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对地下空间应用的逐渐推广,越来越多的地下空间被逐渐开发出来,其中就包括城市地下轨道交通、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以及其他各类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或者国防工程,在对地下空间的应用中,特别是对于深基坑的地下工程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基坑进行支护,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地下构造具有非常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了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考虑,在进行基坑工作时都需要进行支护,但是现有基坑支护桩在安装时,多采用固定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为操作人员拆卸支护桩时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解决了现有基坑支护桩多为固定式不便于拆卸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包括第一桩体和第二桩体,所述第一桩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内部卡接有安装装置,且安装装置与第二桩体固定连接,且在第一桩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包括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4),在凹槽(4)的内部卡接有安装装置(3),且安装装置(3)与第二桩体(2)固定连接,且在第一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圆槽(7)和两组通孔(6),并且通孔(6)位于圆槽(7)的前侧,在通孔(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后端深入圆槽(7)内并与阻挡块(8)固定连接,安装装置(3)的一侧延伸至圆槽(7)内并与阻挡块(8)接触;/n安装装置(3)包括有固定块(301),固定块(301)与第二桩体(2)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301)卡接在凹槽(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结构,包括第一桩体(1)和第二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4),在凹槽(4)的内部卡接有安装装置(3),且安装装置(3)与第二桩体(2)固定连接,且在第一桩体(1)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圆槽(7)和两组通孔(6),并且通孔(6)位于圆槽(7)的前侧,在通孔(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后端深入圆槽(7)内并与阻挡块(8)固定连接,安装装置(3)的一侧延伸至圆槽(7)内并与阻挡块(8)接触;
安装装置(3)包括有固定块(301),固定块(301)与第二桩体(2)固定连接,并且固定块(301)卡接在凹槽(4)内,在固定块(301)的内部开设有圆孔(305),在圆孔(30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302),在活动槽(302)的前侧开设有移动孔(317),在圆孔(3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管(307),在活动管(3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08),在活动管(30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块(306)和两组分割块(312),在活动槽(3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10),在固定环(310)的内部套接有移动柱(314),在移动柱(3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活动环(304),活动环(304)与固定环(31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15),在移动柱(314)的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