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14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由若干组依次连接的组合模板构成,每组组合模板包括两左右对称布置的梁底模板和装配于两梁底模板上的建筑模板;其中,梁底模板包括横向板面、凹口板面和竖向加强筋,凹口板面设置于横向板面的内侧,竖向加强筋沿横向板面长度方向设置于横向板面的底部;两梁底模板上的凹口板面呈相对布置,建筑模板可拆卸装设于两凹口板面上。该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的模板,结构简单、方便,满足使用要求;既能解决梁体模板资金成本投入大及有效灵活使用,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又能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梁体施工时通常为直接采用胶模板、木模板、竹模板或纯铝合金模板,也有定制四周带边框保护装置的模板的模板。在梁底宽度发生变化时,采用胶模板、木模板、竹模板的则采用大板切割成小板,或重新切割模板、纯铝合金模板来完成施工要求,但相对不好灵活使用,易造成浪费;纯铝合金模板施工则采用增减模板来实现施工重复使用率很低,将增加投入资金成本。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减少投入又能灵活使用的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成为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投入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且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由若干组依次连接的组合模板构成,每组所述组合模板包括两左右对称布置的梁底模板和装配于两所述梁底模板上的建筑模板;其中,所述梁底模板包括横向板面、凹口板面和竖向加强筋,所述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组依次连接的组合模板构成,每组所述组合模板包括两左右对称布置的梁底模板(10)和装配于两所述梁底模板(10)上的建筑模板(20);其中,所述梁底模板(10)包括横向板面(11)、凹口板面(12)和竖向加强筋(13),所述凹口板面(12)设置于所述横向板面(11)的内侧,所述竖向加强筋(13)沿所述横向板面(11)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横向板面(11)的底部;两所述梁底模板(10)上的所述凹口板面(12)呈相对布置,所述建筑模板(20)可拆卸装设于两所述凹口板面(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组依次连接的组合模板构成,每组所述组合模板包括两左右对称布置的梁底模板(10)和装配于两所述梁底模板(10)上的建筑模板(20);其中,所述梁底模板(10)包括横向板面(11)、凹口板面(12)和竖向加强筋(13),所述凹口板面(12)设置于所述横向板面(11)的内侧,所述竖向加强筋(13)沿所述横向板面(11)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横向板面(11)的底部;两所述梁底模板(10)上的所述凹口板面(12)呈相对布置,所述建筑模板(20)可拆卸装设于两所述凹口板面(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板面(1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通孔(14)和受力筋(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通孔(14)等距间隔布置于所述受力筋(1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梁体模板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梁底模板(10)两端的封边板(30),所述封边板(3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选勤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福帅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