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97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发光结构,设置在基板的一侧;薄膜封装层,设置在发光结构远离基板的表面;网格层,设置在薄膜封装层远离基板的表面,且包括多个开口;量子点彩膜,填充在所述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显示背板,将量子点彩膜制作在显示背板上,不仅避免了显示背板与彩膜基板对盒引起的不良,同时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还可以用于柔性设计,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制作良品率更高且不良风险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计
,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量子点(QuantumDots,缩写为QDs),又被称为纳米晶,是一种由II~VI族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量子点材料的粒径一般介于1~20nm之间,当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就会变成具有分立的能级结构,从而使量子点材料在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目前,量子点器件大多数是由两块用对盒的基板构成,这种方式的对盒精度要求很高且存在的盒间间距(cellgap)很大,还容易造成漏光等很多不良,并且,封装层(filler)不能固化而产生大量气泡还会伴随着更多的不良。所以,十分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量子点设计在显示背板上(QDonEL)的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的下列发现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可以将量子点彩膜制作在薄膜封装层(TFE)远离薄膜晶体管(TFT)和发光层(EL)的表面,只需要预先打印形成网格状的有机层限定出像素单元、再打印量子点墨水到网格层的开口中,如此,可以制作出EL+TFE+QD一体式的设计,从而可以使柔性显示背板的盒间间距更小且显示不良风险更低。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背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网格层,所述网格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包括多个开口;量子点彩膜,所述量子点彩膜填充在所述开口中。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背板,将量子点彩膜制作在显示背板上,不仅避免了显示背板与彩膜基板对盒引起的不良,同时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还可以用于柔性设计,从而使显示面板的制作良品率更高且不良风险更低。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背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每个所述开口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结构的像素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且所述发光结构发出蓝光,而且,所述绿色子像素的量子点彩膜在所述蓝光的激发下发出绿光,所述红色子像素的量子点彩膜在所述蓝光的激发下发出红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薄膜封装层靠近所述网格层的表面具有第一疏液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网格层的截面形状包括柱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网格层远离所述薄膜封装层的表面也具有第二疏液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成所述网格层的材料包括光固化后的聚乙烯薄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作显示背板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一侧,依次形成发光结构和薄膜封装层;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具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层;在所述网格层的所述开口中,形成量子点彩膜。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先在薄膜封装层远离发光结构的表面形成具有多个开口的网格层,再在开口中形成量子点彩膜,如此,将量子点彩膜直接制作在显示背板上,从而有利于显示背板的柔性设计,且显示背板的制作成本更低且良品率更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通过表面疏液处理后,再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所述网格层;所述网格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通过表面疏液处理后,再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所述量子点彩膜。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背板。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显示背板实现发光层和量子点彩膜设计在同一侧基板上,从而使单基板组成的显示装置更轻薄化、显示效果更佳且制作成本更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前面针对显示背板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仍适用于该显示装置,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的方面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进行解释,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背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网格层和量子点彩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背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作显示背板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基板200发光结构300薄膜封装层310第一无机薄膜封装层320有机薄膜封装层330第二无机薄膜封装层400网格层401开口500量子点彩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
人员会理解,下面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实施例中没有明确描述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本领域内的常用的技术或条件或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背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图1,显示背板包括基板100、发光结构200、薄膜封装层300、网格层400和量子点彩膜500;其中,发光结构200设置在基板100的一侧;薄膜封装层300设置在发光结构20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网格层400设置在薄膜封装层30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且参考图2,网格层400包括多个开口401;而量子点彩膜500填充在开口401中。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纳米级的量子点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不好,为避免量子点堆积产生淬灭的问题,需要量子点彩膜的厚度至少为5~15微米。特别是,喷墨打印制备高厚度的量子点彩膜时,需要更厚的像素界定层材料去限定量子点墨水的流动,但是过厚的像素界定层在制备时又会存在曝光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像素内残留光刻胶,进而会影响量子点墨水在铺展,最终影响到量子点成膜的稳定性。所以,专利技术人选择在薄膜封装层300远离基板100的表面,先形成具有多个开口401的网格层400,再在开口401中填充形成量子点彩膜500,如此,将QD直接形成在EL所在的显示背板上,从而更有利于显示背板的柔性设计,并且,避免了显示背板与彩膜基板的对盒精度问题,从而使量子点彩膜500与发光结构200的发光层的位置精度更高,进而使显示装置的不良风险更低且制作良品率更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每个开口401可以对应一个发光结构200的像素单元。在一些具体事例中,参考图3,像素单元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且发光结构200可以发出蓝光,而且,绿色子像素G的量子点彩膜500在蓝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绿光,红色子像素R的量子点彩膜500在蓝光的激发下可以发出红光。如此,蓝色子像素B中不设置量子点彩膜500而发出蓝光,红色子像素R和绿色子像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n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n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n网格层,所述网格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包括多个开口;/n量子点彩膜,所述量子点彩膜填充在所述开口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
薄膜封装层,所述薄膜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网格层,所述网格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的表面,且包括多个开口;
量子点彩膜,所述量子点彩膜填充在所述开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开口对应一个所述发光结构的像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且所述发光结构发出蓝光,而且,所述绿色子像素的量子点彩膜在所述蓝光的激发下发出绿光,所述红色子像素的量子点彩膜在所述蓝光的激发下发出红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层靠近所述网格层的表面具有第一疏液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琳侯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