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6031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操作: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粉末、有机碳源溶于水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粉末与有机碳源的质量比为1:0.05~0.08,经后续处理后,在惰性气氛下500~1000℃煅烧5~12h,得到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所得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重复性高、加工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实际生产中对高储能器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理想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商业化应用打开了下一代电气和电子应用的大门,已成为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的主要电源,也是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源,应用前景广阔,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04更以其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热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脱颖而出。三元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工作电压高、成本低廉等优点,被认为是构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有希望的正极材料。然而,两者都存在电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率较低等不容忽视的缺点,严重制约了其应用。有效的改善方法为:缩小颗粒的粒径尺寸、对颗粒内部进行晶相掺杂、以及对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研究发现,纳米级正极材料的电位值比微米级材料的电位值更高,这证明粒径越小,材料的极化程度越低,可逆性能就越好。同时,研究表明阳离子掺杂可以改善容量保持率、循环寿命、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但是与减少粒径大小和晶相掺杂相比较,对正极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更加有利于电池电化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粉末、有机碳源溶于水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粉末与有机碳源的质量比为1:0.05~0.08,经后续处理后,在惰性气氛下500~1000℃煅烧5~12h,得到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粉末、有机碳源溶于水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粉末与有机碳源的质量比为1:0.05~0.08,经后续处理后,在惰性气氛下500~1000℃煅烧5~12h,得到多元素掺杂改性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LiCoO2、LiMnO2、LiFePO4或LiaNi1-x-yCoxMyO2中的一种,其中,所述LiaNi1-x-yCoxMyO2中的M为Mn、Al或Ti中的中的一种,0.95≤a≤1,0≤x≤1,0≤y≤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碳源为N-丁基吡啶六氟磷酸盐、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四甲基氟代脲六氟磷酸酯、三吡咯烷基溴化磷六氟磷酸盐、1-(氯-1-吡咯烷基亚甲基)吡咯烷六氟磷酸盐、单磷酸氟达拉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苯并三唑-1-基)-N,N,N',N'-二吡咯基脲六氟磷酸酯、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1-丁基-4-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诗斌陈伟刘佳成罗林张浩余天琦钱光付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广西福赛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