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设计
,特别是指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目前,为了减少焊带对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在不增加光伏组件的电学损失的同时降低光伏组件的光学损失。研究人员在焊带表面设计出锯齿形微结构,并通过优化焊带的表面结构运用全反射的原理来增加光伏组件中电池片受光的总量。但贴膜工艺比较复杂,且在贴膜过程中易出现滑移、脱落等异常情况。且通过在焊带上进行贴膜,由于焊带面积有限,利用焊带部位的太阳光最多能提升2%左右的输出功率,面积较大的电池片间隙区域的太阳光得不到有效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光伏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封装板、第一封装胶膜、电池片、第二封装胶膜及背板,所述背板上邻近第二封装胶膜一侧侧面还设有光反射膜,所述光反射膜沿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封装板、第一封装胶膜、电池片、第二封装胶膜及背板,所述背板上邻近第二封装胶膜一侧侧面还设有光反射膜,所述光反射膜沿所述电池片纵向或横向的间隙处连续延伸,所述光反射膜为条带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封装板、第一封装胶膜、电池片、第二封装胶膜及背板,所述背板上邻近第二封装胶膜一侧侧面还设有光反射膜,所述光反射膜沿所述电池片纵向或横向的间隙处连续延伸,所述光反射膜为条带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粘接层、基材、微结构层及反光层,所述光反射膜通过粘接层与所述背板相互贴合设置,其宽度范围在2-30mm之间,其厚度在50-300μ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厚度18-256μm,所述粘接层厚度为10-4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层包括底座和微棱镜结构,所述底座与所述基材上的基底层相互粘接设置,所述微结构层的棱线与所述基材长度方向角度介于-90°到9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棱镜层厚度在5-20μm之间,所述底座厚度在1-1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还设有若干主栅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心,李威威,殷镭城,薛群山,沈一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