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8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衬底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过渡区设置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电源信号线和第一透明导线部,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第一透明导线部与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第一透明导线部与第二透明导线部至少部分同层设置。由于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在不额外增加掩膜版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可以同时在第一显示区设置第一透明导线部,使得第一透明导线部与电源信号并联连接,降低电源信号线上的阻抗。当电源信号线为像素电路提供电源信号时,可以降低电源信号线上的电压降,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OLED显示面板中的电源信号线为多个像素单元提供电源信号。由于电源信号线上存在电压降,导致电源信号线为每个像素单元提供的电源信号不同,从而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均一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电源信号线和第一透明导线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至少部分同层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一透明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二透明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同层设置;所述过渡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过渡区的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二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三透明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包括第四透明导线;所述第四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三透明导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多个所述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四透明导线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设置于不同膜层的的第一透明导线和第三透明导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线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三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包括设置于不同膜层的的第二透明导线和第四透明导线,所述过渡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过渡区的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二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包括多个发光颜色相同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发光颜色相同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四透明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线设置于同一膜层,所述第三透明导线与所述第四透明导线设置于同一膜层。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所在膜层和所述第三透明导线所在膜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三透明导线并联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电源信号线所在膜层和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所在膜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一透明导线和/或第三透明导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线和/或所述第三透明导线为网状结构;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第一透明导线和/或所述第三透明导线的网格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发光器件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还设置有发光器件和衬底,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可选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的材料为氧化铟锡。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通过在第一显示区设置第一透明导线部,第一透明导线部与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且第一透明导线部与第二透明导线部至少部分同层设置,由于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在不额外增加掩膜版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可以同时在第一显示区设置第一透明导线部,使得第一透明导线部与电源信号并联连接,降低电源信号线上的阻抗。当电源信号线为像素电路提供电源信号时,可以降低电源信号线上的电压降,减小电源信号线提供的电源信号的压差,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和过渡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第二显示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显示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显示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现有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孔区域101和显示区102,显示区102围绕孔区域101设置。孔区域101可以用于放置摄像头等器件,使得孔区域101的透光率要求比较高。当孔区域101中设置有发光器件时,孔区域101周围还包括孔边框区域103,为了保证孔区域101的透光率,可以在孔边框区域103设置晶体管,在孔区域101设置透明导线,并通过透明导线使孔边框区域103的晶体管与孔区域101中的发光器件电连接,从而实现在保证孔区域101的透光率的基础上驱动孔区域101的发光器件发光。同样,显示区102设置有发光器件和晶体管组成的像素单元11,显示区102的晶体管组成像素电路驱动显示区102的发光器件发光。显示区102还设置有多条扫描信号线12和多条数据信号线13,像素单元11可以设置于扫描信号线12与数据信号线13交叉设置形成的空间内,像素单元11可以在与之电连接的扫描信号线12输入的扫描信号的作用下,连通与之对应电连接的数据信号线13,数据信号线13向对应的像素单元11传输数据信号,依此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在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时,还需要电源线为像素单元11提供电源信号。而电源线提供电源信号时存在电压降,导致电源线为不同的像素单元11提供的电源信号不均,从而导致不同的像素单元11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的亮度不均,降低了OLED显示面板的均一性。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和过渡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第二显示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至图4所示,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10、过渡区120和第二显示区130,过渡区120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30之间;第一显示区110设置有电源信号线112和第一透明导线部113,第二显示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n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电源信号线和第一透明导线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至少部分同层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显示区、过渡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过渡区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
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有电源信号线和第一透明导线部,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透明导线部;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至少部分同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一透明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二透明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同层设置;所述过渡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过渡区的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二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第三透明导线,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包括第四透明导线;所述第四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三透明导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多个所述发光颜色相同的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四透明导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部包括设置于不同膜层的第一透明导线和第三透明导线;所述第一透明导线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三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线并联连接;所述第二透明导线部包括设置于不同膜层的第二透明导线和第四透明导线,所述过渡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过渡区的薄膜晶体管通过所述第二透明导线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发光器件包括多个发光颜色相同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多个所述发光颜色相同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曼曼宋艳芹李威龙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