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涉及一种复合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正极、其制备方法及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用途。
技术介绍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液,一般选用化学稳定性能好尤其是在较高的电位下和较高温度环境中不易发生分解的液态电解液,其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对阴极材料和阳极材料呈惰性,多采用有机溶剂并加入可溶解的导电盐以提高离子导电率。此类电池存在易漏液,有机电解液易燃易爆,安全性差,且能量密度低的问题。固态电池由于采用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解液,可避免上述缺陷,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还可把电池做得更薄、能量密度更高、体积更小。使用固态电解质制作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具有广阔的前景。固态电解质作为固态电池中的核心部件,其不仅传导锂离子,还充当隔膜的角色。理想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应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率、极低的电子电导率、极小的晶界电阻,且化学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与电极材料相匹配,电化学分解电压高。由于固态电解质与固态电极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以及依次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和固态电解质涂层;/n所述复合电极中包括壳聚糖,且所述壳聚糖仅位于活性物质层中,所述壳聚糖的添加量满足固态电解质涂层的表面能低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能;/n所述复合电极中还包括锆酸酯偶联剂,所述锆酸酯偶联剂的添加量为石墨和壳聚糖的总添加量的1.5wt%-3.5wt%;/n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万-30万,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50%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包括集流体、以及依次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和固态电解质涂层;
所述复合电极中包括壳聚糖,且所述壳聚糖仅位于活性物质层中,所述壳聚糖的添加量满足固态电解质涂层的表面能低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能;
所述复合电极中还包括锆酸酯偶联剂,所述锆酸酯偶联剂的添加量为石墨和壳聚糖的总添加量的1.5wt%-3.5wt%;
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万-30万,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5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粗糙度小于固态电解质涂层的厚度;
所述活性物质层的粗糙度为0.1微米-5微米,所述固态电解质涂层的厚度为2微米-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极为复合正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向集流体上涂覆电极浆料,一次烘干,在集流体表面形成活性物质层;
(2)在活性物质层表面涂覆固态电解质涂层浆料,二次烘干,在活性物质层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涂层,得到复合电极;
其中,向待涂覆电极浆料中加入壳聚糖和锆酸酯偶联剂,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万-30万,所述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50%以上;所述锆酸酯偶联剂的添加量为石墨和壳聚糖的总添加量的1.5wt%-3.5wt%。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峥,何泓材,周柯,冯玉川,陈凯,王丹丹,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