分别向上木方施加向所述踏步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以及向下木方施加向所述梯段底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的加固件。优选地,所述加固件包括螺杆部以及锁紧部,所述螺杆部依次穿过所述上木方以及所述下木方上的通孔,且所述螺杆部由分别设于所述上木方上方的锁紧部以及所述下木方下方的锁紧部固定。优选地,所述加固件包括多组,多组加固件之间平行设置,且相邻加固件之间的距离相等。优选地,所述踏步模板包括水平踏步面板以及竖直踏步面板,多块所述水平踏步面板与多块所述竖直踏步面板间隔设置形成台阶状,所述台阶状的踏步模板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水平踏步面板与所述竖直踏步面板的交接处形成指向所述梯段底模板的阳角以及指向所述踏步模板的阴角,多个所述阴角的角尖处均与所述上木方相接触。优选地,所述踏步模板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间隔设置于所述水平踏步面板上。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可知,本技术中的楼梯封闭支模通过加固件夹持上木方以及下木方从而实现了由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以及侧向板围合形成的楼梯模腔的固定,能够稳定固定踏步模板与梯段底模板的位置,避免其发生位移,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在不影响施工人员通行的前提下,还可有效防止施工人员直接踩踏楼梯钢筋,确保施工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楼梯封闭支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说明:1、踏步模板;2、梯段底模板;3、侧向板;4、上木方;5、下木方;6、加固件;11、水平踏步面板;12、竖直踏步面板;13、排气孔;61、螺杆部;62、锁紧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梯封闭支模,包括踏步模板1、梯段底模板2、侧向板3、上木方4以及下木方5条,侧向板3分设于梯段底模板2的上方两侧,踏步模板1设于侧向板3上方,踏步模板1、梯段底模板2以及侧向板3围合形成楼梯模腔,上木方4设于踏步模板1上方,下木方5条设于梯段底模板2下方,上木方4与下木方5条之间设有分别向上木方4施加向踏步模板1方向移动的挤压力以及向下木方5条施加向梯段底模板2方向移动的挤压力的加固件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的楼梯封闭支模通过加固件6夹持上木方4以及下木方5条从而实现了由踏步模板1、梯段底模板2以及侧向板3围合形成的楼梯模腔的固定,能够稳定固定踏步模板1与梯段底模板2的位置,避免其发生位移,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在不影响施工人员通行的前提下,还可有效防止施工人员直接踩踏楼梯钢筋,确保施工质量。在本实施例中,加固件6包括螺杆部61以及锁紧部62,螺杆部61依次穿过上木方4以及下木方5条上的通孔,且螺杆部61由分别设于上木方4上方的锁紧部62以及下木方5条下方的锁紧部62固定。加固件6通过螺杆部61定位,通过锁紧部62夹紧,从而实现了上木方4与下木方5条的稳定固定。每个高度位置上都设有两组加固件6,两组加固件6对称开设在上木方4与下木方5的两侧面,以实现上木方4与下木方5的上下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加固件6包括多组,多组加固件6之间平行设置,且相邻加固件6之间的距离相等。加固件6之间平行开设,从而保证上木方4与下木方5条的夹紧相对位置一致,以避免踏步模板1与梯段底模板2之间的移位。在本实施例中,踏步模板1包括水平踏步面板11以及竖直踏步面板12,多块水平踏步面板11与多块竖直踏步面板12间隔设置形成台阶状,台阶状的踏步模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将水平踏步面板11与竖直踏步面板12制作成一体成型结构,可以更加方便加工。每个踏步模板1可以包括一块水平踏步面板11以及一块竖直踏步面板12,或包括N块水平踏步面板11以及N块竖直踏步面板12,N大于1。在本实施例中,水平踏步面板11与竖直踏步面板12的交接处形成指向梯段底模板2的阳角以及指向踏步模板1的阴角,多个阴角的角尖处均与上木方4相接触。所有阴角的角尖处均与上木方4相接触,以说明踏步模板1的均匀度。在本实施例中,踏步模板1上设有排气孔13,排气孔13间隔设置于水平踏步面板11上。排气孔13的设置有利于将灌浆填充满,避免出现镂空或气孔等现象。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以上为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梯封闭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侧向板、上木方以及下木方,所述侧向板分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的上方两侧,所述踏步模板设于所述侧向板上方,所述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以及侧向板围合形成楼梯模腔,所述上木方设于所述踏步模板上方,所述下木方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下方,所述上木方与下木方之间设有分别向上木方施加向所述踏步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以及向下木方施加向所述梯段底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的加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梯封闭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侧向板、上木方以及下木方,所述侧向板分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的上方两侧,所述踏步模板设于所述侧向板上方,所述踏步模板、梯段底模板以及侧向板围合形成楼梯模腔,所述上木方设于所述踏步模板上方,所述下木方设于所述梯段底模板下方,所述上木方与下木方之间设有分别向上木方施加向所述踏步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以及向下木方施加向所述梯段底模板方向移动的挤压力的加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封闭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包括螺杆部以及锁紧部,所述螺杆部依次穿过所述上木方以及所述下木方上的通孔,且所述螺杆部由分别设于所述上木方上方的锁紧部以及所述下木方下方的锁紧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海林吴航李华健胡旺朱齐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