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h型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92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h型支护结构。包括一排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一排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邻近既有结构物冠梁挡墙,顶部竖直钢支撑,连接于所有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顶部之间的共用桩基础顶部冠梁,连接于共用桩基础顶部冠梁与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之间的底部钢支撑,连接于顶部竖直钢支撑与高处结构物侧墙顶部之间的顶部钢支撑。采用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及顶部冠梁与高处结构物底板连接,对高处结构物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起到了围护桩的作用,在桩基上方增设横梁支撑,减少开挖支护占地和土方开挖作业面,实现了狭小空间下两结构物同步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h型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h型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轨道交通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同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车站出入口低于相邻新建结构的工况,常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先施工标高较低的出入口,然后再施工标高较高的相邻结构,结构物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在周围场地开阔,周围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稳定,位移控制无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放坡开挖,但是由于城市内施工周边环境复杂,往往存在临近建筑、道路、水库等不改变的工况时,存在占用基坑放坡空间等问题,这时一般采用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槽钢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等支护桩形式,当地质条件较差的时候还需加设混凝土支撑或钢支撑组合成复合围护结构,但是上述围护结构均无法满足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同步施工,同时传统围护桩结构仅起到了围护的作用,利用率差。因此,需要采用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并建施工的支护结构,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开挖支护占地和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h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排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3),位于高低结构物之间的一排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1),连接于所有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3)顶部之间的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4),靠近邻近既有结构物且竖直设于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4)顶部的邻近既有结构物冠梁挡墙(5),靠近低处结构物且竖直设于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4)顶部的顶部竖直钢支撑(6),连接于所有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1)顶部之间的共用桩基础顶部冠梁(2),连接于共用桩基础顶部冠梁(2)与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3)之间的底部钢支撑(8),连接于顶部竖直钢支撑(6)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下紧邻结构物不等高h型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排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3),位于高低结构物之间的一排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1),连接于所有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3)顶部之间的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4),靠近邻近既有结构物且竖直设于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4)顶部的邻近既有结构物冠梁挡墙(5),靠近低处结构物且竖直设于邻近既有结构物桩基础顶部冠梁(4)顶部的顶部竖直钢支撑(6),连接于所有高低结构物共用桩基础(1)顶部之间的共用桩基础顶部冠梁(2),连接于共用桩基础顶部冠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杰武永珍傅重阳郑保才程素明李伟孙龙华赵银虎丁启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